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里我们需要定义一个函数来在两个有序数组中找到第K个元素,下面重点来看如何实现找到第K个元素。首先,为了避免产生新的数组从而增加时间复杂度,我们使用两个变量i和j分别来标记数组nums1和nums2的起始位置。然后来处理一些边界问题,比如当某一个数组的起始位置大于等于其数组长度时,说明其所有数字均已经被淘汰了,相当于一个空数组了,那么实际上就变成了在另一个数组中找数字,直接就可以找出来了。还有就是如果K=1的话,那么我们只要比较nums1和nums2的起始位置i和j上的数字就可以了。难点就在于一般的情况怎么处理?因为我们需要在两个有序数组中找到第K个元素,为了加快搜索的速度,我们要使用二分法,对K二分,意思是我们需要分别在nums1和nums2中查找第K/2个元素,注意这里由于两个数组的长度不定,所以有可能某个数组没有第K/2个数字,所以我们需要先检查一下,数组中到底存不存在第K/2个数字,如果存在就取出来,否则就赋值上一个整型最大值。如果某个数组没有第K/2个数字,那么我们就淘汰另一个数字的前K/2个数字即可。有没有可能两个数组都不存在第K/2个数字呢,这道题里是不可能的,因为我们的K不是任意给的,而是给的m+n的中间值,所以必定至少会有一个数组是存在第K/2个数字的。最后就是二分法的核心啦,比较这两个数组的第K/2小的数字midVal1和midVal2的大小,如果第一个数组的第K/2个数字小的话,那么说明我们要找的数字肯定不在nums1中的前K/2个数字,所以我们可以将其淘汰,将nums1的起始位置向后移动K/2个,并且此时的K也自减去K/2,调用递归。反之,我们淘汰nums2中的前K/2个数字,并将nums2的起始位置向后移动K/2个,并且此时的K也自减去K/2,调用递归即可。
点赞

相关推荐

hanliu:1. 排版与格式问题字体与对齐问题:标题和内容的字体大小差异不够明显,无法迅速吸引目光。某些文字看起来有些拥挤(比如校园经历中的“班委成员”部分)。2. 内容逻辑性模块顺序问题:实习经历放在较靠后的位置,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对应聘来说更重要,建议提前突出。细节表述不够突出:比如教育背景部分的专业课程仅仅列出名字,没有说明自己在这些课程中表现如何或者掌握了什么技能,缺乏量化描述。多余内容:例如“班委成员”和“宣传委员”这类校园经历,叙述过于普通,缺乏和岗位相关的实质性贡献。,建议简写。3. 措辞专业性表达不够精准:例如“协助班长与团支书更好地为同学服务”显得较为笼统,没有实际成果的体现。用词重复:如“学习了焊接”“学习了光检”等重复词语较多,缺乏丰富的动词来展示个人能力(如“负责”“优化”“改进”等)。技能展示不足:虽然列出了UG和CAD证书,但没有明确提到这些技能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4. 技能匹配度技能深度不足:虽然列出了掌握的软件和技术,但没有描述技能水平(如“熟练掌握”“精通”),也没有具体案例支持这些技能。缺乏岗位导向性:比如针对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实习经历提到了“E6尾灯项目”,但没有详细说明自己在其中的技术贡献,可能会显得经验描述泛泛而谈。5. 自我评价问题表达空泛:如“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强”之类的描述太常见,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特点。缺乏成果支持:自我评价中的能力没有用具体项目、经历或成就来验证,可信度较弱。 兄弟加油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