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互联网公司要花大价钱争抢应届生?

这两年招聘有一个明显的趋势,就是互联网大厂疯狂争抢应届生,从每年薪资倒挂上就可以看出这一点。华为天才少年、阿里星、腾讯大咖、美团北斗、快star,都在争抢一些应届生。为什么这么多大厂都要去争抢应届生?应届生们去了就能带来高产出吗?

我一直觉得这两年来应届生的价格不是价值决定的,是供求关系决定的。像北斗大咖这些头部计划的薪资是比普通校招的薪资高很多的,这证明美团腾讯的公司政策就是向头部的应届生倾斜。各个公司有各个公司的政策,像拼多多就没有所谓的头部计划,拼多多是将薪资向普通应届生倾斜,它更喜欢的是干活的,而不是干难活的。

头部的应届生每年全国可能就那么几十个,A公司不加钱,就被B公司抢去了,而就算给一个优秀的应届生提供百万年薪,对公司来说又算几个钱。退一万步讲,这个应届生到时候水了,公司也不过是损失了百万,就当投资亏了,这还是性价比最高的投资。

美团北斗一年就20个,就是因为头部的应届生少,所以就算给他们高薪,公司也花不了几个钱。

而且,这两年我听到leader们的论调是,社招花大价钱招来的员工,没有校招优秀应届生培养半年的产出高。当然这个现象可能不那么普遍,但也说明一点,就算给应届生50w+,性价比也比100w+的社招高。

再比如,为什么有些公司会愿意花大价钱招揽学术大牛?是因为学术大牛产出高吗?是因为学术大牛领导力强吗?这只是一部分原因,事实上很多学术大牛在工业界的产出都一般。更大的原因是团队想要打造技术影响力。一个团队有了技术影响力,在业界有了好名声,就能继续招揽优秀的人才,陷入一个良性循环,而学术大牛就能带来技术影响力。同样的,如果一个团队对外宣称我们团队都是清北的博士,都是头部计划的候选人,那这个团队在外人看来就很厉害,就是所谓的“核心团队”,就能吸引更多的人才。当然光有人才不够,那可能只是一开始的噱头,慢慢的肯定需要有持续的在业界有知名度的产出才能进一步的打造技术影响力。

所以,企业花大价钱争抢头部应届生是一种投资,赌他们能为自己的团队带来技术影响力,赌赢了就能在业界打出知名度,比如在搜广推领域的百度大搜、百度凤巢、阿里妈妈、抖音推荐,赌输了也只是一个小代价的投资失败而已。

本文来自《谈谈一个现象,华为天才少年真的值200w吗?》

#互联网#
全部评论
因为招应届生可以给企业免部分税,另一方面就是好用和便宜
6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04 16:28

相关推荐

2 1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