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外资投行接连暴雷,高盛、瑞信、花旗、摩根等等裁员消息接连传来,弄得人心惶惶。
有学员和我说,最近明明是求职高峰,但是接收到的都是不太好的消息,招聘收缩、冻结、工作机会被取消等等,以及现在外资投行的大批裁员。
金融会不会像互联网一样来一波裁员潮,外资投行已经进入了裁员潮,国内券商是不是就不远了。
是的,外资投行的裁员信息,让很多学生对于金融就业市场的担忧,国内券商会不会像外资投行一样陷入裁员潮?
今天就具体看看外资投行与国内券商的情况。
一、华尔街已陷入裁员潮
今年以来,由于欧美面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新冠疫情以及俄乌战争等多重不利因素打击,高盛集团、瑞信等金融机构业绩出现反转,下滑明显。
说白了,就是全球经济都不咋地。
华尔街2021年的高景气未能在2022年延续,目前已经进入一个需要勒紧裤腰带的阶段。在高通胀和经济衰退的阴霾下,华尔街大行普遍业绩下滑,多项业务遭到冲击。
发行业务降温,投行业务成重灾区,直接导致金融机构收入锐减。高盛集团只是今年冻结招聘和裁员的众多华尔街公司之一。
今年以来,各大外资投行裁员的“风声”从未停歇。
高盛首席财务官Denis Coleman在7月18日在电话会上宣布,将推行裁员制度,采取末尾淘汰制,裁剪业绩最差的5%员工,空缺岗位也会放缓招聘速度。
另一大行摩根大通也不例外。据外媒报道,摩根大通在6月宣布开始资遣散不动产抵押贷款部门的员工,预计受影响的员工近1000名。
此外,瑞信也被曝正在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裁员。
投行裁员的背后反映出市场对经济衰退前景的担忧。
高盛集团最新员工人数达到47000人,裁员比例可能为1%,那大概要裁减约500名员工。
此次被裁员工除了初级员工外,也有董事总经理级别的人员,后者在高盛的年收入近千万港元。
高盛集团此前就曾表示,一系列不利因素正对资产价格、市场活动和信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经济前景逐渐恶化,它可能不得不削减开支。
如高盛集团在二季度实现营收118.6亿美元,同比下降22.9%;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54.9亿美元骤减至29.3亿美元,同比下降46.65%,净利润的下降幅度远高于营收;摊薄后每股收益7.73美元,同比下降48.5%。
有学员和我说,最近明明是求职高峰,但是接收到的都是不太好的消息,招聘收缩、冻结、工作机会被取消等等,以及现在外资投行的大批裁员。
金融会不会像互联网一样来一波裁员潮,外资投行已经进入了裁员潮,国内券商是不是就不远了。
是的,外资投行的裁员信息,让很多学生对于金融就业市场的担忧,国内券商会不会像外资投行一样陷入裁员潮?
今天就具体看看外资投行与国内券商的情况。
一、华尔街已陷入裁员潮
今年以来,由于欧美面临通货膨胀、利率上升、新冠疫情以及俄乌战争等多重不利因素打击,高盛集团、瑞信等金融机构业绩出现反转,下滑明显。
说白了,就是全球经济都不咋地。
华尔街2021年的高景气未能在2022年延续,目前已经进入一个需要勒紧裤腰带的阶段。在高通胀和经济衰退的阴霾下,华尔街大行普遍业绩下滑,多项业务遭到冲击。
发行业务降温,投行业务成重灾区,直接导致金融机构收入锐减。高盛集团只是今年冻结招聘和裁员的众多华尔街公司之一。
今年以来,各大外资投行裁员的“风声”从未停歇。
高盛首席财务官Denis Coleman在7月18日在电话会上宣布,将推行裁员制度,采取末尾淘汰制,裁剪业绩最差的5%员工,空缺岗位也会放缓招聘速度。
另一大行摩根大通也不例外。据外媒报道,摩根大通在6月宣布开始资遣散不动产抵押贷款部门的员工,预计受影响的员工近1000名。
此外,瑞信也被曝正在考虑在全球范围内进行新一轮裁员。
投行裁员的背后反映出市场对经济衰退前景的担忧。
高盛集团最新员工人数达到47000人,裁员比例可能为1%,那大概要裁减约500名员工。
此次被裁员工除了初级员工外,也有董事总经理级别的人员,后者在高盛的年收入近千万港元。
高盛集团此前就曾表示,一系列不利因素正对资产价格、市场活动和信心产生重大负面影响,经济前景逐渐恶化,它可能不得不削减开支。
如高盛集团在二季度实现营收118.6亿美元,同比下降22.9%;净利润从去年同期的54.9亿美元骤减至29.3亿美元,同比下降46.65%,净利润的下降幅度远高于营收;摊薄后每股收益7.73美元,同比下降48.5%。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