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归”,不再那么受人追捧,成为“海待”,你怎么看这种现象?

好的面试官。
1.“海归”变“海待”对整个中国经济、文化甚至政治而言,有喜有忧,喜的是我们经济发展了,国内的人才变多了,国家强盛了;忧的是,我们的人才还没有过剩到不需要他们,对人才的重视程度不够,这也是社会的一种损失。
2.“海归”变“海待”主要有如下几点原因:第一,有些“海归”自我定位过高、有学历但缺能力,不注重对能力的培养。第二,目前留学生的专业选择与国内人才需求严重脱节,导致留学生“偏科”现象严重,回国后就业艰难。第三,事实上,除了“海归”自身的原因外,中国社会也没有为容纳“海归”提供完全平等的条件。例如,“海归”们只能在企业、学校和科研机构寻找就业机会,而党政机关和权力部门的大门仍没有向“海归”们开放。
3.所以,“海归”们应该按照中国市场的需求调整自己的心态和期望值;有关部门应该正确加以引导,提供平等的就业机会。尽管“海待”们有很多地方需要学习和改进,但他们在发达国家和地区接受过高等教育却是不争的事实,以目前我国的现状,他们的专长应该也完全可能得到发挥的;社会舆论也应该转变观念,对“海待”理解与帮助,不要让“海待”在求职中无论要求高薪还是低薪都可能成为媒体揶揄的话题。
以上就是我的回答,谢谢。#银行招聘##得到##留学生##银行#
全部评论
楼主说的不错,很客观的说明了现状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5-07 12:41

相关推荐

头像 会员标识
02-14 15:34
门头沟学院 Java
Java抽象带篮子:专业技能怎么写可以看看我发的帖子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