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试题广场 >

该排序过程采用的排序方法是( )。

[单选题]

若对序列(2,12,16,70,5,10)按值从小到达进行排序,前三趟排序的结果分别为:

第1趟排序的结果为:(2,12,16,5,10,70),

第2趟排序的结果为:(2,12,5,10,16,70),

第3趟排序的结果为:(2,5,10,12,16,70),

由此可以断定,该排序过程采用的排序方法是(  )。

  • 插入排序法
  • 选择排序法
  • 冒泡排序法
  • 快速排序法
推荐
C(冒泡排序)。考察的是不同排序方式的原理。
原序列(2,12,16,70,5,10)
  • 选项A插入排序的原理:在有序序列插入一个元素,保持序列有序。第二趟5应该插入到2之后。所以不符合。
  • 选项B选择排序的原理:在待排序记录r[1]~r[n]中选出最小的记录,将它与r[1]交换;第二趟应该选出5放在第二个位置,所以排序不符合。
  • 选项C冒泡排序:相邻元素比较交换。
  • 选项D快速排序的原理:选一个基准,其左边的元素都小于或等于它,其右边的元素都大于它,分成两段,直至每段仅有一个元素。根据选项给出的第一趟排序不符合。

编辑于 2019-07-30 14:23:21 回复(1)
这道题选C。
理由是:冒泡排序的原理是——重复地扫描要排序的原素列,依次比较两个相邻的元素,如果他们的顺序不符合条件(比如题目中a[i]和a[j],i<j,a[i]>a[j]),这时我们就把这两个数交换一下(题目要求从小到大排序)。直到没有相邻元素需要交换,也就是说该元素列已经排序完成。
再看题目,第一趟排序,显然先把70和5交换后又把10和5换掉了。(交换原理在上面)
而第二趟排序,是把16和5交换后把16和10交换了。
第三趟排序,是把12和5交换后把12和10交换了,由于第三趟排序我们已经得到了符合条件的序列,即不需要再进行交换了,冒泡排序结束。
综上所述,题目所述排序过程采用的排序方法是冒泡排序,故选C(我也不知道为什么少了一个“冒”字)。
发表于 2019-07-29 14:52:47 回复(1)
70看成了7和
发表于 2021-10-14 15:04:04 回复(0)
选C
每次找出最大值排在最后,就像水泡一样冒出来,所以叫冒泡排序
发表于 2019-07-29 23:13:04 回复(0)
<p>擦</p><p><br></p>
发表于 2021-01-18 09:52:53 回复(0)
可见每次都是把最大值下沉到最后,符合冒泡排序
发表于 2020-04-03 10:25:52 回复(0)
C    
冒泡排序,是相邻两元素进行比较替换,然后将最大或最小的值放到最后面。
发表于 2019-07-30 14:22:56 回复(0)
C,第一次遍历一遍找出最大值放在最后一位,第二次重新遍历到(size-1)次,直到排序成功为止。
发表于 2019-07-30 10:27:01 回复(0)
这个是典型的冒泡排序算法。
发表于 2019-07-29 15:59:09 回复(0)
c冒泡排序


发表于 2019-07-29 15:10:01 回复(0)
A 冒泡
发表于 2019-07-29 14:43:28 回复(0)
C  冒泡排序
发表于 2018-02-27 16:01:00 回复(0)
A,确保右边有序。
发表于 2017-07-08 18:19:48 回复(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