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知识点总结
面试知识点
1.多线程
1.1 创建线程的方法有那些
java所有的线程对象都必须是Thread类或其子类的实例 | |
---|---|
继承Thread类创建线程 | 创建Thread子类的实例 |
实现Runnable接口创建线程 | 通过调用线程实例对象的start()方法来启动线程 |
使用Callable和Future创建线程 | call()方法可以有返回值、可以声明抛出异常 |
使用线程池例如用Executor框架 |
线程池 | |
---|---|
newCachedThreadPool() | -缓存型池子,先查看池中有没有以前建立的线程,如果有,就 reuse.如果没有,就建一个新的线程加入池中 -缓存型池子通常用于执行一些生存期很短的异步型任务 因此在一些面向连接的daemon型SERVER中用得不多。但对于生存期短的异步任务,它是Executor的首选。 -能reuse的线程,必须是timeout IDLE内的池中线程,缺省 timeout是60s,超过这个IDLE时长,线程实例将被终止及移出池。 注意,放入CachedThreadPool的线程不必担心其结束,超过TIMEOUT不活动,其会自动被终止。 |
newFixedThreadPool(int) | -newFixedThreadPool与cacheThreadPool差不多,也是能reuse就用,但不能随时建新的线程 -其独特之处:任意时间点,最多只能有固定数目的活动线程存在,此时如果有新的线程要建立,只能放在另外的队列中等待,直到当前的线程中某个线程终止直接被移出池子 -和cacheThreadPool不同,FixedThreadPool没有IDLE机制(可能也有,但既然文档没提,肯定非常长,类似依赖上层的TCP或UDP IDLE机制之类的),所以FixedThreadPool多数针对一些很稳定很固定的正规并发线程,多用于服务器 -从方法的源代码看,cache池和fixed 池调用的是同一个底层 池,只不过参数不同: fixed池线程数固定,并且是0秒IDLE(无IDLE) cache池线程数支持0-Integer.MAX_VALUE(显然完全没考虑主机的资源承受能力),60秒IDLE |
newScheduledThreadPool(int) | -调度型线程池 -这个池子里的线程可以按schedule依次delay执行,或周期执行 |
SingleThreadExecutor() | -单例线程,任意时间池中只能有一个线程 -用的是和cache池和fixed池相同的底层池,但线程数目是1-1,0秒IDLE(无IDLE) |
示例代码
class MyThread1 extends Thread{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super.run(); } } class MyThread2 implements Runnable { //实现Runnable接口 @Override public void run() { } } class MyThread3 implements Callable { //实现Runnable接口 @Override public Object call() throws Exception { return null; }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Future创建线程 FutureTask<Object> task = new FutureTask<>((Callable<Object>)()->{return new Object();}); FutureTask<Object> task1 = new FutureTask<>(Object::new); Object o = null; try { o = task.get(); //返回Callable里方法的返回值,调用这个方***导致程序阻塞,必须等到子线程结束后才会得到返回值 task.isDone(); //若Callable任务完成,返回True task.isCancelled(); //如果在Callable任务正常完成前被取消,返回True }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catch (ExecutionException e) { e.printStackTrace(); } System.out.println(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使用线程池例 ExecutorService poolExecutor = Executors.newFixedThreadPool(10); ExecutorService singleThreadExecutor = Executors.newSingleThreadExecutor(); ExecutorService cachedThreadPool = Executors.newCachedThreadPool(); ExecutorService scheduledThreadPool = Executors.newScheduledThreadPool(10); }
1.2 线程池的原理
2.数据库
2.1 什么是事务
一个最小的不可再分的工作单元;通常一个事务对应一个完整的业务(例如银行账户转账业务,该业务就是一个最小的工作单元)
2.2 事务的特征(ACID)
原子性、一致性、隔离性、持久性
任何一条DML语句(insert、update、delete)执行,标志事务的开启
默认情况下,事务是自动提交的,也就是说,只要执行一条DML语句就开启了事物,并且提交了事务
2.3 事务四大特性之一->隔离性(isolation)
- 读未提交:read uncommitted
- 读已提交:read committed
- 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 MySQL默认级别
- 串行化:serializable 事务A和事务B,事务A在操作数据库时,事务B只能排队等待,吞吐量太低,用户体验差
2.4 什么是MVCC (多版本并发控制)
实现依赖的是undo log与read view。MVCC只在读取已提交(Read Committed)和可重复读(Repeatable Read)两个事务级别下有效,MVCC就是在多个事务同时存在时,SELECT语句找寻到具体是版本链上的哪个版本,然后在找到的版本上返回其中所记录的数据的过程。
- DB_ROW_ID:==行ID==,MySQL的B+树索引特性要求每个表必须要有一个主键。如果没有设置的话,会自动寻找第一个不包含NULL的唯一索引列作为主键。如果还是找不到,就会在这个DB_ROW_ID上自动生成一个唯一值,以此来当作主键(该列和MVCC的关系不大);
- DB_TRX_ID:==事务ID==,记录的是当前事务在做INSERT或UPDATE语句操作时的事务ID(DELETE语句被当做是UPDATE语句的特殊情况,后面会进行说明);
- DB_ROLL_PTR:==回滚指针==,通过它可以将不同的版本串联起来,形成版本链。相当于链表的next指针。
==undo log==
- 定义: 记录事务修改之前版本的数据信息的日志
==Read view==
- 读已提交级别: 是每执行一次SELECT语句就会重新生成一份Read View
- 可重复读级别: 是只会在第一次SELECT语句执行的时候会生成一份,后续的SELECT语句会沿用之前生成的Read View(即使后面有更新语句的话,也会继续沿用)
2.5 日志文件(redo log 和 undo log)
- redo log来记录已成功提交事务的修改信息(用于保障已提交事务的持久化特性)
- 以根据undo log的信息来进行回滚到没被修改前的状态(记录事务修改之前版本的数据信息)
mysql 为了提升性能不会把每次的修改都实时同步到磁盘,而是会先存到Boffer Pool(缓冲池)里头,把这个当作缓存来用。然后使用后台线程去做缓冲池和磁盘之间的同步。
2.6 索引
索引结构
B+Tree
索引失效 ==最左前缀法则==
1.有or必全有索引;
2.复合索引未用左列字段;
3.like以%开头;
4.需要类型转换;
5.where中索引列有运算;
6.where中索引列使用了函数;
7.如果mysql觉得全表扫描更快时(数据少);
2.7 锁
<details> set autocommit=0; 禁止自动提交 set autocommit=1; 开启自动提交 -- 开始事务,提交事务 -- 所以1被插入 begin; insert into test values(1); commit; -- 先回滚事务,再提交事务 -- 所以2没有被插入 begin; insert into test values(2); rollback; commit; SHOW STATUS like 'INNODB_row_lock%'; // 查询锁的情况 explain select * from test where id >1; // 查看sql语句使用索引情况
</detai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