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篇
对,一个喜欢打篮球的大男孩。
我本科读的是一个盛产大厂卷民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读研的时候,跨了一个希望通过技术赋能教育的“教育技术学”专业。
依照牛客运营同学的建议,简要梳理下我的职业经历,主要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硕士毕业后,在清华大学工作了5年,主要做管理信息化、教育信息化方向的系统产品,服务的人群有G端及B端的管理者,也涉及C端的师生及知识付费用户;参与了部分863计划项目,主要涉及人工智能、知识图谱等方向。
清华这5年,让我从一个Coder正式切换为一名软件产品经理/系统产品经理(简称产品经理);这5年,帮助我从一个系统的开发者,逐渐转变为理解并实现用户需求的设计者;帮助我逐步Get到了同步对N个应用系统的耦合设计以及复杂业务逻辑及多角色用户诉求的平台产品架构设计能力。
第二阶段
从清华出来后,有过2段创业经历,牵引产研团队完成的产品涉及G/B端信息化、素质教育、严肃游戏、C端知识付费以及智能硬件、软硬件集成解决方案等。
创业这5年,我的角色从产品经理逐步转向产研负责人、CEO;帮助我夯实了系统架构设计能力、完善了底座及中台设计思想、丰富了更多垂类应用系统的设计经验及可高度复用的松耦合软硬件产品设计经验;这5年,我亲历了产品、研发、教研、内容生产、运营、解决方案等部门的从0建设工作;过程中,招聘并培养了众多初入职场的伙伴,积累了一些岗位员工能力画像、招聘及培养经验。
第三阶段
加入某大厂,任创新业务的系统产品总监,牵引产研团队,从底座能力建设、中台能力抽象到垂直业务系统开发、运营及效能系统能力建设等工作;参与了部分实习生、校招生的遴选、面试及培养工作。从创业状态再切换回大厂的这几年,让我从更多视角体察到了体制内研究所、创业公司与大厂体系下的工作协同方式的差异及人才能力画像的差异。
在不同阶段的工作中,我一直保持着记录、复盘及写作的习惯。包括清华大学工作期间的第一封工作周报、第一次项目复盘总结、第一次会议组织方案、第一个实习生培养计划……今天,仍然可查。
可能是因为出生于教育世家,自带乐于分享的基因(不敢说,好为人师,嗯……)
也可能是从读研期间,就经常参与各种沙龙,分享交流(不敢说,顶着一些光环,胆儿大,到处分享……)
亦或是经历了创业的艰辛与成功的喜悦,看多了团队成员进进出出,亲历过那么多初入职场的同学们,一路成长,一路欢歌(不敢说,因为是创业团队,招不到大牛,只能从应届毕业生开始培养……)
所以,我想把一路走来的一些经验,陆续梳理总结出来,在牛客首发,分享给大家。并根据大家的阅读,反馈,评论以及问题,进行持续的更新。如果可以帮助到牛客的同学们多避开一些坑,多Get到一些前人的经验,多些展示自己能力的方式方法,尽早拿到自己心仪的Offer,或者在职场内获得更多更好的晋升机会……
那,我的这些分享,将会是有意义的。
暂定的专栏内容提纲如下,同学们还有哪些希望了解的,可以留言,我持续增补,更新:
对于如上内容感兴趣的同学,有3种途径保持关注
1、可以关注我,后续更新的内容,系统会主动提示给大家,方便大家第一时间获悉;
2、收藏感兴趣的帖子,我会在有相关性的帖子中,为大家设置内容跳转链接,方便大家查阅;
3、点击下方卡片进入详情页,订阅“校招百问百答”专栏,即可查看全部内容
-----------------
初稿:2022年10月13日
修订1:2022年10月15日
✨作者介绍:码农出身的高P产品,现任职某大厂创新业务产品总监,累计面试校招1000人+ ✨专栏介绍:从校招基本概念、校招面试流程及注意事项、offer抉择&薪资议价三大版块进行详细介绍与讲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