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检查代码
本章重点:
1、静态白盒测试
2、审查方法
3、编码规范和标准
4、代码审查清单
白盒测试:
知道产品内部工作过程,
根据程序内部的逻辑结构及有关信息设计测试用例,
检查程序中所有逻辑路径是否都按预定的要求正确地工作。
6.1 静态白盒测试
静态白盒测试: 在不执行软件的条件下审查软件设计、体系结构和代码,
从而找出软件缺陷的过程,也称 “结构化分析”。
静态白盒测试目的:
(1) 尽早发现软件缺陷,以找出动态黑盒测试
难以发现或隔离的软件缺陷;
(2) 为黑盒测试员设计 测试用例 提供思路。
6.2 正式审查
正式审查:进行静态白盒测试的过程。
正式审查四个基本要素:
1、确定问题
2、遵守规则
3、准备
4、编写报告
如果审查正确地进行,则是早期发现软件缺陷的好方法。
正式审查的方法:
同事审查、走查、检验
6.2.1 同事审查
也称同行评审,同事之间相互审查
6.2.2 走查
走查的正式程度介于检验和同行评审之间。
6.2.3 检验
检验(inspections)是最正式的审查类型,
要求每一个参与者都接受训练。
6.3 编码标准和规范
标准:
必须遵守的规则——做什么/不做什么
规范:
建议最佳做法、推荐更好的方式
规范不如标准严格,有一定灵活性。
遵守标准或规范的三个重要原因
可靠性
可读性/维护性
移植性
可靠性: 按照某种标准或规范编写的代码比不按标准编写的代
码更可靠,软件故障更少。
可读性/维护性 符合标准和规范的代码易于阅读、理解和维护。
移植性
如果代码符合标准,移植到另一个平台就会轻而易举,
甚至完全没有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