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节跳动直播平台产品经理日常实习一面面经
2、 这份实习和产品有什么关系(在前期的市场调研、需求调研、数据分析、竞品分析有重合)
3、 如何判断运营部门提出的需求是否要接受
我的回答一开始太过于宏观模糊,说从需求调研、用户定位、用户画像等方面考虑,还说要对比数据(完全不对,还没做的东西哪里来的数据)。后来面试官提醒要从落地的角度去思考要不要把这个需求转化为功能。我转向回答该需求与用户的重合度、判断真需求还是伪需求、研发开发上线的成本等。
我回答完后面试官说这一题的重点是区分其他部门提出的解法还是目的,我后来复盘,觉得如果是解法的话要看针对的问题是否是用户需要改善的需求,如果是目的的话要更谨慎。伪需求理论里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不要把目的当做需求,要考虑用户需要解决什么问题而不是产品要达到什么所谓的效果。(划重点)
即辨别真需求还是伪需求
4、 从内容角度指出抖音和火山视频的区别和改进方式。
送命题,因为我不怎么玩这两个app,只是面试前短暂使用了一下,因此回答的都是交互、广告方面的,从内容角度一个也答不出来。悲剧了。
5、 知乎的调性和缺陷。
面试官看我实在是答不出上一题,于是换了个app,让我说一下知乎内容的调性和不足。我回答知乎的内容是基于碎片化时间下的、易于浏览和大量获取的、适合学生和年轻职场人杀时间用的,不足是如果想获得系统的行业知识、硬核技能、技术知识等,就必须要去付费咨询和买live课程,但付费和live课程都是一次性消费,众口难调,如果觉得该课程内容比较水的话就会不满意,但并无相应的售后方案。
6、 量化自己在实习中的成果和产出
我发现我以往的实习内容真的难以量化,像做战略、咨询、研究的实习经历,因为不落地(至少短时间内不落地),根本无法得知是否有产出结果。和量化沾点边的东西就是数据分析了,收集几百条excel数据用数据透视表透析,得出关于某个领域、时间段、地域的分析结果,仅此而已。
转行真的要命。
7、 问面试官的问题
我问了两个问题,一个是产品经理在日常工作中沟通最密集和频繁的部门有哪些,另一个是直播平台产品经理最重要的核心技能是什么。
这两个问题面试官的回复都是取决于岗位,策略、商业化、数据产品经理需要连接的部门和掌握的技能不同,无法给我明确的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