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进大厂吗?5年一个坎
这周一个学弟来找我聊,秋招没有搞定大厂offer,春招也够呛,但是还是未来想去大厂。大厂的薪资和背书肯定不错,但是大厂不见得适合每个人,因为5年一个坎。
25岁第0坎
经过多轮实习和多轮厮杀,自己终于拿到大厂offer并入职。即使自己实习过,也不免对大厂期待满满,更快学到东西,更多做出成绩,最终更快的升职加薪。总之,这个时候的自己往往信心满满,一副治国平天下的志向和勇气。
30岁第1坎
经过5年左右的打拼,自己越来越清楚自己的优势和不足,未来的规划越来越清楚:要么专家路线,成为部门,公司甚至行业的专家;要么管理,更大的团队,更多的业绩,更多的责任。下面从公司内外部找机会来支持自己的职业目标。
35岁第2坎
经过职场10年,自己或者是某个领域的公司或者行业专家,或者负责某块业务或者团队。如果没有在30岁想清楚自己的目标并利用周围环境去实现,35岁的危机就出现了。因为我们过去10年积累的能力和经验不足以支撑我们的不可替代性。
40岁第3坎
行业和业务随着外部环境在不断变化,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在迭代的同时能否保持领先,无论是业务上还是管理上,否则我们自己的可替代性提升,性价比降低,这也可以解释为啥快40岁的同学如果还在一线做所谓的基础岗位,往往容易被优化。
当然,大厂的发展往往是螺旋式上升,也有不少同学可以随时离开创业。创业的风险高,但是往往收益和风险并存。如果我们从一开始加入大厂就是创业心态,把自己看作是个合伙人而不是打工者,那么不管是发展还是未来路都不会越来越差。
找个工作不难,难的是找个满意的工作。 合适的机会到底在哪里?简历怎么准备才能争取面试机会?面试怎么准备才能进入下一轮?有了offer后到底怎么破除纠结?等等。 最近和学弟学妹聊,听说不少同学因为毕业求职压力大,甚至焦虑EMO。作为学长的我,想分享些求职和职场的干货,帮助大家毕业求职不EMO。