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ruct A{ long a1; short a2; int a3; int *a4; };
第一个,8字节 第二个,2字节,加起来是10,对齐到12 第三个,4字节,加起来是16 第四个,8字节,加起来是24 所以一共是24字节 多看看就背住了: 32位编译器:32位系统下指针占用4字节 char :1个字节 char*(即指针变量): 4个字节(32位的寻址空间是2^32, 即32个bit,也就是4个字节。同理64位编译器) short int : 2个字节 int: 4个字节 unsigned int : 4个字节 float: 4个字节 double: 8个字节 long: 4个字节 long long: 8个字节 unsigned long: 4个字节 64位编译器:64位系统下指针占用8字节 char :1个字节 char*(即指针变量): 8个字节 short int : 2个字节 int: 4个字节 unsigned int : 4个字节 float: 4个字节 double: 8个字节 long: 8个字节 long long: 8个字节 unsigned long: 8个字节
structA{longa1;shorta2;inta3;int*a4;};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环境:
IDE:Clion
#include <cstdio>
#include <iostream>
using namespace std;
struct A{
long a1;
short a2;
int a3;
int *a4;
} a;
int main() {
printf("%d\n", &a); // 6295648
printf("%d\n", &(a.a1)); // 6295648
printf("%d\n", &(a.a2)); // 6295656
printf("%d\n", &(a.a3)); // 6295660
printf("%d\n", &(a.a4)); // 6295664
printf("%d\n", sizeof(a)); // 24
return 0;
}
打印结果:
6295648
6295648
6295656
6295660
6295664
24
假设我们同时声明两个变量:
char a;
short b;
用&(取地址符号)观察变量a,
b的地址的话,我们会发现(以16位CPU为例):
如果a的地址是0x0000,那么b的地址将会是0x0002或者是0x0004。
那么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0x0001这个地址没有被使用,那它干什么去了? 答案就是它确实没被使用。 因为CPU每次都是从以2字节(16位CPU)或是4字节(32位CPU)的整数倍的内存地址中读进数据的。如果变量b的地址是0x0001的话,那么CPU就需要先从0x0000中读取一个short,取它的高8位放入b的低8位,然后再从0x0002中读取下一个short,取它的低8位放入b的高8位中,这样的话,为了获得b的值,CPU需要进行了两次读操作。
但是如果b的地址为0x0002,
那么CPU只需一次读操作就可以获得b的值了。所以编译器为了优化代码,往往会根据变量的大小,将其指定到合适的位置,即称为内存对齐(对变量b做内存对齐,a、b之间的内存被浪费,a并未多占内存)。
2.结构体内存对齐规则(请记住三条内存规则(在没有#pragam pack宏的情况下)
结构体所占用的内存与其成员在结构体中的声明顺序有关,其成员的内存对齐规则如下:
(1)每个成员分别按自己的对齐字节数和PPB(指定的对齐字节数,32位机默认为4)两个字节数最小的那个对齐,这样可以最小化长度。如在32bit的机器上,int的大小为4,因此int存储的位置都是4的整数倍的位置开始存储。
(2)复杂类型(如结构)的默认对齐方式是它最长的成员的对齐方式,这样在成员是复杂类型时,结构体数组的时候,可以最小化长度。
(3)结构体对齐后的长度必须是成员中最大的对齐参数(PPB)的整数倍,这样在处理数组时可以保证每一项都边界对齐。
(4)结构体作为数据成员的对齐规则:在一个struct中包含另一个struct,内部struct应该以它的最大数据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开始存储。如 struct A 中包含 struct B, struct B 中包含数据成员 char, int, double,则 struct B 应该以sizeof(double)=8的整数倍为起始地址。3.实例演示:
struct A
{
char a; //内存位置: [0]
double b; // 内存位置: [8]...[15]
int c; // 内存位置: [16]...[19] ---- 规则1
}; // 内存大小:sizeof(A) = (1+7) + 8 + (4+4) = 24, 补齐[20]...[23] ---- 规则3
struct B
{
int a, // 内存位置: [0]...[3]
A b, // 内存位置: [8]...[31] ---- 规则2
char c, // 内存位置: [32]
}; // 内存大小:sizeof(B) = (4+4) + 24 + (1+7) = 40, 补齐[33]...[39]
*注释:(1+7)表示该数据成员大小为1,补齐7位;(4+4)同理。
假设我们同时声明两个变量:
char a;
short b;
用&(取地址符号)观察变量a,
b的地址的话,我们会发现(以16位CPU为例):
如果a的地址是0x0000,那么b的地址将会是0x0002或者是0x0004。
那么就出现这样一个问题:0x0001这个地址没有被使用,那它干什么去了? 答案就是它确实没被使用。 因为CPU每次都是从以2字节(16位CPU)或是4字节(32位CPU)的整数倍的内存地址中读进数据的。如果变量b的地址是0x0001的话,那么CPU就需要先从0x0000中读取一个short,取它的高8位放入b的低8位,然后再从0x0002中读取下一个short,取它的低8位放入b的高8位中,这样的话,为了获得b的值,CPU需要进行了两次读操作。
但是如果b的地址为0x0002,
那么CPU只需一次读操作就可以获得b的值了。所以编译器为了优化代码,往往会根据变量的大小,将其指定到合适的位置,即称为内存对齐(对变量b做内存对齐,a、b之间的内存被浪费,a并未多占内存)。
2.结构体内存对齐规则(请记住三条内存规则(在没有#pragam pack宏的情况下)
结构体所占用的内存与其成员在结构体中的声明顺序有关,其成员的内存对齐规则如下:
(1)每个成员分别按自己的对齐字节数和PPB(指定的对齐字节数,32位机默认为4)两个字节数最小的那个对齐,这样可以最小化长度。如在32bit的机器上,int的大小为4,因此int存储的位置都是4的整数倍的位置开始存储。
(2)复杂类型(如结构)的默认对齐方式是它最长的成员的对齐方式,这样在成员是复杂类型时,结构体数组的时候,可以最小化长度。
(3)结构体对齐后的长度必须是成员中最大的对齐参数(PPB)的整数倍,这样在处理数组时可以保证每一项都边界对齐。
(4)结构体作为数据成员的对齐规则:在一个struct中包含另一个struct,内部struct应该以它的最大数据成员大小的整数倍开始存储。如 struct A 中包含 struct B, struct B 中包含数据成员 char, int, double,则 struct B 应该以sizeof(double)=8的整数倍为起始地址。3.实例演示:
struct A
{
char a; //内存位置: [0]
double b; // 内存位置: [8]...[15]
int c; // 内存位置: [16]...[19] ---- 规则1
}; // 内存大小:sizeof(A) = (1+7) + 8 + (4+4) = 24, 补齐[20]...[23] ---- 规则3
struct B
{
int a, // 内存位置: [0]...[3]
A b, // 内存位置: [8]...[31] ---- 规则2
char c, // 内存位置: [32]
}; // 内存大小:sizeof(B) = (4+4) + 24 + (1+7) = 40, 补齐[33]...[39]
*注释:(1+7)表示该数据成员大小为1,补齐7位;(4+4)同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