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试八股系列(更新中)

1、TCP?如何实现可靠传输的?

  • 三次握手建立连接:在传输数据之前,TCP使用三次握手(SYN, SYN-ACK, ACK)过程建立一个可靠的连接。这个过程确保了双方都准备好接收和发送数据。
  • 序列号和确认应答:TCP为每个发送的数据包分配一个序列号,并要求接收方对数据进行确认应答(ACK)。接收方通过发送确认应答,告诉发送方哪些数据已经被成功接收。如果发送方在一定时间内没有收到确认应答,它会重新发送数据。
  • 数据校验和:TCP头部包含一个校验和字段,用于检查数据在传输过程中是否出现错误。如果接收到的数据包校验和不正确,TCP将丢弃该数据包并等待重传。
  • 流量控制:TCP使用滑动窗口机制进行流量控制,确保发送方不会因为发送数据过快而淹没接收方。窗口大小可以动态调整,以匹配接收方的处理能力。
  • 拥塞控制:TCP还实现了几种拥塞控制算法(如慢启动、拥塞避免、快速重传和快速恢复),以避免网络拥塞。这些算法通过动态调整数据的发送速率来响应网络条件的变化。
  • 有序数据传输:TCP保证数据按照发送顺序到达接收方。如果数据包到达顺序不正确,TCP会重新排序,确保应用层接收到有序的数据流。
  • 连接终止:TCP使用四次挥手过程来终止一个连接。这个过程确保了双方都完成了数据的发送和接收。

2、 HTTPS加密

HTTPS加密是通过SSL(安全套接层)或TLS(传输层安全)协议来实现的,这两种协议为网站的安全通信提供了加密和身份验证。整个过程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1. 握手阶段

  • 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握手请求:这个请求包括客户端支持的加密方法(密码套件)、一个客户端生成的随机数(Client Random),以及其他会话参数。
  • 服务器响应:服务器选择一个客户端也支持的加密方法,并发送给客户端。同时,服务器也会发送一个服务器生成的随机数(Server Random)和服务器的证书(包含公钥)。
  • 验证服务器证书:客户端验证服务器的证书(通常是通过证书颁发机构CA)。这一步是为了确认服务器的身份,防止中间人攻击。
  • 预主密钥生成:客户端生成一个预主密钥(Pre-Master Secret),并使用服务器的公钥加密这个预主密钥,然后发送给服务器。只有拥有对应私钥的服务器才能解密获得预主密钥。
  • 会话密钥生成:客户端和服务器分别使用Client Random、Server Random和Pre-Master Secret,通过特定的算法生成会话密钥(Session Keys),这些密钥将用于后续的通信加密。

2. 加密通信

  • 一旦握手完成,客户端和服务器就会使用会话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和解密。这确保了数据的机密性和完整性。加密过程如下:
  • 客户端加密:客户端使用会话密钥对数据进行加密,然后将加密的数据发送给服务器。
  • 服务器解密:服务器接收到加密的数据后,使用会话密钥对数据进行解密,获取原始数据。
  • 服务器响应加密:服务器将响应数据加密后发送给客户端。
  • 客户端解密:客户端使用会话密钥解密服务器的响应,获取数据。

3. 结束会话

  • 当通信结束时,客户端和服务器会发送消息来关闭安全连接,并丢弃会话密钥,确保会话结束后数据不会被解密。

3、 TCP窗口控制

TCP窗口控制是一种关键的流量控制机制,用于确保网络中的数据传输既高效又可靠。它主要通过调整发送方的发送窗口大小来实现,以此来控制发送方的数据发送速率,防止接收方的缓冲区溢出,并确保网络不会因为过载而导致拥塞。下面是窗口控制的详细分析:

1. 发送窗口和接收窗口

  • 发送窗口:发送方根据接收方的能力和网络条件动态调整的发送数据的最大量。发送窗口的大小决定了发送方可以发送但未被确认的数据量。
  • 接收窗口:接收方告知发送方它的缓冲区还能接收多少数据,这个值通过TCP报文段的窗口字段告知发送方。

