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不满3年晋级成管理者,这三年我做对了什么
再过一个月,我的第一份工作就要整整满3年了,当时选择读研的大学同学也马上都将面临毕业了。很荣幸,就在前不久我被任命为当下业务的接任者,开始学习如何去管理他人,如何站在更高的角度去承担更多的职责。不可否认,这三年一路走来,我确实比大多数人要幸运些,有领导的提携,也有自身的努力。
1、找到一家公司可以让你坚持的理由,坚持不一定百分百正确,但是频繁的变动肯定是对你的职业生涯有害无益
当年和我一同进来的校招生几千人的队伍,浩浩汤汤,那个校招的大群也非常活跃,其中也结识了很多的小伙伴。但是如今当初哪些共同许下誓言的人却已寥寥无几,很多人在这3年内做出了选择,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选择了跳槽。能够理解大家为了各自的理由各奔前程,但是看过太多一年左右的频率就开始跳槽找下家的人,甚至如今的95后,00后跳槽频率也就几个月。工作后的人都知道,一份工作,几个月的时间也就是掌握了皮毛,熟悉个操作流程,这样的情况下跳来跳去,其他公司愿意给你买单的理由是什么呢?
大公司的好处就在于公司的业务板块非常多,可以供你尝试的机会,岗位也多,如果这个业务遇到了瓶颈,你也可以在内部寻求活水,尝试其他的业务/工种,机会还是有的。我这三年里,也就一年前,因为一些环境原因,换了一个创新业务,选了一条新赛道。现在回想起来,同一个岗位,身处不同的阶段,不同的时间节点,自己对于同一份活的感悟是不同的,所看到的东西也是会随着时间越来越深,当你走出来的时候,你也能知道原来部门和岗位的局限性。
2、即使当下没有遇到合适的机会,也不要忘记为自己和为业务持续创造价值,因为闪闪发光的人永远是稀少的
竞争不管是校园,还是职场永远都是存在的,成年人的世界都需要自己主动去获得别人的关注,不会有人去关注默默无闻的螺丝钉的。当然这里并不是让你去阿谀奉承别人,拍别人的马屁。而是抓住一切可能的机会去证明自己,日常打好基本功,然后在关键的节点去证明自己。事实上,你会发现,当你处于一个特别大的业务,特别成熟的部门时,当领导手底下有几十号干活的螺丝钉的时候,如果你甘于平庸,领导是没办法知道你在干什么,甚至可能你叫什么都无法被记住。如果你也希望能够获得上升的机会,那就珍惜每次来之不易的机会,比如每一次的周报,每一次的汇报,每一次的脑暴会,用你的有逻辑的语言,有深度的思考,有勇气的担当,去外露你那无处安放的魅力。
机会总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3、机会有时候可遇不可求,如果你也想拥有这样的机会,也得审时度势,看看当下所处的环境是否有这样的可能性
先说说为什么我能够获得这样的一次机会,确实,我比同龄人幸运了很多,因为我的直属领导前不久获得了内部一个更好的发展机会,于是他走了之后,推荐我进行接任。这样的机会不是所有人都有可能遇到的,可遇而不可求,这点和体制内是一样的,一个萝卜一个坑,你的直属领导就是你当下发展的天花板。所以我们作为底下干活的也得清楚的看到领导发展的趋势,我个人跟随过的两任领导都算年轻有为型,年轻有魄力,敢拼敢闯,不想就此舒舒服服的养老躺平,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这样,你得清楚地看到,并了解老板对下属人才的培养方式和态度。当然前提是你的能力得被领导所认可。
成为管理者,也开启了我下一阶段的任务主线,“人”永远比“事”难做多了,以前也曾经带过实习生,但现在需要带一个部门,有限的精力,有限的时间如何更合理的分配,如何让部门的业务蓬勃发展,变得越来越重要,如何为部门的人争取更多权益,如何合理的评判下属的绩效,如何保持团队的活力,设立合理的机制,如何从“杰出的个人贡献者”变成“成就他人的人”,这个命题还得多学习和参悟,等后续有新的感悟再和大家分享吧~
营销运营工作内容合集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工作也有小3余年了,在京东的3块不同的业务单元,不同的角色体系,也见过很多不同的前辈,读了很多不同的书,始终保持对于行业的敬畏和热爱,谈谈这几年的收获和感想,大部分是干货,部分是随想,和大家一起共勉学习成长,欢迎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