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在 非主属性对码的部分依赖关系 R(A,B,C) AB是码 C是非主属性 B-->C B决定C C部分依赖于B
第一范式
定义:如果关系R 中所有属性的值域都是单纯域,那么关系模式R是第一范式的
那么符合第一模式的特点就有
1)有主关键字
2)主键不能为空,
3)主键不能重复,
4)字段不可以再分
第一范式(1NF):属性不可分
第二范式(2NF):符合1NF,并且非主属性完全依赖于码。
第三范式(3NF):符合2NF,并且,消除传递依赖。
(3NF是对字段冗余性的约束,即任何字段不能由其他字段派生出来,它要求字段没有冗余)
范式越高,数据的冗余度越小。其实没有冗余的数据库设计是可以做到的。但是,没有冗余的数据库未必是最好的数据库,有时为了提高运行效率,就必须降低范式标准,适当保留冗余数据。具体做法是:在概念数据模型设计时遵守第三范式,降低范式标准的工作放到物理数据模型设计时考虑。降低范式就是增加字段,允许冗余。(最典型的就是在一些数据表中不仅存作为外键的user_id,同样存user_name,这样虽然违反数据库范式增加了user_name字段,但是却提高了效率,减少了获取user_id后再去user表中获取user name的操作)
所以实际中,我们通常只需要考虑数据库满足第三范式就可以了
实体:现实世界中客观存在并可以被区别的事物。比如“一个学生”、“一本书”、“一门课”等等。值得强调的是这里所说的“事物”不仅仅是看得见摸得着的“东西”,它也可以是虚拟的,不如说“老师与学校的关系”。
属性:教科书上解释为:“实体所具有的某一特性”,由此可见,属性一开始是个逻辑概念,比如说,“性别”是“人”的一个属性。在关系数据库中,属性又是个物理概念,属性可以看作是“表的一列”。
元组:表中的一行就是一个元组。
分量:元组的某个属性值。在一个关系数据库中,它是一个操作原子,即关系数据库在做任何操作的时候,属性是“不可分的”。否则就不是关系数据库了。
码:表中可以唯一确定一个元组的某个属性(或者属性组),如果这样的码有不止一个,那么大家都叫 候选码,我们从候选码中挑一个出来做老大,它就叫主码。
全码:如果一个码包含了所有的属性,这个码就是全码。
主属性:一个属性只要在任何一个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主属性。
非主属性:与上面相反,没有在任何候选码中出现过,这个属性就是非主属性。
外码:一个属性(或属性组),它不是码,但是它别的表的码,它就是外码。
候选码: 若关系中的某一属性或属性组的值能唯一的标识一个元组,而其任何真子集都不能再标识,则称该属性组为(超级码)候选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