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跳表,散列表

跳表

跳表是一种动态的数据结构,给原始的链表增加多级的索引,因此跳表的查询的时间复杂度为O(m * logn),m取决于跳表的跳跃的距离,空间复杂度为O(N),跳表是通过随机函数来维持跳表的平衡性,避免导致退化为线性表

package com.xx;

import java.util.Random;

/**
 * 跳表
 */
public class MySkipList {

    /**
     * 最大的深度
     */
    private static final int MAX_LEVEL = 16;

    /**
     * 实际层数
     */
    private int levelCount = 1;

    /**
     * 带头的链表
     */
    private Node head = new Node(MAX_LEVEL);
    private Random r = new Random();

    /**
     * 查找
     * @param value
     * @return
     */
    public Node find(int value){
        Node curr = head;
        // 从上往下找
        for (int h = levelCount - 1; h >= 0 ; h --){
            while (curr.forwards[h] != null && curr.forwards[h].data < value ){
                curr = curr.forwards[h];
            }
        }

        if (curr.forwards[0] != null && curr.forwards[0].data == value){
            return curr.forwards[0];
        }else{
            return null;
        }
    }

    /**
     * 插入
     * @param value
     */
    public void insert(int value){
        int level = head.forwards[0] == null ? 1 : randomLevel();
        // 每次只增加一层,如果条件满足
        if (level > levelCount) {
            level = ++levelCount;
        }
        Node newNode = new Node(level);
        newNode.data = value;
        Node[] update = new Node[level];
        for (int i = 0; i < level; ++i) {
            update[i] = head;
        }

        Node p = head;
        // 从最大层开始查找,找到前一节点,通过--i,移动到下层再开始查找
        for (int i = levelCount - 1; i >= 0; --i) {
            while (p.forwards[i] != null && p.forwards[i].data < value) {
                // 找到前一节点
                p = p.forwards[i];
            }
            // levelCount 会 > level,所以加上判断
            if (level > i) {
                update[i] = p;
            }

        }
        for (int i = 0; i < level; ++i) {
            newNode.forwards[i] = update[i].forwards[i];
            update[i].forwards[i] = newNode;
        }
    }

    /**
     * 对应level添加数据
     * @param value
     * @param level
     */
    public void insert(int value , int level){
        // 随机一个层数
        if (level == 0) {
            level = randomLevel();
        }
        // 创建新节点
        Node newNode = new Node(level);
        newNode.data = value;
        // 表示从最大层到低层,都要有节点数据
        newNode.maxLvl = level;
        // 记录要更新的层数,表示新节点要更新到哪几层
        Node[] update = new Node[level];
        for (int i = 0; i < level; ++i) {
            update[i] = head;
        }

        /**
         *
         * 1,说明:层是从下到上的,这里最下层编号是0,最上层编号是15
         * 2,这里没有从已有数据最大层(编号最大)开始找,(而是随机层的最大层)导致有些问题。
         *    如果数据量为1亿,随机level=1 ,那么插入时间复杂度为O(n)
         */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level - 1; i >= 0; --i) {
            while (p.forwards[i] != null && p.forwards[i].data < value) {
                p = p.forwards[i];
            }
            // 这里update[i]表示当前层节点的前一节点,因为要找到前一节点,才好插入数据
            update[i] = p;
        }

        // 将每一层节点和后面节点关联
        for (int i = 0; i < level; ++i) {
            // 记录当前层节点后面节点指针
            newNode.forwards[i] = update[i].forwards[i];
            // 前一个节点的指针,指向当前节点
            update[i].forwards[i] = newNode;
        }

        // 更新层高
        if (levelCount < level) levelCount = level;
    }

    public void delete(int value){
        Node[] update = new Node[levelCount];
        Node p = head;
        for (int i = levelCount - 1; i >= 0; --i) {
            while (p.forwards[i] != null && p.forwards[i].data < value) {
                p = p.forwards[i];
            }
            update[i] = p;
        }

        if (p.forwards[0] != null && p.forwards[0].data == value) {
            for (int i = levelCount - 1; i >= 0; --i) {
                if (update[i].forwards[i] != null && update[i].forwards[i].data == value) {
                    update[i].forwards[i] = update[i].forwards[i].forwards[i];
                }
            }
        }
    }

    /**
     * 打印每个节点数据和最大层数
     */
    public void printAll() {
        Node p = head;
        while (p.forwards[0] != null) {
            System.out.print(p.forwards[0] + " ");
            p = p.forwards[0];
        }
        System.out.println();
    }

    /**
     * 打印所有数据
     */
    public void printAllBeautiful() {
        Node p = head;
        Node[] c = p.forwards;
        Node[] d = c;
        int maxLevel = c.length;
        for (int i = maxLevel - 1; i >= 0; i--) {
            do {
                System.out.print((d[i] != null ? d[i].data : null) + ":" + i + "-------");
            } while (d[i] != null && (d = d[i].forwards)[i] != null);
            System.out.println();
            d = c;
        }
    }

