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航二面-线下

家人们谁懂啊,为什么数据分析要手写代码

信息技术岗位分软件和硬件两套卷子,除去产品经理那套。大部分都是这两种
很不幸,数据分析要做软件的卷子
好多408题目,大题还要手写代码。
唯一做的顺畅的是行测和数据库


面试体验很不错,聊得很happy,还问我你以后的职业发展道路要选项目管理还是数据挖掘。
然后我就问面试官数据挖掘有什么要求嘛?
面试官:可能需要一点技术要求,你会Java还是Python
我:Python可以不,Java本科学的忘光了。
面试官:你说说Python的优点。
我:比较容易上手,好用,库多。
前面主要是自我介绍+还问了一些项目,让我谈一个项目,并且从中学到了什么,balabala围绕这个项目谈了5分钟左右。

预计两周后出结果
写面经,攒人品,攒人品!

#24秋招##厦门航空##厦航#
全部评论
请问最近还有别的岗位面试吗?您一面和投简历分别是什么时候啊是不是都是技术岗啊?另外您是在哪儿投的简历,是应届生那里么?看官网人才招聘界面那里好像没有校招岗位。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15 15:17 江西
今天收到offer了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28 20:23 湖北
为什么我的体验很差 项目都不带问的 就问了下项目来源 两个技术问题 第二个不会 就没问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15 12:38 福建
你有来厦门面试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15 13:09 福建
信息技术下也有产品经理岗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19 16:39 北京
目前是只有线下面吗,外地的直接哭了,搜了很久也没看到厦航的校招行程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20 18:20 黑龙江
大佬 请问请问二面要带什么材料吗 ?我之前没面过,然后和我说要我带黑色签字笔,2b笔,橡皮,一寸照片和报名表,还有个人简历,各种复印件,这到底是一面还是二面啊,我一脸懵逼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21 11:01 上海
是啥岗位啊?还要线下笔试??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21 15:04 福建
请问是参加学校宣讲会直接面试吗,还是工作人员通知你面试你才去的,我错过了厦航的宣讲会感觉有点慌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22 14:21 福建
你的出结果了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09-25 19:46 福建
大佬 想问问是信息技术类的复试都是笔试+面试吗?产品经理是单独的笔试题么 考不考代码?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10 14:15 湖南
二面的笔试大概是什么难度呀?主要是考些什么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11 15:54 澳大利亚
想问一下线下面的时候大家穿正装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3-10-18 17:01 福建
什么是408的题目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1-09 10:56 福建
运维和信息安全也要考408 和代码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4-13 10:33 河南
请问笔试题型是什么呀 全是选择题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4-27 00:18 安徽
请问硬件岗考什么啊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4-09-10 00:04 江西

