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解 | #质数因子#

质数因子

https://www.nowcoder.com/practice/196534628ca6490ebce2e336b47b3607

# 需要证明:一个数至多只有一个大于其平方根的质因数
#设数a,其平方根b,若存在不等质因数c、d满足d>c>b,则有a = b^2 < c*d 
#而又因cd均为a的因数且互质,则a至少为cd的最小公倍数,即a >= c*d,矛盾
#故a的大于平方根b的质因数至多只有一个。容易证明,这种情况出现当且仅当a为质数,仅有一个质因数的情况。
# 故解法:先检测不高于平方根的质因数,检测到一个输出一次并直接除掉。若最后除尽a为1,说明质因数已全部取出;若a未除尽>2,说明a存在高于平方根的质因数,即a必为质数,此时质因子只有a自己,直接输出即可


import math
num = int(input())
for i in range(2, int(math.sqrt(num))+1):
    while num%i == 0:
        print(i, end=' ')
        num = num // i
if num > 2:
    print(num)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就前几天旅游的时候,打开抖音就经常刷到这类视频:以前是高学历学生、老师、主持人,现在做着团播、擦边主播的工作,以及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的“职业转型”故事——从铺天盖地的VLOG到所谓的“04年夜场工作日记”,这些内容在初中升学、高考放榜等关键时间节点持续发酵。可以说非常直接且精准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其对特殊行业逐渐脱敏。那我就想问了:某些传播公司、平台运营者甚至某些夜场的老板,你们究竟在传递怎样的价值观?点开那些视频,评论区里也是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种是​​经济下行论​​:“现在就业市场已经艰难到这种程度了吗?”​​一种是事实反驳派​​:这些创作者往往拥有名校背景,从事着...
牛客刘北:被环境教育的,为了能拿到足够的钱养活自己,不甘心也得甘心,现在的短视频传播的思想的确很扭曲,但是很明显,互联网玩上一年你就能全款提A6,但你全心全意不吃不喝工作一年未必能提A6,但是在高考中考出现这个的确很扭曲,在向大家传播“不上学,玩互联网也可以轻松年入百万”,不是人变了,是社会在变
预测一下26届秋招形势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07-01 13:37
门头沟学院 Java
steelhead:不是你的问题,这是社会的问题。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