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以下代码片段:
String str1="hello"; String str2="he"+ new String("llo");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请问输出的结果是:
1)String类是final类,也即意味着String类不能被继承,并且它的成员方法都默认为final方法。在Java中,被final修饰的类是不允许被继承的,并且该类中的成员方法都默认为final方法。
2)String类底层是char数组来保存字符串的。
对String对象的任何改变都不影响到原对象,相关的任何change操作都会生成新的对象
字符串常量池
在class文件中有一部分来存储编译期间生成的字面常量以及符号引用,这部分叫做class文件常量池,在运行期间对应着方法区的运行时常量池。
JVM为了减少字符串对象的重复创建,其维护了一个特殊的内存,这段内存被成为字符串常量池或者字符串字面量池
工作原理
当代码中出现字面量形式创建字符串对象时,JVM首先会对这个字面量进行检查,如果字符串常量池中存在相同内容的字符串对象的引用,则将这个引用返回,否则新的字符串对象被创建,然后将这个引用放入字符串常量池,并返回该引用。
实现前提
字符串常量池实现的前提条件就是Java中String对象是不可变的,这样可以安全保证多个变量共享同一个对象。如果Java中的String对象可变的话,一个引用操作改变了对象的值,那么其他的变量也会受到影响,显然这样是不合理的。
String str1 = "hello";
这里的str1指的是方法区中的字符串常量池中的“hello”,编译时期就知道的;
String str2 = "he" + new String("llo");
这里的str2必须在运行时才知道str2是什么,所以它是指向的是堆里定义的字符串“hello”,所以这两个引用是不一样的。
如果用str1.equal(str2),那么返回的是true;因为String类重写了equals()方法。
编译器没那么智能,它不知道"he" + new String("llo")的内容是什么,所以才不敢贸然把"hello"这个对象的引用赋给str2.
如果语句改为:"he"+"llo"这样就是true了。
new String("zz")实际上创建了2个String对象,就是使用“zz”通过双引号创建的(在字符串常量池),另一个是通过new创建的(在堆里)。只不过他们的创建的时期不同,一个是编译期,一个是运行期。
String s = "a"+"b"+"c";
语句中,“a”,"b", "c"都是常量,编译时就直接存储他们的字面值,而不是他们的引用,在编译时就直接将它们连接的结果提取出来变成"abc"了。
String str1="hello"; String str2="he"+ new String("llo"); String str3="hello"; String str4=new String("Hello"); String str5="hel"+"lo"; System.out.println(str1==str2); System.out.println(str1==str3); System.out.println(str1==str4); System.out.println(str1==str5);
false true false true
String base="hello"; String str1="he"; String str2="llo"; String str3=str1+str2; String str4="he"+"llo"; String str5="he"+new String("llo"); System.out.println(base==str3); // false:用变量名相加会创建对象来接收 System.out.println(base==str4); // true:用“”相加编译器会做优化,不会创建新的对象 System.out.println(base==str5); // false:会创建新的对象来接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