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电子入“坑”记,你还记得古早黑白电视机吗?

(一)

第一次接触电子,记得还是在大学时候从学习模拟电子开始的。学习过程中,看着那些电阻、电容、电感器、二极管、三极管虽然很小,但组装起来以后,变成一个个小设备,实现很多特定功能,感觉这也太神奇了!要知道,以前都是用电子管来做的,不仅体积大,耗电也大。

记得小时候家里有一个收音机,用木材、绸布包装起来的,像下面这样的:那时候,家里有一台这样的收音机,可是一件很令人骄傲的事情。因为好奇,我还拆开收音机的后面板,看看里面是什么。结果看到的一堆电子管组装起来的。当时也不懂电子管都是些什么东西,反正和看过的战争片、谍战片中的发报机的部件一样。真的很神奇,就是这些东西,就能收到从几百里之外发出来的信息。

大概是小学四年级的时候,家里省吃俭用,买了一台黑白电视机,这个就更神奇了,能看到图像和动作。每天放学了,写完作业,都会找些喜欢的节目看。印象最深的是铁臂阿童木、排球女将。这台电视机,一直陪伴到我高中毕业。毕业后没几年,家里就换了一台彩色电视机,熊猫牌的,国产的。那个时候已经有很多家用电子产品了,比如收录机、磁带单放机、电子表等。大概还有人能记得吧,在大学时代,为了学习外语,听外国电台,专门花几十块钱买一台半导体收音机,是很多人的梦想。

(二)

在大二还是大三的时候,开始了一些和电子有关的专业课,为了增加自己的感性认识,特意报名参加了一个课外实践课。

用分立元件(没有一片集成电路的那种)组装一台半导体AM收音机,里面用到中周这种元件,估计现在搞电子技术的年轻人有好多都没见过吧,哈哈哈。这些元器件、印制板及外壳都是成套,只是需要我们焊接后、调试成功即可。

这件事对于现在的我来说,难度不算太高,但当时可真的是有难度的。对于从没有触碰过电子专业用的电烙铁的我来说,只见过家里曾经有一个三角形的大烙铁,还是用火加热的那种,就像谍战片里的那种用来上刑的烙铁。

用电烙铁焊接元器件,是真的需要一些技术的,焊接角度、焊接时间、烙铁温度都得掌握好。要不然就有可能使印制板的铜箔起皮儿、烧坏元器件。

那时候元器件不好买,得需要专门跑电子元器件商店,小城市根本就没有。

板子焊完以后,需要检查有没有焊错元件、虚焊和短路,短路的影响是最大的,有可能一上电,立马烧坏元器件。因为是低电压电路,有时候即使烧坏了,也很难看出来。检查没问题后,就可以加上电池,开机测试了。

因为是第一次干这样的活,有个点虚焊了。所以,加电后调整电台频率,没能收到电台信号,只有沙沙声。

其实出问题吧,这是一件好事儿,等于是帮着自己提高分析、检修能力。因为收音机是各部分协调工作的,按照大块一级一级找问题点;

确定是哪一级的问题后,在这一级逐个元件管脚检查,来确定问题点(因为检测工具只有那种机械式的万用表,个头很大,现在好像还有人在用)。

当问题都解决了后,听到电台发出的声音时,别提有多激动了,毕竟是自己动手做出来的第一个东西啊!那个收音机套件就像下面这个样子:

现在应该还有的卖,作为入行的实践课,应该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不适用于嵌入式开发。

自从参加了实践课,我便陷入了电子技术坑里,拔不出来了。

伴随着学习和尝试制作的同时,发现书上教的都是基础东西,光有这些知识,还不足以用来分析电视机、收录机等这样的功能复杂的电子电路。

简单分立元件的不同组合,是有不同机能,组合很多的,当时脑子都大了,一个电路图拿到手里,不花点时间仔细分析,根本就搞不懂是干什么的,毕竟我不是电子技术专业的,只能自己课外学习。

后来有了专门的模拟电子用集成电路,这样的话,电路图就比较容易搞懂了。

大三的时候,学了数字电子技术。发现自己面前又出现一片新的天地。数字电路和模拟电路完全不同,只需要考虑1和0、有没有电平,分析起来变得简单了。虽然都是采用半导体技术,但数字电路有CMOS和TTL的区别。

大四的时候,开始学习单板机Z-80,51单片机。学到了在一块集成芯片上,会有那么多寄存器可以操纵,从而影响芯片各个管脚的电平变化。利用不同的程序,可以让单片机实现许多不同的机能。这可是模拟器件很难做到的事情啊,太高级了!