相关推荐

01-26 21:43
已编辑
门头沟学院 Java
华为 通用软开 13a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注:秋招以来躺平太久,留点碎碎念记录自己的想法,在春招之前调整自己的心态~————————————————————————————————1.吸收秋招教训,做好风险管理    就秋招结果而言,实在是太过惨淡。起大早赶晚集,中间的碌碌无为和仰卧起坐导致在信息搜集和投递策略方面确实欠佳。即便是官网投递了百来个岗位,有效反馈确实不多,并且存在重要信息的错漏,自身机会也受限。本身投递集中在金融机构的研究岗、互联网的产品经理及数分和银行等领域,结合自身背景和24届的情况按这个思路本身没错,但是由于给自己太多地域限制和高期望值让自己带上了枷锁,少了较多的机会。回过头来看,其实地域不是自己最在意的因素,毕竟再偏僻的地方水电暖供上自己也能忍。同时特定非一线竞争可能远比一线大,说的就是你成都😡,刷过不少bg不错的博主在成都基本相比一线降档太多,毕竟就业市场供需失衡严重和城市经济结构使然。再者是成本限制和性格缺陷吧,自身进入许多笔试后仍然浪费了较多资源在自己不会甘心去的岗位上,消磨了自身精力,增加了后续求职的挫败感。一个直观的秋招启示就是,春招不能all in非一线,一线仍然是做题家机会最大的保障,族望留原籍,家贫走他乡,本身一无所有,就要给自己拼的理由。2.认清经济形势,做好预期管理    自相当火热的移动互联网时代和高举GDP增速大旗的阶段已经相去甚远,再叠加近几年的口罩事件,经济形势不是值得过于乐观的事情已是共识。但似乎这类共识也会因个人体感而方差巨大,毕竟推荐算法里的各类富丽堂皇并不少见,娱乐至死仿佛还能形容。但对于形势变化有直观感受的外卖员、快递员、网约车司机和应届大学生,我本身或是与这类群体交流时都更能感受是大家的叹息。以京东快递员的薪酬而言,过去0-3kg2.5元一单到现在0-5kg一单且取消底薪、多单同地址不再计算额外单数、团建福利减少等等,都让这类体力劳动者苦不堪言又无能为力,毕竟形势太难。此外我与其他群体交流时亦有同感。作为应届生来说,抛开媒体平台渲染焦虑的“每年都是就业最难的一年”,最直观的是各类求职经验贴的迅速“过期”,尤其是最近两三年每年甚至更细的时间周期上的入职BG很可能将不再有参考意义,更不必说按往年时间线招聘的公司直接不开招聘了。学历贬值速度的加快,也在考研人数下降而考公人数新高上反映,同岗位不同学历竞争加剧是明显趋势,周围例子不少博士和硕士竞争同岗的,需要增加危机感。以及善用年龄优势,某些互联网厂会针对本科开放岗位,虽卷却也是保护了一批潜力股,而且大多数专业本身不具备通过读研来提升就业能力的作用。调整就业预期的思路还是先就业再择业,先活下去,后面再说赚钱和发展。期间焦虑时刷到不少92学历毕业失业躺平失败出了烂牌的视频或帖子,人生的容错率确实没那么小,工作也不再是为了同学亲戚眼光中的地位和面子,毕竟工资是能支撑自己嘴里吃下那口饭的底气,不是别人的眼光。被焦虑裹挟的我们太容易被幸存者偏差的网络平台影响,20w/年在一线活不了、30w都是白菜价什么的还是太过扯淡了,估计是脑子长在阑尾说出来的,实际感受是适当较低物欲即使每个月做个万元户也有体面的生活。3.见好就收,不要总想全局最优    天予不取,反受其咎;时至不行,反受其秧。做题家们一直以来的优绩主义似乎总是在教导大家用已有的资源去最大化配置收益,没有让大家学会接纳“适当浪费”和饱和式冗余式胜任。从刚进入大学时新生总在谈的“我的分数本可以上xx大学不过没报好才来这里..”云云到离开学校时“我本可以拿到xx公司offer”的遗憾,我想知足常乐可能真是这个时代钻石一样稀有的品质了。以我为例,秋招时拒绝了写在offer里还不错的年包的互联网offer而要去赌后续流程还早的银行管培,即便是HR打电话耐心劝告却没回心转意,等到后面落入被激烈的银行竞争挤出的鱼与熊掌皆失的尴尬地步。机会来临时,要坚定的抓住一直不放手还是挺难的,毕竟大家都想高攀而不是下沉,但offer是有保质期的,你也是,不如做好欲望管理也及时减少焦虑。4.一些随想观察    除了就业这条对做题家来说变现性价比最高的大路,通过互联网的冲浪也看了看其他少数人走过的小径。一个是就业地点的多元,香港、出海、外派、西藏和新疆等等似乎都有不错的收益,但也可见的在下滑,并且相应限制和竞争同存,语言这关貌似对自己有些难度,以及未曾经历的工作和生活模式是否有勇气去尝试。另外是风险和收益并存的创业,受一些资讯的影响,似乎对产生较高现金周转率的实业创业如餐饮民宿等有些兴趣,尽管很可能是从外行的一页障目...不过这也不是应届生这类没有生活经验和风险承担能力该参与的,只是在以后的发展中埋下了种子。再者是所谓的副业,自媒体和网文作者似乎是互联网上鼓吹盛行的副业,因门槛较低和有手就行的幻觉导致成为了卖课割韭菜的风气,口碑九转回肠。不过似乎在互联网时代,内容创作类发声貌似是给自己创造影响力和增加睡后收入的可行路径。不是说人人都适合,只是应该找到自己适合的发展路径并为之坚持,走自己的路。——————————————————————一点想法,不一定对。祝大家都有心仪的工作和生活,平安顺遂!以上。#牛客创作赏金赛##牛客激励计划#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2
26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