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物车

购物单

http://www.nowcoder.com/questionTerminal/f9c6f980eeec43ef85be20755ddbeaf4

购物车

其实这题就是0-1背包问题

首先来看一下经典背包问题,稍作修改就可以得出这题的解答

0-1背包问题

问题描述:有一个背包可以装物品的总重量为W,现有N个物品,每个物品中w[i],价值v[i],用背包装物品,能装的最大价值是多少?

定义状态转移数组dp[i][j],表示前i个物品,背包重量为j的情况下能装的最大价值。

例如,dp[3][4]=6,表示用前3个物品装入重量为4的背包所能获得的最大价值为6,此时并不是3个物品全部装入,而是3个物品满足装入背包的条件下的最大价值。

状态转移方程:

dp[i][j] = max(dp[i-1][j], dp[i-1][j-w[i]]+v[i])

dp[i-1][j]表示当前物品不放入背包,dp[i-1][j-w[i]]+v[i]表示当前物品放入背包,即当前第i个物品要么放入背包,要么不放入背包

dp = [[0]*(n+1) for _ in range(m+1)]
for i in range(1,m+1):
    for j in range(1,n+1):
        if j-w[i]>=0:
            dp[i][j] = max(dp[i-1][j], dp[i-1][j-w[i]]+v[i])
        else:
            dp[i][j] = dp[i-1][j]
return dp[m][n]

现在来看下购物车的解题思路

购物车本质上还是0-1背包问题,只不过多了主件和附件。假设先不看附件,那么就和0-1背包一样了。附件不能单独出现,要依赖于主件。

对应于背包问题,主件的个数就是物品的个数,考虑每个主件时要考虑可能出现的情况。

输入例子:
1000 5
800 2 0
400 5 1
300 5 1
400 3 0
500 2 0

在当前的例子当中物品的个数就是3。

考虑每个物品时要考虑每种可能出现的情况,1、主件,2、主件+附件1,3、主件+附件2,4、主件+附件1+附件2,不一定每种情况都出现,只有当存在附件时才会出现对应的情况。

w[i][k]表示第i个物品的第k种情况,k的取值范围0~3,分别对应以上4中情况,v[i][k]表示第i个物品对应第k种情况的价值,现在就把购物车问题转化为了0-1背包问题。

状态转移方程可以定义为

dp[i][j] = max(dp[i-1][j],dp[i-1][j-w[i][k]]+v[i][k])

dp[i-1][j]表示当前物品不放入背包,w[i][k]表示第i个主件对应第k中情况,即当前第i个物品的4中情况中价值最大的要么放入背包,要么不放入背包

需要注意:dp[i][j] = max(物品不放入背包,主件,主件+附件1,主件+附件2,主件+附件1+附件2)

dp = [[0]*(n+1) for _ in range(m+1)]
for i in range(1,m+1):
    for j in range(1,n+1):
        max_i = dp[i-1][j]
        for k in range(len(w[i])):
            if j-w[i][k]>=0:
                max_i = max(max_i, dp[i-1][j-w[i][k]]+v[i][k])
        dp[i][j] = max_i
print(dp[m][n])

具体代码如下:

n, m = map(int,input().split())
primary, annex = {}, {}
for i in range(1,m+1):
    x, y, z = map(int, input().split())
    if z==0:#主件
        primary[i] = [x, y]
    else:#附件
        if z in annex:#第二个附件
            annex[z].append([x, y])
        else:#第一个附件
            annex[z] = [[x,y]]
m = len(primary)#主件个数转化为物品个数
dp = [[0]*(n+1) for _ in range(m+1)]
w, v= [[]], [[]]
for key in primary:
    w_temp, v_temp = [], []
    w_temp.append(primary[key][0])#1、主件
    v_temp.append(primary[key][0]*primary[key][1])
    if key in annex:#存在主件
        w_temp.append(w_temp[0]+annex[key][0][0])#2、主件+附件1
        v_temp.append(v_temp[0]+annex[key][0][0]*annex[key][0][1])
        if len(annex[key])>1:#存在两主件
            w_temp.append(w_temp[0]+annex[key][1][0])#3、主件+附件2
            v_temp.append(v_temp[0]+annex[key][1][0]*annex[key][1][1])
            w_temp.append(w_temp[0]+annex[key][0][0]+annex[key][1][0])#3、主件+附件1+附件2
            v_temp.append(v_temp[0]+annex[key][0][0]*annex[key][0][1]+annex[key][1][0]*annex[key][1][1])
    w.append(w_temp)
    v.append(v_temp)
for i in range(1,m+1):
    for j in range(10,n+1,10):#物品的价格是10的整数倍
        max_i = dp[i-1][j]
        for k in range(len(w[i])):
            if j-w[i][k]>=0:
                max_i = max(max_i, dp[i-1][j-w[i][k]]+v[i][k])
        dp[i][j] = max_i
print(dp[m][n])