    /**
     * 随机level
     * @return int
     */
    private int randomLevel(){
        int level = 1;
        for (int i = 1; i < MAX_LEVEL ; i++) {
            if (r.nextInt() % 2 == 1){
                level ++;
            }
        }
        return level;
    }

}

class Node{
    /**
     * 对应的数据
     */
    int data = -1;

    /**
     * 表示当前节点位置的下一个节点所有层的数据
     */
    Node[] forwards;

    int maxLvl = 0;

    public Node(int level) {
        forwards = new Node[level];
    }
    @Override
    public String toString() {
        return "{ data: " +
                data +
                "; levels: " +
                maxLvl +
                " }";
    }
}

散列表

一种k-v形式的数据结构,具有高效的查询时间复杂度 O(1),但哈希函数可能导致哈希冲突;
解决哈希冲突的方法有开放寻址法,链表法;

  1. 开放寻址法:出现冲突时,重新探测一个空闲的位置,插入;
    线性探测法:线性探测法其实存在很大问题。当散列表中插入的数据越来越多时,散列冲突发生的可能性就会越来越大,空闲位置会越来越少,线性探测的时间就会越来越久.
  2. 链表法: 链表法是一种更加常用的散列冲突解决办法,相比开放寻址法,它要简单很多。我们来看这个图,在散列表中,每个“桶(bucket)”或者“槽(slot)”会对应一条链表,所有散列值相同的元素我们都放到相同槽位对应的链表中。

散列表与链表结合

LRU缓存淘汰算法

LinkedHashMap: 按照访问时间排序的 LinkedHashMap 本身就是一个支持 LRU 缓存淘汰策略的缓存系统;LinkedHashMap 是通过双向链表和散列表这两种数据结构组合实现的。LinkedHashMap 中的“Linked”实际上是指的是双向链表,并非指用链表法解决散列冲突。

哈希算法应用

  1. 安全加密 最常用于加密的哈希算法是MD5(MD5 Message-Digest Algorithm,MD5 消息摘要算法)和SHA(Secure Hash Algorithm,安全散列算法)。
  2. 唯一标识 我们可以给每一个图片取一个唯一标识,或者说信息摘要。比如,我们可以从图片的二进制码串开头取 100 个字节,从中间取 100 个字节,从最后再取 100 个字节,然后将这 300 个字节放到一块,通过哈希算法(比如 MD5),得到一个哈希字符串,用它作为图片的唯一标识。通过这个唯一标识来判定图片是否在图库中,这样就可以减少很多工作量。
  3. 数据校验 我们通过哈希算法,对 100 个文件块分别取哈希值,并且保存在种子文件中。我们在前面讲过,哈希算法有一个特点,对数据很敏感。只要文件块的内容有一丁点儿的改变,最后计算出的哈希值就会完全不同。所以,当文件块下载完成之后,我们可以通过相同的哈希算法,对下载好的文件块逐一求哈希值,然后跟种子文件中保存的哈希值比对。如果不同,说明这个文件块不完整或者被篡改了,需要再重新从其他宿主机器上下载这个文件块。
  4. 散列函数

区块链使用的哈希算法

区块链是一块块区块组成的,每个区块分为两部分:区块头和区块体。
区块头保存着 自己区块体 和 上一个区块头 的哈希值。
因为这种链式关系和哈希值的唯一性,只要区块链上任意一个区块被修改过,后面所有区块保存的哈希值就不对了。
区块链使用的是 SHA256 哈希算法,计算哈希值非常耗时,如果要篡改一个区块,就必须重新计算该区块后面所有的区块的哈希值,短时间内几乎不可能做到。

哈希算法在分布式中的使用

  1. 负载均衡 负载均衡算法有很多,比如轮询、随机、加权轮询等。那如何才能实现一个会话粘滞(session sticky)的负载均衡算法呢? 我们可以通过哈希算法,对客户端 IP 地址或者会话 ID 计算哈希值,将取得的哈希值与服务器列表的大小进行取模运算,最终得到的值就是应该被路由到的服务器编号
  2. 数据分片 统计一个关键词出现的次数 我们可以先对数据进行分片,然后采用多台机器处理的方法,来提高处理速度。具体的思路是这样的:为了提高处理的速度,我们用 n 台机器并行处理。我们从搜索记录的日志文件中,依次读出每个搜索关键词,并且通过哈希函数计算哈希值,然后再跟 n 取模,最终得到的值,就是应该被分配到的机器编号。
  3. 分布式存储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2024-11-13 20:32
门头沟学院 Java
面向未来编程code:我没看到他咋急,他不就问你个问题。。。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