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年记:关于工作的这三年
工作到现在,已经接近三个年头了。
说来也蛮神奇的:
研究生上着上着,导师跑了,另谋出路去了;
工作后干着干着,公司没了,被收购了。
好吧,但是公司也因此莫名的变成阿里系了。
然而,我以为能够在新的起点继续我的码农生涯,结果深深感受到了收养的孩子没奶吃,不哭的孩子也没奶吃。
于是跳槽来到了现在的公司,继续自己的程序猿生活。
(ps:如果有想看我跳槽的总结,呼声比较高的话,考虑今年写一篇!)
那我就以程序员的角度,来说说这三年工作的心路变化历程吧。
一、学校到社会
从学校到社会,我们会面临很多的变动,环境、人、角色、生活等等。
角色上的转变让我们从『甲方』变成了『乙方』。
上学的时候可以粗暴的理解为你花钱别人给你打工,课程你想去就去,不想去就翘课、睡觉、玩手机(只是粗暴理解,并不是说上学就不认真的意思哈)。
进入职场,那就反过来了,你收钱给别人打工,一纸合同把你按在工位上,盯着电脑『享受』996的福报,偷个懒都要小心翼翼的摸鱼,上厕所都快成了『偷得浮生半日闲』一样的奢望。
以前我们每个季度可能津津乐道的谈论成绩高低,现在成了绩效OKR的压力。
走进社会,进入职场,给我最大的感受是人的变化,从同学老师变成了上下级以同事,人变了,那与人相处、交往、沟通、做事的方式就都变了。
二、职场心路
1. 玻璃心是工作的忌讳
玻璃心要不得!玻璃心要不得!玻璃心要不得!(重要的事情说三遍)
什么是玻璃心呢?
就是当在沟通的时候,同事1的沟通回复【嗯嗯】【好滴】【好嘞】【~~】,但是同事2的回复沟通就简单多了,变成『嗯』『好』『哦』的单字,这个时候你都要琢磨半天,是不是同事2对你有意见呀,是不是自己说话方式有问题呢,同事2为什么要回复单字呢?但是可能真的没有别的意思,只是单纯的太忙了。
别说这个例子极端,这是真的发生过这样事情的同事,甚至还把这之间的对话挂到网上的。
工作中的玻璃心,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针对自己(领导pua除外)。和老板的简单对话能够脑补出一个深宫大戏的篇幅,同事的小声交流都觉得像是在讨论自己,正常的沟通都觉得满满的恶意,别人正常的一个回复,都要想是不是自己做的不对。
那么你的职场时间就完全拿来沟通了,且是无效沟通。这对于初入职场寻求职业进步的我们实在是要不得。
就是铁打的人也扛不住每天这样的消耗精力,玻璃心的人在工作中会异常的敏感,实在是快乐生活的绊脚石啊。
2. 不要担心犯错。
3. 学会正确的沟通很重要
在工作中,你会感受到,一天时间有一半时间花费在沟通上,而沟通上的时间里有一半都是废话和没必要的。如果大家都能正确的沟通,感觉每天都可以早早下班了。
所以,说话要说明白说全面,别存在太多的想当然,你知道的,不代表别人知道,你了解的背景知识可能是别人的知识盲区。
4. 学会学习,学会规划时间
进入职场后给我的另一个感受是时间上的受限了许多。
工作之前,我们的计划都是按天来,工作之后,我们只能按周来。
在学校的时候,我们的主要任务就是学习,同时我们也有大把的时光来学习。
初入职场,除了纯科研岗位,很多时候我们都是基于自己过去的经验在工作。
但可惜的是,我们的经验不是无限的。平衡自己的提升和工作是一种能力,需要我们掌握的能力。
公司给钱不是让你来全职学习的,可以去提升自己,但也要把握好时间的分配,如果每次领导来了都看到你在学习,从他/她的角度看,你认为会觉得你是好学还是不务正业?
三、最后
工作后,我们需要面对各种各样的事情,我们都是正常人,都会犯错,也都会成长,所以,犯错了、出糗了、闹笑话了,大家都是一笑而过,除了你自己,没人会记得。
而我们要做的就是,成为更强大的自己。
#学长学姐经验分享##职场##校招##算法工程师##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