2. 窗口大小的调整

  • 窗口的大小是动态调整的,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因素:
  • 接收方的缓冲区大小:接收方根据自己的处理能力和缓冲区的剩余空间,动态调整接收窗口的大小,并通过确认报文(ACK)告知发送方。
  • 网络拥塞情况:发送方还需要根据网络的拥塞情况来调整发送窗口的大小,以避免因为网络拥塞导致的数据丢失和重传。

3. 流量控制的实现

  • 当接收方处理数据的速度低于发送方发送数据的速度时,接收方的缓冲区可能会被填满。为了防止缓冲区溢出,接收方会通过减小TCP报文段中的窗口字段值来减小发送方的发送窗口,从而降低发送方的发送速率。
  • 当接收方的缓冲区有足够的空间时,它会增加窗口字段的值,允许发送方增加发送速率。

4. 零窗口问题

  • 如果接收方的缓冲区被完全填满,它会通知发送方窗口大小为零,这会导致发送方停止发送数据。
  •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TCP实现了零窗口探测机制。当发送方收到零窗口通知时,它会定期发送一个特殊的TCP报文段(零窗口探测报文)给接收方,以探测接收方窗口是否已经有可用空间。

4、三次握手、四次挥手

三次握手

  • 1)第一次握手:建立连接时,客户端向服务器发送SYN包(seq=x),请求建立连接,等待确认
  • 2)第二次握手:服务端收到客户端的SYN包,回一个ACK包(ACK=x+1)确认收到,同时发送一个SYN包(seq=y)给客户端
  • 3)第三次握手:客户端收到SYN+ACK包,再回一个ACK包(ACK=y+1)告诉服务端已经收到
  • 4)三次握手完成,成功建立连接,开始传输数据

四次挥手

  • 1)客户端发送FIN包(FIN=1)给服务端,告诉它自己的数据已经发送完毕,请求终止连接,此时客户端不发送数据,但还能接收数据
  • 2)服务端收到FIN包,回一个ACK包给客户端告诉它已经收到包了,此时还没有断开socket连接,而是等待剩下的数据传输完毕
  • 3)服务端等待数据传输完毕后,向客户端发送FIN包,表明可以断开连接
  • 4)客户端收到后,回一个ACK包表明确认收到,等待一段时间,确保服务端不再有数据发过来,然后彻底断开连接

5、进程和线程(常考)

1. 定义

  •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是一个正在执行的程序的实例。每个进程都有自己的地址空间、数据栈和其他辅助数据。
  • 线程:是进程中的一个执行单元,是程序执行的最小单位。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这些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2. 资源分配

  • 进程:每个进程都有独立的内存空间和资源,进程之间的通信相对复杂,通常需要使用进程间通信(IPC)机制,如管道、消息队列等。
  • 线程:同一进程中的线程共享进程的内存和资源,因此线程间的通信相对简单,可以直接访问共享数据。

3. 创建和销毁

  • 进程:创建和销毁进程的开销较大,因为需要分配和回收独立的资源。
  • 线程:创建和销毁线程的开销较小,因为线程共享进程的资源。

4. 调度

  • 进程:进程的调度相对复杂,操作系统需要管理多个进程的状态和资源。
  • 线程:线程的调度相对简单,线程的切换速度比进程快。

5. 可靠性

  • 进程:由于进程之间相互独立,一个进程的崩溃不会影响其他进程。
  • 线程:同一进程中的线程相互依赖,一个线程的崩溃可能导致整个进程的崩溃。

6. 使用场景

  • 进程:适合需要高隔离性和独立性的应用,如服务器应用。
  • 线程:适合需要高并发和共享资源的应用,如多线程下载、图形界面等。

6、说说什么是大端小端,如何判断大端小端?

