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试开发日常工作都干啥—日常工作扫盲
对于校招生或者初入职场的人来说,大家还是很容易被招聘广告误导。其实这也是无奈之举,毕竟竞争激烈之后,肯定需要拉开差距,而拉开差距的方式只能是提高招聘要求,于是自然而然的就会出现招聘和实际需求的落差。这也从一方面导致了大家对于某个岗位的期待和实际的落差,测试这个岗位也是其中之一。于是关于测试都是来做什么的,有必要来给大家扫个盲,以防大家老是认为可以先用来过渡一下等等。
首先从校招开始说起,熟悉环境啥的各个岗位都一样,咱们直接步入正题:
熟悉从需求到上线的整体流程
这个一般是通过一个个小小的需求,来让你知道你在这个公司的流程应该咋走,啥时候该开始测试干活了,啥时候上线了,等等。来逐步和大家配合起来。
需求与排期
1.需求类
这是目前日常的大头,甚至在一个部门成立初期,是全部。因为测试最终还是要支持需求上线的。前期需求超级多的时候,基本就是一排能排出一个月的来,然后每天的任务就是沉浸在需求里不能自拔了。
关于需求的测试方式
一般来说就是测试用例撰写、测试用例评审、测试执行等;类似于流水线的方式,一个接一个的来。执行方式也就是大家常说的点点点了。
2.排期类
排期一般也是需求的测试时间,包括了测试用例编写和执行的全过程。如果需求比较多的情况下,着急上线的情况,也会面临倒排期和周末加班的情况。因为测试相当于上线前的最后一环了,也会比较容易被压。
3.需求测试之余(五五开的情况很少,一般是六四或者七三居多)
这种情况一般会发生在一个产品比较稳定了的时候,这时版本的迭代没有那么频繁了,就要去卷其他的内容了,譬如常常提到的一些自动化和压测等等相关的内容。看到这里,大家可能会想,这是不是就是我们大展拳脚的时刻了。其实未必。主要情况大概有以下几点:
1)架子一般来说都是进去之后都搭好的,可以理解为自己不需要涉及太多代码。其实本身做一个自动化也不需要太多的代码,和开发比一样是小巫见大巫。
2)压测就更不用说了,我们更关心的是有无问题,而不是怎么实现的。
3)前人路上的梯子更好用,像腾讯、阿里这些,有好的开源平台了,大家肯定就可以直接来使用了,肯定不会继续花力气去自己想办法。
4)一个比较容易让人忽略的岗位是测试工具开发工程师,这个岗位是不是测试呢,不是,对标的一样是开发。一样不是一个系列的。
以上便是测试大致的工作模型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个相对客观的参考,不要进去了再捶胸顿足悔不当初。提前做好心理建设还是很有必要的。想了解其他内容大家可以留言,我会根据大家的留言再做一些细化的分享。
往期测试相关内容:
测试开发岗位的面试相关的经验总结和分享。主要从面试官的角度分析和总结避坑。鉴于牛客校招生居多,先更新校招篇,后续也会引入社招和职场经验篇。以上内容会同步到公众号:测试开发备忘录。最近也在同步更新 知识星球 的测试知识技能库,欢迎沟通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