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牛客看到的有关就业的几个比较有争议的点
首先是我的背景,双非(成都理工),acm银,cpp选手。
在平时看牛客的时候总是看到一些观点,与我个人的实际经历有所冲突。这里写出几条,欢迎大家讨论。
首先是acm无用论,在各个文章的评论区都能见到,最近看到的是这个这里 。
就我个人的情况而言,一个银牌还是对我找工作起来比较大的帮助,虽然大厂的简历过不了,但是一些比较看重竞赛的厂还是有的,比如我秋招面的元戎,就是因为银牌进的面试,第一面就是做做算法题完事。
而且据我观察,大部分经常表示acm无用的人,可能自己本身就是金牌了,甚至是靠acm牌子才保的研。处于一种,“吃到了葡萄说不如不吃葡萄”的状态。
就我个人看法,对于双非弱校,如果学校没有办法为就业提供帮助,那么打个acm至少可以多一些加分项。当然了,有帮助,但是帮助不大了,不会想前几年那样,有个牌子就能拿遍大厂offer了,大家可以量力而行。
第二是有关cpp的内容,因为我个人平时就在知乎上写写cpp的文章,在一些cpp的群里面水水群,所以感觉目前牛客(包括但不限于)对cpp的态度和我本人有一点点的偏差。
其中最大的就是对于cpp语法的研究的,我看很多地方的评论都说“c++会点语法就赶紧做项目”之类的话。但是我觉得至少要搞懂一些std相关的知识吧。。。就,至少要知道cpp设计的逻辑,能知道如何让编译器知道更多的信息什么的。当然不是说项目不重要,而是缺少了基础知识的话,会阻碍未来的发展。
个人经历来看,我面试中,项目经历被提及的次数,没有问cpp本身的次数多。
第三是对于lab的观点,目前已经逐渐变成烂大街的东西了,但是我还是觉得,如果为了学习的话,还是要认真的做做,如果只是为了快速的找工作的话,建议入乡随俗,直接抄吧。。。现在lab已经不是简历上的加分项了,别人都在抄,自己却认认真真的在做,挺吃亏的。
我个人的经历就是,15445被问到的次数,没有我那个json解析器问的多(不过也合理,毕竟不是所有的公司都是基架,都要DB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