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 - 2025留学生校招攻略
1、投递时间
留学生比起国内学生的优势在于,投递校招的时间范围很长。例如你是25年6月毕业(提交毕业的申请),那你可以参加24年的秋招,也可以参加25年春招,也可以参加25年的秋招,机会就多了很多。但是建议在24年(or 25年)的5-6月就准备起来,这个是提前批开始的时间。校招一开始就成功的几率不是很大(天选之子除外),所以战线一般会拉2-3个月之久,提前准备,会让你准备的更加充分。
2、教育背景差异
现在大厂都会比较喜欢有留学背景的学生(嗯,不一定是留学的大佬们真的有多牛,但是有各种政府的留学生招聘指标),当然了,如果你是985或者211本科 + 海外QS100的研究生,那你教育背景投递大厂基本都是有机会的。如果是QS100的本硕,其实也是差不多的。
当然这里肯定又是各种battle,水硕啥的。其实只要你的简历能通过,后续的面试就是各凭本事了。
3、倾向公司
像华为、腾讯、字节这种大厂,还是非常喜欢招聘有留学背景的(这里也包括港澳哈)。但是像海外业务是主营 or 主要收入来源的公司,例如多多的Temu,SHEIN,虾,富途,lazada,米哈游等,他们更倾向(70%,80%)招有留学背景的学生,所以对于这种公司,大家可以多多投递。
4、专业不匹配怎么办?
例如你本硕都是学Finance,Eco,或者你是学Education,甚至Law这种专业属性更强的专业,但是你毕业后,又不想干专业的工作,然后想在互联网里做。那这种情况可以有两种选择,一种就是做互联网业务中,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例如你学Finance,那可以在富途,微众银行,支付宝,度小满这种互联网金融中,做运营,或者产品;另外一种就是完全不做专业相关的工作,那可能会更加看重你的个人能力,过往经验,思维逻辑,像多多,携程,得物这种公司会有不少岗位招聘海外学历较好,但是专业不匹配的同学。(当然每家公司都会有
5、面试一般是什么流程?
基本上是2-3轮业务面试 + 1轮HR面试。业务面试基本上是peer + leader和你的+2(总监)。因为是校招,更多会从你的校园经历,毕业论文(大概30%),以及你的实习经历(50%),还有你的个人想法,解决问题的能力,未来展望(20%)等环节来对你进行考核。如果是非技术岗,一般还会有群面,群面的淘汰率很高,也许你不用做小组leader,但是能精准、快速、总结性地表达出你的结论和想法,是很重要的。
6、校招的薪酬
校招和社招比较不一样的点事情,校招不太有argue的余地,基本就是分为三挡,白菜(我就是-。-),SP和SSP,基本比例为:70%,20%,10%。这个更多是根据你的面试表现来进行区分是什么级别。
7、One more thing
好好调整简历,是第一步,教育背景+实习经历+可写的技能经验+社会实践活动or参与的比赛or你的paper或者成果,写这些就可以了。
另外就是对于你的经历的总结,有因有果,能讲的清楚逻辑,能讲的清楚细节,对经历有思考和总结。
对于自己的职业生涯,有初步的规划,长的清楚自己喜欢什么,想做什么,为什么想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