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届秋招复盘:我为什么选择携程?
一直想写点东西总结一下自己的秋招历程,觉得在一定程度上应该能代表很多牛客上25届同学的秋招经历。但是由于各种原因(主要是自己懒),从去年11月秋招大致结束,一直拖到现在都没有写。最近刷到很多帖子,看到大家都在感叹春招的艰难,决定提笔记录一下我的经历,希望能给未来的学弟学妹们一些信心,同时也能少走一点弯路。
先介绍一下我自己的简历背景吧,做过实验室和学校的项目以及在携程实习,去年提前批+秋招一共拿到了4个大厂offer,同时也获得了携程的转正留用,最终考虑到技术层面和公司的业务前景,选择了携程大住宿。
一、我是如何调整自己的心态?
秋招对大部分人来说都是一段非常难熬的经历,本身自己就已经是顶着很大的压力在求职,还要面对很多外界因素带来的影响,时常会给自己的心态带来非常大的波动。
这里有几个tips分享给大家:
1、首先是明确自己的方向是什么,比如我很笃定会优先考虑技术氛围好的大厂,一方面是我希望自己能有更快的成长,另一方面我认为大厂会更稳定,这也是我最后选择携程offer的原因之一; 2、拒绝陷入内耗的循环,切勿将外部的不利因素归于自己,我的建议是一定要积极寻求不同视角的信息输入,我们学院经常邀请往届学长学姐来分享,他们会介绍行业背景、求职心路历程等等,我基本上都不会错过这种讲座; 3、我们一般都是和同届同学一起找工作,有些同学比较优秀,很快就拿到offer,这时候也有可能会对我们的心态有些影响。不过这是没有必要的,你直接去跟他取经就好了,能拿到offer大概率是有可取之处的。
其实在秋招中感受到痛苦是一件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但我也不敢跟你说:"心态要好,不要在乎那些事情",虽然这是对的,但经历过那种压力和痛苦就会知道完全做到这样几乎是不可能的,就跟世界上没有圣人一样。我给大家的建议就是「首先要做好承受这一切的准备,秋招几乎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另外「当压力到来的时候,一方面要先做好总结,另一方面也要找到合理的宣泄方式」,不要让一次的失利影响你太久。
二、我是如何准备面试的?
秋招,可以说是持久战了。从我的经验来看,首先就是下手要快,因为大部都是在企业第一批面试时你有机会,第二批面试的时候,就已经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把池子填满了,那么你后面你再投递的话,可能机会就会大大减少。
包括面试,可能有些同学投的比较晚,认为自己还没有完全准备好,但我觉得不断的面试也是一个成长的过程。你可以通过面试去查漏补缺,去将自己之前可能不太了解不太知道的知识去给补齐,所以我的建议不要太拖,不要等,投递要快、面试要多。其次就是我觉得在面试过程中也要就是保持一个比较向上的一个心态,就是不卑不亢,然后发挥自己的实力就好。
那么,从我算法岗的求职方向看,我具体做了啥动作?
1、制定文档,可以管理求职进度,后面选择公司对比也会用到;
2、得空刷题,尤其关注业务场景题目,保持一下手感以及去训练自己的算法思维。从我个人的经验看,我觉得算法岗最重要的还是读研期间积累的一些技术知识,比如曾经做过什么样子的模型?这个模型可以用于解决什么样子的业务问题?我觉得这个解决业务问题就是利用深度学习技术去解决业务问题的,这个能力比较的重要;
3、多看面经,就跟考试一样,可以提前看一些往届学长学姐分享的面经,真的很受用。个人觉得学术界可能跟工业界会有一定的脱节,我们的方向不一定就是完全匹配,因此我觉得在求职的时候还是需要对这个方向的一些工业界的发展有所了解,看面经就可以获得新认知。
说一下我准备携程的实习面试经验吧:首先是技术准备,对算法的要求还蛮高的,笔试题也还挺难,不仅要掌握一门技术,对其他语言也要有一定的了解,项目准备方面不能太片面,因为面试官可能会问一些场景相关的问题,看你对这个项目了解到什么程度了,还有一些软实力比如沟通、合作的技巧之类的,面试官非常亲和且专业,整个面试流程也推进得很快。
三、我是如何选择公司?
刷牛客或者是其他社区平台应该都能感受到,现在算法推荐太精准了,导致很多时候我们都困在信息茧房里,没有办法更客观地寻找信息。问题不大,可以从往届的学长学姐“下手”,根据我的经验,我觉得学长学姐给的信息是最靠谱最真实的,而且还一定程度上会影响你的决策。
我分享一下我关注的几个企业因素,以及我如何验证信息的:
1、前面也提到,我是比较关注技术向的,刚好我组里的23届去了携程的师兄给我们做过一次分享,给了我很多输入,我师兄说携程内部使用的技术栈是非常广的,语言有很多种,也会有技术讲座做分享,感兴趣都可以去讨论;之前实习的时候我还参加了领域兴趣小组,确实非常吸引我,能学到很多,这也是我秋招很笃定地选择了携程的原因;
2、关注业务前景,我觉得在我的认知里,确实无法直接判断这家公司的业务前景,我也是从我师兄那里获得的方法,可以从官方pr发布的用户体量、公司主流业务与市场趋势的融合情况等去观察,我选择携程也是因为携程国内旅游垂类算国内的龙头,疫情结束后旅游业有个反弹式的发展,对个人发展也比较有利;
3、工作氛围,这点就见仁见智了,需要具体入职后感受才能知道,因为我在携程实习过,所以我比较明确知道携程是允许居家办公的(当然这个因组而异),单这一点我就充分相信携程的工作氛围一定很好了;一个题外话,上海房子很贵,通勤时间肯定比较久,居家办公的话,一周工作5天,一天在家家居家办公幸福感会提高很多。
现在信息已经很透明了,我个人认为一定是要学会去检索,你的信息来源可以是网络也可以是身边的人,至少多一些视角去看,你会更清晰自己要选择什么方向的公司。
从我的实习了解来看,携程对应届生挺友好的,校招生进来的话会有将近一个月的培训,在这个培训期间,一边培训一边可以学习组内的业务知识,往往在这一个月之内不会给你安排太多任务,实际上手业务的话,就是从第二个月开始,到了第三个月基本上什么业务都可以上手一点了,最后3~6月就是比较快的成长期。作为即将入职的应届生,已经开始期待这一全新开始了。
在说长不长说短不短的秋招季里,我小有感悟,通过的不同选择背后指向的是不同的生活方式,很庆幸的是,一路的寻找,终于对自己的未来比想象中更清晰了。
如果大家有实习或者算法岗相关的问题探讨,欢迎在评论区留言交流。
另外,携程春招进行汇总,欢迎大家找我内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