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测开日常实习(一面)OC

时间跨度:
3.2 号投递简历
3.3 收到面试邀约 约3.4 拒了换时间
3.6 一面

一面(45min)
面试官介绍团队具体业务

---------------------------------------------
正式开始面试
1. 自我介绍
2. 3个项目,先介绍下第一个
3. ROS的通信方式知道有哪些?类似于共享内存这种?(话题通信、服务器通信...DDS)
4. DDS你用的是哪种DDS?(我说的是ROS组网,面试官想了解的是Fast DDS这种)
5. RAG方面你是怎么构建的?有一个流程吗,基本原理说一下(怎么来的,介绍RAG具体流程,最后效果)
6. 在实际应用的时候,通过RAG效果不好的话会怎么做?如何优化?(数据集处理,检索排序,query改写)
7. 第一个项目获奖了,那你觉得值得改进的地方是哪里?(硬件设备的问题导致于模型推理速度太慢)
8. 停顿中……
---------------------------------------------
9. 第二个项目介绍一下
10. 能具体介绍下文本切分方式的一些基本原理吗?
11. 你得这个准确率指标是怎么来的?(几个准确率、召回率等)
12. 那是主观评价还是用一些量化指标去做?(主观评价)
---------------------------------------------
13. 第三个项目没细问
14. 大模型本地训练是在哪里?训练框架用什么的?
15. 大模型相关的框架有了解过吗?(答langchain,RAG用的)
---------------------------------------------
手撕代码
205. 同构字符串 - 力扣(LeetCode)
---------------------------------------------
面试官细心说明:不要切出页面,不要使用AI助手,可以拿纸张进行计算
面试官真的好好

10分钟不到发二面邀请了
全部评论
你这个面的是测开还是AI哦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06 18:52 四川
佬,求二面面经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4-09 08:53 重庆
小米✌🏻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30 17:01 上海
我嘞个豆,这问题给我我直接挂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16 11:30 河北
是25实习还是26实习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03-06 18:54 陕西

相关推荐

03-24 13:07
门头沟学院 Java
回想起,去年六月时还在前端后端选择时。当时看着牛客上各种大佬oc,就开始了解就业信息。真是越来越焦虑,于是就开始猛学Java(学习Java准确来说应该是从去年六月前的寒假开始,当时入坑韩顺平的Java,不过因为没有了解到就业的压力,于是就随便学学,不了了之了) 正式学习Java,应该从六月开始一直学到九月份开学,期间猛学了spring三件套,mysql,redis,juc jvm。于是就开始尝试投小厂,但是发现小厂根本不回消息,于是尝试了一下小米,投了两个岗位,一志愿:后端开发,二志愿:测试开发。不用多想,一志愿没多久就流程中止了。然后就死心了,继续学习Java,后来一通从北京打来的电话惊醒了在自习室kuku学黑马的我,你好,您下午两点有空面试么?我很懵,不过还是接受了面试。后来才知道是被测开捞了,然后一二面速通,我就去北京实习了。感谢一面姐姐,还有二面哥哥(也就是后来我的mentor) 不杀之恩。后来不顾一切从学校跑去北京实习(当时真是刘姥姥进了大观园,特别激动),但是很快熟悉了高级写字楼和食堂的饭菜之后,新鲜感也慢慢消失。接着而来的就是,开始思考这份实习内容是否是自己真正想干的呢?或者这份实习对自己有没有帮助。工作内容主要是写英语写用例,用英语开评审会。用英语我是真的不行啊。记得当时第一次用蹩脚英语开会,真是太搞了,好不容易开完会,感觉没人能听懂。第二次开会,mentor鼓励我把声音说大点,我就硬着头皮说,巴拉巴拉完了,mentor说这次比上次好了,但是我怀疑🤨印度那群哥们没人听的懂。真被打击了,后来再加上印度老哥英语我真听不懂。于是开始陷入自我怀疑之中,再加上是从学校偷跑的,后来学校也一堆事情(当时心理素质不行,怕学校),每天压力真的爆大,组内同事都是很好,让我慢慢适应,说一开始都是这样的(组里加上我总六个人,三男三女)我三个男的,干饭三剑客,mentor还请我smoke,喝奶茶。现在想想mentor是真不错,典型的钻石王老五,脾气又好长的又白。不过后来我还是走了(当时我问我爸他也说让我坚持坚持,但是这和土木金句不是一样么?这点苦都吃不了,干别的肯定也不行。)我也不知道当时的决定对不对。后来回到学校,就开始思考,我到底要走那条路,后端的卷度见识到了,在加上好的测开岗位都是后端转的,后来我考虑还是all in前端吧。第二次踏上去北京的路上,就是去某公司的前端岗位。我也不知道前路是怎样的。但是我才20岁,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我也不知道该怎么选。可能等到我三十岁再来看20岁的我写下的长篇大论,那时的我可能会忍不住的哈哈大笑,觉得当时的我太好笑了,太幼稚了。 记得高中看路遥的《人生》时,人生的道路虽然漫长,但紧要处常常只有几步,特别是当人年轻的时候。高加林也在选择,算了,实在不行,我也和他一样回农村了 。 后记:当时进组也让我选,让我从两组里选一个。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5
13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