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ffer选择和读研工作选择,天津银行 天津港 设计院
楼主河北四线地级市,家乡除了烟厂、市电网几乎没有其他单位人。211本科22年毕业,考研一战失利,专业为计算机类。目前,求职国企和备考研究生。
个人不太喜欢加班内卷,家庭条件一般。喜欢按部就班压力较小,希望工作稳定且有空余时间陪伴家人,享受生活,寻求创业机会和自我提升。
目前有3家单位发放OFFER:
1.天津银行金融科技中心
2.中国移动设计院黑龙江分院
3.天津港
4.等待天津移动二面。
5.备考本校人工智能产教融合专硕
关于OFFER:
1.天津银行金融科技中心
JAVA软件开发,14-16W,我个人感觉15W总包。OFFERSHOW有一个风评不好,知乎关于总行科技岗内容较少。在西青区,离市区较近,房价可接受。
2,中国移动设计院黑龙江分院,工作地点在天津南开,第一年10W,第二年10-16W,看个人能力,多劳多得,出差开发票报销,加班少。
3,天津港4天一白班,一夜班,各12小时,节假日正常倒班,税前15总包。工作在海边,包食宿,离市中心非常非常远。
研究生和本科最多差2W,少的差学历补贴。
城市选择:
1.北京单位不太考虑,首先印象里感觉首都物价高,婚恋、子女抚养压力大,户口难解决,内卷严重,打工人生活质量可能较低。
2.天津成本较低,离家较近,薪资较老家较高,除市内六区外房价可以接受。
3.南方了解较少,离家较远,可能新一线城市的人才补贴较高,房价低,科技企业多,发展机会多;但是异地工作生活不利于照顾家人,对南方了解较少。
技术兴趣:
本科期间,对编程不是很热爱,纯粹为了学分绩点。目前只为了工作和读研学习计算机。所学不多,找工作主要靠看B站黑马和尚硅谷,纯纯从头了解看面经。
个人对技术提升兴趣不大,只为能提高薪资而学习技术。希望未来能够扩宽认知和知识面,不局限在技术和书本内容。希望未来能够在业余时间科创,做游戏。
性格方面:
自卑与自负人格切换不定,心态不稳,急功近利,敏感且时常悲观,心思细腻,总有自己的想法。时常犹豫不太成熟,在压力下常常心态失衡,对小利计较(吝啬也叫勤俭节约)。未来希望能够控制自己情绪,看淡得失。学习能力强,有一定的自我控制能力但不多。有较为远大的理想(不是成为科学家,希望参与慈善,环保,科创,创业)。
就业偏好:
公务员,国企,研究所,兵器,证券银行。
公务员可能需要几年时间上岸,也可能一次上岸,不确定性大,三支一扶等岗位多,工作地点经济发达的岗位内卷,要求党员,学硕。可以先找一个过渡,在备考。
国企转型过程,天津国企本科和硕士待遇差不多,盈利企业中科技公司较少。总部在天津的更少。
烟草国网等企业,硕士大概率分市区,但看命,基本市区人员满额。据说天津电网招计算机计划一届60多人,包括区县。烟草今年夏天只有宝坻区找计算机。
研究所和兵器据说加班多,且薪资较低,门槛要求硕士的多。
渤海银行只要23应届,农行天研目前双985较稳,秋招困难。据说给不到所谓的20多万,渤海加班多。
天津似乎只有事业单位和公务员,渤海,农行天研有30%的补充公积金。
经济形势:
20年扩招硕士秋招,海硕归国,企业缩招,大厂裁员,疫情下生产销售时时因为疫情中断,国内消费意愿降低,国外贸易受意识形态对抗和战争影响。疫情长期存在,可能未来企业更加艰难,公共人员接触服务类实体行业可能持续亏损,房地产苦苦支撑,技术产业因为供应链和实体经济影响,缺乏革新动力,资金和市场,金融业务因商业流通迟缓下行,岗位减少,先进入工作,先占位置。一旦失去应届生身份,学历编值。未来更多人考研,出国留学,时间成本和机会成本增加,年龄增长后面对婚育、房子等焦虑。
个人认知:
考研能考本校,但是已报专硕,目前硕士看成果和论文,专硕注重技术(可能打黑工)。很有可能所学岗位需求少或人才供大于求(人工智能,无人驾驶,视觉识别),产业热,头部人才吃香,但是普硕只能毕业转软件开发,毕竟几乎所有行业都需要软件开发,但是智慧港***通,医疗已经框死了就业方向。
结尾:以上是个人的拙见,没有社会经验,有很多不成熟、不正确的地方,还请各位前辈指正。在人生岔路口,迷茫恐慌,懒散悔恨,想躺平无资本,想拼搏又禁不住安逸的诱惑,高不成低不就。考不上985的研,找不上20W的编制工作。其实上天对我很好了,但总想要更好,人性贪婪不知足。每种选择都是机遇和风险。读研后要是没找到现在的工作,后悔;没找到好的,让人笑话,不甘。工作担心读研未来会更好,名声好,平台好,但是想到科研艰辛,也感到自己又掉层皮。不是怕苦,只是心累,虚荣心,得失心让人苦。人有五大关,钱关,名关,情关,价值关,宗教关。关关难过。
#offer比较,希望大佬们给个意见啊##读研还是工作##城市比较##未来发展##投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