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文献予年薪不到百万的Java程序员,与君共勉。
《我是路人甲》中有这样一段台词:
“你就像那个钟一样,坏在那了,你是学上不起,饭吃不起,婚也结不起,房买不起,娃也养不起。你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做,你连住好一点你也不愿意,我觉得你的人生也就这样了,你这一辈子也就完了你知道吗?”
有多少人,一边嚷嚷着穷,一边不想努力工作,一边混着日子。哪怕是把钱拿去充游戏的皮肤也不去充实自己的脑袋。
知乎上有一个非常热门的文章。
网友@Ling Sun高中毕业后去深圳打工,那时候她还是个十***的小姑娘。
没有才能和文凭,只能在工厂流水线上做最简单的活。
工资低,工作单调乏味。
每天除了上班就是吃饭、睡觉。
这样的日子持续了***个月之后,她感觉“闲”废掉了。
终于,她下定决心参加成人考试,努力自学英语和计算机课程。
接着她跟开挂了一样,获得大学文凭,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
进入斯坦福,加入EPAM Systems公司,最后坐在纽约谷歌总部的办公室里办公。
Ling Sun,她是来自湖南娄底的湘妹子孙玲
在网上看过这样一组华为公司的夜间组图:
过了24点,华为员工们才陆陆续续地往家赶。
也许所有的程序员都对加班已经习以为常,但是同是程序员的你会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这样嘛。
其实这个答案很简单:
1、钱。
2、只有不断奔跑才不会被淘汰。
就像一位华为员工说的那样:“虽然我们睡得少,但是我们挣得多啊。”
这就是真正的职场,这也是真正的人生。
没有一份工作是不委屈的,没有一块钱是不辛苦的。
如果你还幻想,轻松愉悦就能收获财富。
你不平庸,你不失业,才真是奇迹。
同样作为程序员,和BAT的差距就那么大呢。
其实不然那是因为大公司有流程,倒不是程序员多强,而是流程发挥了作用。打个比方,大公司的系
统,动辄日均百万千万的pv,再小的问题,也很容易快速地暴露出来,。问题多了,自然就形成了经
验,经验多了,自然就形成了规范。所以你看《阿里巴巴JAVA开发手册》就知道了。
一般大公司的项目流程是这样的:
立项阶段
1,需求立项和评审(确保需求正确,无业务逻辑漏洞)
2,测试用例评审(确保测试能够覆盖所有的场景)
3,技术方案评审(确保技术逻辑无误)
开发阶段
1,代码review(确保代码质量)
2,开发提测(已完成业务功能,等待测试验证)
3,冒烟测试(验证基础功能无明显错误,若有则打回)
测试阶段
1,功能测试(基于测试用例和业务场景的全覆盖测试)
2,回归测试(代码合并到master分支后,在比较正式的线下环境测试)
发布阶段
1,预发布测试(在线上真实环境测试,此时用户还是看不到的,但数据是线上环境的真实数据)
2,生产验收(用户可以看到了)
整个项目的生命周期中,测试占了绝大部分,在真正经过时间考验之前,早已被人轮番蹂躏过了无数次。
你说这样一套下来,质量不过关的还能活么?
大公司的开发人员,每次都在经历这些东西,踩过的坑早已熟透于心,所以他能指出你的问题,是因为他经历过,思考过。
综上所述,小公司与大厂开发者的差距,根本原因不在于技术或想法,而在于经历。
正如你听过很多大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有些问题你没有真正面对过,你就根本不会意识到问题的存在。
(私信“学习”免费获取马士兵老师的资料一份)
从流水线工人到年薪12万美元的程序员,从车间到谷歌大楼,孙玲奔跑了10年,而她依然在奔跑。
年薪平均110万的华为人也仍然在努力的奔跑。
最近很喜欢这两句话
1、人生前期越嫌麻烦,越懒得学,后来就越可能错过让你动心的人和事,错过新风景。
2、20岁的贪玩,造就了30岁的无奈;
30岁的无奈,成就了40岁的无为;
40岁的无为,奠定了50岁的失败;
50岁的失败,酿造了一辈子的碌碌无为。
“你就像那个钟一样,坏在那了,你是学上不起,饭吃不起,婚也结不起,房买不起,娃也养不起。你每天只做一件事,那就是什么都不做,你连住好一点你也不愿意,我觉得你的人生也就这样了,你这一辈子也就完了你知道吗?”
人这一生最该花钱的就是在充实自己上面,这是一项永不会失败的投资。
文章的最后我要衷心的感谢一下马士兵老师,是我人生道路上一盏最亮的启明灯。
如果java程序员有学习想法朋友,可以+Q1467087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