  • 小端模式:低的有效字节存储在低的存储器地址。小端一般为主机字节序;常用的X86结构是小端模式。很多的ARM,DSP都为小端模式。
  • 大端模式:高的有效字节存储在低的存储器地址。大端为网络字节序;KEIL C51则为大端模式。
  • 有些ARM处理器还可以由硬件来选择是大端模式还是小端模式。
int fun1(){  
    union test{   
        char c;   
        int i; 
    };  
    test t; t.i = 1;  
    //如果是大端,则t.c为0x00,则t.c != 1,反之是小端  
    return (t.c == 1);  
}

7、brk 和mmap 实现原理

(1)、brk 实现原理

brksbrk 系统调用用于调整进程的数据段(heap)的大小。它们通过改变进程的“程序断点”(program break)来实现内存分配和释放。

  • 程序断点:程序断点是进程地址空间中数据段的末尾。通过调整程序断点的位置,可以增加或减少数据段的大小。
  • brkbrk 系统调用直接设置程序断点的位置。
  • sbrksbrk 系统调用通过增加或减少程序断点的位置来调整数据段的大小。

实现原理

  1. 初始化:当进程启动时,操作系统会为其分配一个初始的堆空间,并设置初始的程序断点。
  2. 内存分配:当进程需要更多的堆内存时,可以调用 brk 或 sbrk 来增加程序断点的位置,从而扩大堆空间。
  3. 内存释放:当进程不再需要某些堆内存时,可以调用 brk 或 sbrk 来减少程序断点的位置,从而释放堆空间。

优缺点

  • 优点brk 和 sbrk 实现简单,适用于小规模的内存分配。
  • 缺点:堆空间必须是连续的,无法处理大规模的、非连续的内存分配需求。

(2)、mmap 实现原理

mmap 系统调用用于将文件或设备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或者直接分配匿名内存(不与文件关联)。

  • 文件映射:将文件的内容映射到进程的地址空间,使得文件内容可以像内存一样被访问。
  • 匿名映射:分配一块内存,不与任何文件关联,通常用于大规模的内存分配。

实现原理

  1. 文件映射:调用 mmap 时,操作系统会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找到一块合适的虚拟内存区域,并将该区域与文件的内容关联。访问该内存区域时,操作系统会将相应的文件内容加载到内存中。
  2. 匿名映射:调用 mmap 时,操作系统会在进程的地址空间中找到一块合适的虚拟内存区域,并分配实际的物理内存。该内存区域不与任何文件关联,可以用于大规模的内存分配。

优缺点

  • 优点mmap 支持大规模的、非连续的内存分配,适用于内存映射文件和共享内存。
  • 缺点:实现相对复杂,可能涉及页表管理和文件系统操作。

8、MySQL中,有一个超级大表,如何优化分页查询?

9、Innodb数据结构

1. B+树(B+ Tree)

B+树是 InnoDB 用于存储表和索引的主要数据结构。B+树是一种平衡树,具有以下特点:

  • 所有叶子节点在同一层:这保证了所有数据的访问路径长度相同,从而提高了查询效率。
  • 叶子节点存储实际数据:非叶子节点只存储键值和指向子节点的指针。
  • 顺序访问:叶子节点通过链表连接,支持顺序访问。

用途

  • 聚簇索引(Clustered Index):每个 InnoDB 表都有一个聚簇索引,表的数据存储在聚簇索引的叶子节点中。主键是聚簇索引的键。
  • 辅助索引(Secondary Index):辅助索引的叶子节点存储索引键和对应的主键值。通过辅助索引查找数据时,需要先通过辅助索引找到主键值,再通过聚簇索引找到实际数据。

2. 页(Page)和区(Extent)

InnoDB 将数据存储在页(Page)和区(Extent)中。

  • 页(Page):InnoDB 的基本存储单位,每页大小为 16KB。页用于存储表数据、索引、Undo 日志等。
  • 区(Extent):区是由连续的 64 个页组成的存储单元,每区大小为 1MB。InnoDB 以区为单位进行空间分配。

3. Redo 日志

Redo 日志用于记录事务的修改操作,以便在系统崩溃后进行恢复。Redo 日志是顺序写入的,具有以下特点:

  • 循环写入:Redo 日志文件是循环使用的,当写满时会从头开始覆盖旧的日志。
  • 日志缓冲区:事务的修改操作首先记录在内存中的日志缓冲区,然后周期性地刷新到磁盘上的 Redo 日志文件。

4. Undo 日志

Undo 日志用于支持事务的回滚和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Undo 日志记录了事务修改前的数据,以便在事务回滚时恢复数据。

  • 回滚段(Rollback Segment):Undo 日志存储在回滚段中,每个回滚段包含多个 Undo 日志页。
  • 多版本并发控制(MVCC):通过保存旧版本的数据,支持一致性读和快照隔离。

