为什么面试时明明都答上来了,但还是挂了?
前言
今年三月上旬,我分别面了莉莉丝游戏、海康威视、平安科技的前端日常实习。
这三场面试的共同特点是:
- 面试时间不长
- 只有一轮技术面
- 全程八股文
因为都是比较常规的八股,所以自我感觉答得不错,结果被三连拒。
这让我明白了一个残酷的事实:面试问的简单不一定是好事,全部答上来也不一定通过。
莉莉丝游戏
面莉莉丝之前需要做个笔试,当时还蛮疑惑的,毕竟很少听说日常实习还要做笔试的。
笔试后几天约了面试,一共半小时左右,全程八股文。
面试官上来就问了一个很八股的问题:从输入URL到页面呈现发生了什么?
好嘛,我balabala说了快十分钟,嘴皮子都磨破了,结果面试官就回了一个嗯。
我问面试官:你不继续往深里问吗?他说不用了,你说的这些够了。
几个小问题后,面试官又抛出一个很八股的问题:说一下Vue双向绑定的原理。
我先是回答了语法糖及其实现,见面试官没什么反应,我问他:需要说一下响应式原理吗?他说可以。
于是我继续说唱了将近十分钟的八股文,面试官又只回了一个嗯。
反问阶段,我先是问了问技术栈,面试官说他们用的是React(好吧我只会Vue)。
谈到业务的时候,面试官说他们做的是中后台系统,并问我之前有没有做过类似系统,或者实习过。
在得到否定回答后,面试官建议我可以多做几个企业级项目。
海康威视
海康威视的面试也是半个小时左右,但比上面要难一点点。
这次的八股主要集中在Vue,React也涉及了一些,还问了一道经典场景题:后端返回十万条数据,前端应该如何渲染?
快结束的时候,面试官又一次问我有没有实习过,或是做过企业级项目,我说没有。
然后,面试官问了我家在哪,什么时候能去实习,能实习多久之类的问题,并向我介绍了进去之后可以承担什么工作,扮演什么角色,甚至问我进去之后能不能做一些深度学习的工作(黑人问号.jpg),一度让我有种自己能通过的错觉。
平安科技
平安科技是电话面试,全程45分钟左右。
这次的面试官大概是照着题库问,短短45分钟里足足问了30多个问题,把CSS、JavaScript、ES6、Vue都问了个遍。
为什么说是照着题库问的呢?因为几乎每个问题都没有追问,而且我在面试过程中听到面试官说:我找找下一题。
快结束的时候,面试官介绍了他们是做小程序的,问我有没有做过小程序。
我表示没接触过。
面试官说没关系,进来之后也可以学,并建议我近期可以学一学。
分析
其实,上面三场面试很像所谓的KPI面,但我一直不太相信有KPI面这种东西,更何况连着碰到了三次。
从候选人角度来看,似乎很难理解:为什么我明明答得不错,但还是挂了。
但如果从面试官的视角来看,这一切就解释的通了。
试想,你是一个面试官,因为手里的活太多,忙不过来,于是向上级申请了一个实习生名额。
这时候,你肯定最希望招到一个能快速上手,技术栈、项目经历与当前项目最匹配的候选人。
如果没有的话,退而其次找一个潜力好的候选人,进来后再培养也可以。
岗位刚放出去没多久,你就收到了几十甚至上百封简历。
你肯定不会想着全部约面试,毕竟手头还有很多工作没有完成。
于是,你挑了些看起来还不错的简历安排了面试。
这些候选人里,有的人项目经历平平,简历里也没有你感兴趣的地方,但你又不能直接结束这次面试。
于是,你尝试着问些常规的八股文,发现他答得还不错,便鼓励他继续学习。
这也就是我为什么说面试问的简单不一定是好事,全部答上来也不一定通过。
毕竟问的简单很容易没有区分度,你答得上来的别人也答得上来。
在这种情况下,技术栈匹配程度、到岗时间、学历、印象分、沟通能力等其他因素就显得额外重要了。
不通过的原因很可能是上述中的一条或几条弱于其他候选人。
相关推荐
- 关于面试官的选人标准,可以看:【面试复盘】爱奇艺前端日常实习面经(纯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