从开始学习单片机开始,我就已经感觉到了,数字电子技术以后会有更大的发展空间,是自己今后必须面对的一个技术。

学单片机的同时,提高软件的编程能力,提高编程思维能力,慢慢变得更重要了。应该说,从学单片机开始,我的人生应该是发生了改变的,这已经偏离了我本来的专业。所以说,我真的很感激我的大学以及我的老师们。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变化很大。百姓的住宅,从平房变成楼房,再变成大厦。住得越来越宽敞,越漂亮。而与此同时,数字电子却变得越来越小型化。芯片里集成越来越多的电路,从几十到几百、几千、几万、几十万,现在好像已经上亿了吧。

据说摩尔定律似乎要到极限了,但我相信,一定还会有更高端的技术发展电子行业。发展的脚步是不可能停止的,所以我们电子技术爱好者们的学习之路,也永远不会停止。

伴随着技术的发展(主要是数字电子技术哈),以往很多常见的设备已经消失和将要消失了,连带的相关产业也已经消失和渐渐消失。

如果我们电子技术爱好这们不能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迟早也会被淘汰。虽然很残酷,可这就是现实。所以只有不断学习,提高自己,才能适应这个不断向前发展的社会。

(三)

科技的发展,改变了我们的生活,也改变了我们这些硬件开发工程师们的开发手段。如今,我们面对的产品,也越来越多,开发平台和设计平台也越来越方便。

从Z80、51单片机,到现在最热的ARM系列芯片,从tango到protel、altium desiner,开发工具从简单的文本编辑器,到集成编写、编译、下载、仿真一体的开发工具,简直太方便了。如果你有那种在单板机开发板上一点一点敲入机器码执行程序的经历,一定会深有体会的。

有了这些工具,项目从立项到设计、研发、测试、到最后形成成品的周期,也是大大缩短了。特别提一提仿真软件,可以让我们在不搭建硬件测试板的前提下,完全使用软件来模拟。

开发测试特别方便,对某些开发而言,真的是最方便的手段,非常推荐朋友们使用。仿真软件也有很多种,常用的有proteus,multisum等,可以根据需要,下载适合自己需求的试一试。

坐在电脑前,回想自己当初步入电子技术这个行业的点点滴滴,看着自己手里还存着的一些古老器件,感慨很多。现在的年轻人如果进入这行,外部环境和我们那时比,简直是鸟枪换炮的感觉。

想查资料,互联网可以随时提供;想制作印制板,可以下载最好的软件,画原理图,转成PCB,能自动帮助布线;

把做好的PCB图线上发给制作厂家,几天后就可以拿到手;厂家还可以帮着贴片,省去自己焊接的繁琐,集成的编译、下载环境,可以快速将程序写入芯片。万用表、示波器、逻辑分析仪等检测仪器也不算很贵,很容易买到……唉,生活在这个时代,真的太方便了。

(四)

科技的发展,让我们开发人员可以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设计开发之中。看着论坛里有很多年轻人进入这行,在这行打拼,我真的希望自己能再年轻30岁,象现在的年轻人一样,敢想敢做,发挥激情,学习更多的专业知识!

作为过来人,为初入这行的爱好者们,提供几点建议:

1. 要能沉得住气

一定要能静下心来学习,哪怕是一种芯片的技术。学透了,会提高自己的编程能力和编程水平。掌握了一种芯片的工作原理,对于其它的芯片的理解,就更容易了。

同时,学习一门开发语言也需要花精力,只有上机实践,才有可能熟练掌握。自己制作的东西出了问题,暂时解决不了的,要能静下心来,从电子电路的构成、元器件特性、运行程序这几方面着手,多花些时间,仔细想想可能是哪里出了问题。

2. 一定要自己亲自动手

作为爱好者,无论是准备开发环境,联机调试,还是焊接电路、检测电路,一定要自己动手。不动手,很多认识不到位,掌握不了精髓。动手能力的提高,就是解决问题能力的提高。

3. 要善于学习和花精力用心学习

技术的发展,让我们有了更多的选择。不同厂家的产品,有时候会有很大区别。不仔细看资料,想当然的去做,就容易犯错。开发的程序,最初是穿孔卡。后来随着计算机的发展,有了汇编语言、C语言、Basic、Pascal等。伴随着发展方向,语言种类也是越来越多,可能有些语言,可能我们一辈子也接触不到。

但是,对于电子技术爱好者们,C语言大概是绝对的首选吧。我直到大学毕业后的几年里(大概是1996年左右),一直都是用汇编语言开发51单片机的。

现在应该没有几个人用汇编了,而是普遍用C语言。无论是keil C, Microchipd的Studio、MPLAB X IDE,还是ICC等,都是使用C语言的。

当然,还有其他语言的一些开发平台,比如pascal、python、arduino等等。作为技术爱好者,大多数时间与硬件打交道,有时候需要我们编写上位机处理程序,这个时候就避免不了纯粹的计算机编程了。计算机的编程语言就更丰富了。

编程软件是一方面,PCB设计、仿真等这些应用软件有时候也需要我们投入一些精力去学习。学好了,绝对会提高设计开发效率的。

你看看,对于我们开发者而言,要学的东西是不是有很多?不过别急,一步一步来,用到哪个就花时间学哪个。

4. 要花些时间浏览行业资讯

技术的发展没有止境,我们学过的东西,可能有一天就会被淘汰。及时掌握新的技术及其相关知识,可以让我们及时跟上技术的脚步,不让自己被淘汰。

最后

最后,感谢论坛为我们这些电子爱好者们提供一个可以交流的平台,帮助大家共同进步。祝福我们国家的电子技术、芯片技术快速发展,不再受制于人。
#做智能硬件你要知道这些#
全部评论
哈哈黑白电视都不记得什么样子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7-26 20:21

相关推荐

想去夏威夷的小哥哥在度假:5和6才是重点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粗心的雪碧不放弃:纯学历问题,我这几个月也是一直优化自己的简历,后来发现优化到我自己都觉得牛逼的时候,发现面试数量也没有提升,真就纯学历问题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1 3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