继续优化

现在的时间复杂度是O(mn),时间复杂度已经无法优化,空间复杂度O(mn),可以继续优化到O(n)。

回顾下状态转移方程:
dp[i][j] = max(dp[i-1][j], dp[i-1][j-w[i]]+v[i])

dp[i]只依赖dp[i-1],状态转移方程就可以改为:
dp[j] = max(dp_pre[j], dp_pre[j-w[i]]+v[i])

dp_pre[j]存储上一次得到的值,现在只需要2*n的空间就能得到结果。继续观察可以发现,其实只用一个一维dp数组就行,不需要额外的辅助数组。让j从n到1遍历,此时每次更新的dp[j]时,max函数中dp[j]和 dp[j-w[i]]都是上次保存的值。

状态转移方程变为:
for j in [n...1]:
dp[j] = max(dp[j], dp[j-w[i]]+v[i])

如果从1到n遍历的话dp[j-w[i]]不能保证还是上次的值,这也进一步说明为什么用一维数组时需要从n到1遍历。

优化后的代码如下:

n, m = map(int,input().split())
primary, annex = {}, {}
for i in range(1,m+1):
    x, y, z = map(int, input().split())
    if z==0:
        primary[i] = [x, y]
    else:
        if z in annex:
            annex[z].append([x, y])
        else:
            annex[z] = [[x,y]]
dp = [0]*(n+1)
for key in primary:
    w, v= [], []
    w.append(primary[key][0])#1、主件
    v.append(primary[key][0]*primary[key][1])
    if key in annex:#存在附件
        w.append(w[0]+annex[key][0][0])#2、主件+附件1
        v.append(v[0]+annex[key][0][0]*annex[key][0][1])
        if len(annex[key])>1:#附件个数为2
            w.append(w[0]+annex[key][1][0])#3、主件+附件2
            v.append(v[0]+annex[key][1][0]*annex[key][1][1])
            w.append(w[0]+annex[key][0][0]+annex[key][1][0])#4、主件+附件1+附件2
            v.append(v[0]+annex[key][0][0]*annex[key][0][1]+annex[key][1][0]*annex[key][1][1])
    for j in range(n,-1,-10):#物品的价格是10的整数倍
        for k in range(len(w)):
            if j-w[k]>=0:
                dp[j] = max(dp[j], dp[j-w[k]]+v[k])    
print(dp[n])
全部评论
完全看不懂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17 16:06
for k in range(len(w[i])):请问这里的len(w[i]为什么用这个?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16 22:17
这应该算是困难吧,写个中等真劝退
80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10-04 19:26
这个主键和附件真恶心
30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6-11 19:07
看不懂,一脸懵B。
1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9-26 16:16
你们居然都能看懂,没有像我一样懵逼的么
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5-10 16:34
感谢感谢!有一个建议,可以提前把各个价格的最大公约数gcd求出来,然后在最后的二层循环的N循环上一次增加一个gcd而不是之前的10.这个改进没啥技术含量,但是还是可以把运算速度提高三倍:300ms->100ms.
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12-31 00:37
您好,谢谢解答,01背包那里的代码,取重量和价值的应该是W[i-1]和V[i-1]吧
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5-12 10:42
这种情况是不存在的,因为考虑放入第i件物品的时候,是按照(背包容量-第i件物品的重量)时候的价值+第i件物品的价值与不放第i件物品时的价值做比较。前者决定i一定已经放进去了,除非空背包都放不下第i件物品(但是每次决定放不放i的时候都已经判断了当前背容积的空背包能否放下i)。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3-27 15:28
背状态转移方程的都是铁憨憨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19 15:00
答主讲得太清晰了,感谢,另外,题中有提到价格都是10的倍数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8-19 22:26
这么来看,好像并无法判断附件是属于哪个主件的啊!
3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5-13 10:42
写的很好,该考虑的点都考虑到了。有个注释写错了,没优化前的代码那里(存在两主件)应改为当不止一个附件时,此题为两个附件时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11-04 10:56
不知道是不是我想复杂了,看上去从第二个重要度编号为p的主件开始他们的附件好像都没有被考虑了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8-22 20:37
可以将 n 和 x 的值都除以 10,减少 dp 分配的内存空间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1-07-15 01:01
头皮发麻,这道题要注意的细节特别多,而且抽象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6-13 00:13 广西
这个思路是错的,dp有可能同时选择:主件,主件+附件1等等,一旦出现就相当于买了两个主件,题目不允许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4-21 20:21 四川
优化后的代码最后那里有点没看懂 有大佬解释一下嘛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4-17 15:33 山东
这题是中等题我醉了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1-06 18:06 陕西
感谢大佬提供的答案,讲得很清晰。指出一个问题,优化之前的写法中,对于v和w,定义为字典要比定义为嵌套列表更为合适。因为我们的主件编号并不是从(1,m+1)每个值都能取到的,也就是说len(w)的值并不一定为m,在代码第32行len(w[i])显然不合理,i可能会超出w本身长度,导致此处索引超出上限问题。因此定义v和w为字典,并在32行之前加一列key的判断可能更好一点。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10-01 16:54 江苏

相关推荐

客户端劝退第六人:情根深种啊,想让你回心转意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867
17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