5. 自适应哈希索引(Adaptive Hash Index)

InnoDB 会自动监测 B+树索引的访问模式,并在热点数据上创建哈希索引,以提高查询性能。自适应哈希索引是动态创建和维护的,不需要用户干预。

6. 双写缓冲(Doublewrite Buffer)

双写缓冲用于防止部分页写入导致的数据损坏。写入数据页时,InnoDB 会先将页写入双写缓冲区,然后再写入实际的数据文件。这样可以确保即使在写入过程中发生崩溃,也能通过双写缓冲区恢复数据。

7. 插入缓冲(Insert Buffer)

插入缓冲用于优化辅助索引的插入操作。对于非唯一索引的插入操作,InnoDB 会先将其记录在插入缓冲区中,然后批量合并到辅助索引中,从而减少磁盘 I/O。

8. 锁(Locks)

InnoDB 支持多种锁机制来保证数据的一致性和并发性:

  • 行锁(Row Lock):InnoDB 主要使用行级锁来实现高并发性。
  • 间隙锁(Gap Lock):用于防止幻读,锁定一个范围内的所有可能插入的位置。
  • 意向锁(Intention Lock):用于表级锁和行级锁之间的协调。

10、设计线程池需要考虑什么

  • 线程数量:确定线程池中线程的数量,通常需要根据系统的硬件资源(如CPU核心数)和任务的性质来决定。
  • 任务队列:选择合适的任务队列类型(如有界队列或无界队列),以便有效管理待处理的任务。
  • 任务调度:设计任务的调度策略,包括任务的优先级、执行顺序等。
  • 线程生命周期管理:管理线程的创建、销毁和复用,避免频繁创建和销毁线程带来的性能损耗。
  • 异常处理:设计异常处理机制,确保线程在执行任务时出现异常时能够安全地处理。
  • 资源管理:合理管理线程池中的资源,避免资源泄漏和竞争。
  • 监控与统计:实现对线程池的监控和统计功能,以便及时发现和解决性能瓶颈。
  • 扩展性:设计时考虑到未来可能的扩展需求,确保线程池能够适应不同的负载情况。
  • 配置参数:提供灵活的配置选项,让用户能够根据具体需求调整线程池的行为。

11、如何在数组头部插入元素

  • 可以使用一个动态数组来存储数据,并维护一个指向“头部”的索引。当在头部插入元素时,你可以将头索引向前移动,并在新的头部位置插入元素。如果数组有足够的预留空间,这种方法可以较高效地工作。但是,这种方法需要手动管理数组的容量和头索引,以及可能的数组元素移动。
#include <iostream>
#include <vector>

class CircularArray {
public:
    CircularArray(int capacity) : capacity(capacity), head(0), size(0) {
        array.resize(capacity);
    }

    void insertAtFront(int value) {
        if (size >= capacity) {
            throw std::runtime_error("Array is full");
        }
        // 计算新的头部位置
        head = (head - 1 + capacity) % capacity;
        array[head] = value;
        ++size;
    }

    void display() const {
        for (int i = 0; i < size; ++i) {
            std::cout << array[(head + i) % capacity] << " ";
        }
        std::cout << std::endl;
    }

private:
    std::vector<int> array;
    int capacity;
    int head;
    int size;
};

int main() {
    CircularArray circularArray(5);
    circularArray.insertAtFront(1);
    circularArray.insertAtFront(2);
    circularArray.insertAtFront(3);

    circularArray.display(); // 应该输出: 3 2 1

    return 0;
}
/*
在插入第一个元素1时,我们需要理解head索引是如何计算的。初始时,head的值设定为0,表示数组的起始位置。当我们插入第一个元素时,按照循环数组的逻辑,我们希望1被插入到数组的“逻辑头部”,这意味着我们需要更新head的值,使其指向新的头部位置。

在插入操作中,head的更新公式为:

head = (head - 1 + capacity) % capacity;
这个公式确保了head的值在插入元素后仍然有效,并且能够正确地处理循环的情况。具体到插入第一个元素1的情况:

初始时,head = 0,capacity是数组的容量,假设为5。
插入第一个元素时,我们计算新的head值:head = (0 - 1 + 5) % 5 = 4。
因此,head更新为4,我们将元素1插入到数组的索引4的位置。
这个计算过程使得head始终指向数组中的“逻辑头部”,即使在物理上元素被插入到数组的末尾。通过这种方式,我们可以在数组的头部高效地插入新元素,同时保持数组其他元素的顺序不变。*/

12、拥塞控制

1、慢启动(Slow Start)

  • 目的:在连接开始时快速找到网络的带宽容量。
  • 机制:慢启动阶段,拥塞窗口(cwnd)从1个MSS(最大段大小)开始,每收到一个ACK,cwnd增加1个MSS。这意味着每个RTT(往返时间),cwnd翻倍,呈指数增长。
  • 阈值:当cwnd达到一个阈值(ssthresh)时,TCP转入拥塞避免阶段。

2、拥塞避免(Congestion Avoidance)

  • 目的:避免网络拥塞,通过控制数据的发送速率来维持网络的稳定性。
  • 机制:在这个阶段,每个RTT成功传输后,cwnd仅增加1个MSS的量,导致cwnd线性增长,而不是慢启动阶段的指数增长。
  • 条件:只要网络没有出现拥塞,就会继续保持这种增长模式。

3. 快速重传(Fast Retransmit)

  • 触发条件:当发送方收到三个重复的ACK时,它推断一个段已经丢失,并立即重传丢失的段,而不是等待重传计时器到期。
  • 目的:快速恢复丢失的数据包,减少等待时间。

4. 快速恢复(Fast Recovery)

  • 机制:在快速重传后,TCP进入快速恢复阶段。在这个阶段,TCP将ssthresh设置为当前cwnd的一半,并将cwnd设置为ssthresh加上3个MSS的大小,然后开始线性增长,直到收到新的ACK。
  • 结束条件:当收到新的ACK时,TCP退出快速恢复阶段,将cwnd设置为ssthresh的值,重新进入拥塞避免阶段。

13、分页机制

  • 内存碎片问题:在动态分配内存时,可能会出现外部碎片,即内存中存在许多小的空闲块,无法满足大块内存的请求。分页机制通过将内存划分为固定大小的页,避免了外部碎片的产生。
  • 虚拟内存的实现:分页机制使得虚拟内存的实现成为可能。程序可以使用比物理内存更大的地址空间,操作系统可以将不常用的页换出到磁盘,从而有效利用内存。
  • 简化内存管理:分页机制简化了内存分配和回收的过程。由于页的大小是固定的,内存管理变得更加高效和简单。
  • 提高内存利用率:通过将物理内存和虚拟内存结合,操作系统可以更灵活地管理内存,提高内存的利用率。
  • 保护和隔离:分页机制可以为每个进程提供独立的虚拟地址空间,增强了进程之间的隔离和安全性,防止一个进程访问另一个进程的内存。

14、线程什么时候回收,执行完任务怎么处理的。

线程回收

  • 执行完任务后:当线程完成其任务后,通常会进入一种“空闲”状态。此时,线程并不会立即被销毁,而是可以被复用。
  • 线程池管理:在使用线程池的情况下,线程在执行完任务后会被返回到线程池中,而不是被销毁。线程池会管理这些线程的生命周期,决定何时回收和复用它们。
  • 超时回收:如果线程在空闲状态下超过一定时间(例如,线程池的配置参数),线程池可能会选择回收这些空闲线程,以释放系统资源。
  • 手动回收:在某些情况下,开发者可以手动终止线程(例如,调用 interrupt() 方法),但这通常需要谨慎处理,以避免资源泄漏或不一致的状态。

执行完任务后的处理

  • 任务完成通知:线程在完成任务后,通常会通过回调、Future、CompletableFuture等机制通知主线程或其他线程任务已完成。
  • 结果处理:如果任务有返回值,线程可以将结果存储在共享数据结构中,供其他线程访问。
  • 异常处理:如果任务执行过程中发生异常,线程需要适当处理这些异常,可能会通过日志记录或抛出自定义异常来通知调用者。
  • 清理资源:在任务完成后,线程应当清理使用的资源(如关闭文件、释放网络连接等),以避免资源泄漏。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点赞 17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