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2: 我们都知道Redis里的跳表是一种平衡树的不错的替代数据结构,你可以讲一下跳表的结构,然后大概讲一下level中的前进指针的跨度是怎样生成的吧? A: 跳表是使用类似于双向链表的结构,可以通过多个zskipListNode直接组成,也可以添加zSkipList表头后形成。首先就是同样的`header`、 `Tail`头尾指针(其中header指向的是一个表头),然后不一样的地方在于增加了`level`、`length`两个属性,一个是结点的个数,另外一个是最高的层数。然后结点的结构呢,也有几个属性(`score, object, level[], backward`)其中level数组中是不同级别,不同级别中分别对应不同的前进指针和跨度。 这里说的跨度就是前进指针的移动距离,它的生成规则也比较简单,假设最开始的时候,跳表是空的,这个时候新添加一个跳表节点,首先会随机生成一个1~32之间的数作为这个节点的层高度,然后从表头出发,用前进指针指向表尾,期间经过的节点进行连接,比如说有两个节点,都有L5,但是中间隔了两个点(高度均小于5),那么遍历后的结果就是第一个节点的第5层的前进指针的跨度是2.。跨度除了用来进行遍历,还可以用来**计算目标结点的排位**
点赞 评论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