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微软凉经

我是算法岗,但面试也没问这些相关的,只问了几个算法题,问了一点项目。


时间线

4.4左右笔试(忘记哪天了,大概吧)

4.21接到电话邀请现场面试

4.24现场面试(两面,凉),两轮技术面试,通过一轮即进入leader面


我要感慨一下,微软好干净啊!!!环境特别好,真的超级想去!!!后面再战!!!


要面试的都集中在一个屋子里面等待,时间到了,你的面试官就过来认领你了。每一轮面试后回到这里,如果有第三轮也会被叫到,没有第三轮的hr小姐姐就会告诉你面试结束了😭。


## 一面

- 讲一个自己熟悉的项目

- 算法题:给定一堆序列标号(标号用整数),形式为[a,b],表示标号为a,b的两个物体的体积关系满足:a > b,用合适的数据结构存储数据,并判断这堆序列是否有效。(比如[a,b], [b, d], [d, a]这个就不是有效的,因为a > b, b > d, 那么 a > d, 但是最后一个序列说的是 d > a,矛盾了。)

解法:我用字典存的数据,然后dfs(面试官多次提示才完善的思路,代码没写,时间查不多了)

面试官推荐:题目实际是,求图中是否有环,用拓扑结构,把入度为0的结点全部删掉,直到删不动为止。


## 二面

- 给定一个字符串,判断是否是有效的IP地址(提示,有效的IP地址格式是xxx.xxx.xxx.xxx, xxx在0-255之间)(输入不保证都是这种格式,要自己判断,同时001这种是否有效要问面试官)

- Top K(我说堆排,面试官本来要问我堆的实现,我说不会堆...太菜了,面试官就没问我了)

- 给定一堆近义词序列[a,b],[c,d]...,每个list里面表示这两个元素为近义词。给定多组query对,{[a,x,c],[b,y,d]},....,判断每对query是否是近义词(近义词是指相对应的位置都是近义词,比如a,b近义词,x,y近义词,c,d近义词)(简单的做,用字典,把输入的近义词序列组合一下,比如'a#b'做key,value是1,然后去判断即可。问题是:你要问面试官[a,b],[b,c]这种,a,c算近义词吗,如果算的话,就更复杂了,要用到并查集)

- 哎,面试官看出了我的菜,早早的结束了面试...(二面我走的最晚,回来的最早)


算法之前一定要冷静思考一下,想一想可能有的坑,要多与面试官沟通。


#实习##微软##算法工程师##面经#
全部评论
苏软面试会有英文面试么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4-24 21:30
大佬面试的什么岗位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4-24 22:48
现场面的都是直接会通知有没有三面吗😂,我今天电面两轮完了就没消息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4-24 22:53
楼主是说微软苏州的环境特别好么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4-24 23:10
都是问算法题啊,没问项目?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4-24 23:11
我也要加油刷题,希望和大佬一起进微软。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4-24 23:12
近义词序列这个目测是并查集啊= =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5-07 05:26
同学 优招秋招在哪里投呀 看不见时间呀....我都没看见过微软的招聘信息,有什么渠道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05-07 11:09

相关推荐

最近几年,大型央国企在科技投入上越来越高,投入结构也在变化,就出现了一些蛮有意思的现象。以前规模小,做法很简单:采购产品和定开项目,发一个标,不管是几十万、几百万、上千万,供应商接过去干活、交付掉就好了。有的央企子公司成立个信息化办公室,雇几个懂行、能规划的人,再批一堆预算就把事给办了。现在规模大了,玩法变了:首先是成立数科子公司,然后把预算导入到数科子公司。数科子公司不像以前信息化办公室那么简单粗暴只是"规划 + 采购",开始要求自主可控。要自主可控,就得搞自己的研发团队,这几年有大量的校招生和私企大厂员工被央国企的数科子公司收走。这些人进的多了,数科子公司有了自己的研发力量,就开始跟供应商抢活干。原来是直接买标准产品,再把定开、系统集成类的工作以项目制的方式按“人天”作价卖给外面供应商。现在是由自己的研发团队向供应商采购人头,自己的人干项目。这种变化是好是坏我们不好简单粗暴地给结论,但供应商肯定活得更艰难了。相比干项目、卖产品,卖人头可以赚钱的空间就小多了,客户压价更容易。客户采购了供应商的产品后如果想换是有成本的,采购了项目之后也需要维护,后面升级迭代没啥问题也不会换供应商。但人头就简单多了,假如需要100个人Java、20个数据,同时向多个供应商发标,谁简历供得快、先通过面试,客户就就用谁的。人招到之后,用着不满意了、项目有调整了随时踢出去,就算外包员工想离职,让供应商限期再供人就行了。供应商的日子不好过,央国企员工的日子也不好过。以前就搞规划、做汇报、管供应商,基层员工不用干写代码这种脏活、累活、苦活,岗位也稀缺。现在要自己干研发、数科子公司也要背指标,跟私企员工的工作内容没啥区别。再加上央国企也引进一堆大厂的中、基层甚至高层,思路跟私企也慢慢趋同。为什么像华为、阿里这种大厂的员工进到国企之后让团队开始卷起来。看起来是这些员工的问题,其实是公司需要这些员工,只是以前没思路、没钱,搞不到而已。浙江在2016年提出来让群众办事“最多跑一次”,现在这种服务模式被复制到全国。群众办事是爽了,背后是无数供应商、政府部门在卷,因为无数的系统、数据、部门墙都要打通,岗位职责也要重构,而岗位职责重构就是权力格局的重构。这就是发展的代价,很卷,但中国过去三十年的飞速变化,就是这么卷出来的:从改革开放之后走街串巷的浙江小商贩、入世之后勤勤肯肯的外贸人、基建大发展时期的工地民工,再到今天浩浩荡荡的码农队伍。
投递阿里巴巴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7
60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