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读书无用论”到现在的考研热?读研究竟有用吗?

毕业后我们应该选择直接工作还是考研呢?相信很多牛油或多或少都思考过这个问题。

我也是,在当时最迷茫的大三时期,我也想过,我是2018届大学毕业生,然后当时是直接考研上岸了。

当时很流行的一种说法就是:三年工作经验与一纸文凭哪个更划算。然后我选择了一纸文凭。而在近几年考研热愈演愈烈,考研报名人数从2018年的238万到2019年290W,再到2020年341万,2021年377W,2022年457W,2023年预计突破500万大关,考研人数逐年递增,国家线也是水涨船高,大家越来越卷,真的是读书破万卷。

那么,考研值得吗?我后悔吗?考研过程很累,读研更甚,但我觉得不后悔且值得。很多人会说,你是因为上岸了所以就不后悔,其实不然,结果固然重要,但是考研的那段拼搏的时光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

我为什么选择考研呢?

我其实没有纠结多久就决定考研,这跟我大学出去做的几段暑假工经历有关吧。

大学期间,我去富士康、京东等知名大厂干过流水线,那时候主要是因为两个月的暑假太无聊,跟朋友一起去找点事干。

刚去的时候,这些企业基本会做培训,讲企业文化等等,干完鸡汤后还是挺兴奋的,但是三天过后,正式开始打工,我是做苹果手机的耳机转换头配件组装的,每天能干1600个,手速还是可以的。好家伙,每天累的要命,三班倒,没日没夜的干,上班不准讲话,上厕所要去线长那里领取一个牌牌(只有两个牌牌,所以不是你想去就能去)。

我记得当时的时薪是12.5元吧,每天8小时下班后,还得为了那1.5倍工资再干两小时这还不是你想加就能加的,很多人抢着要加班,所以这个还得你跟线长的关系好才会给你安排

我们当时是住在员工宿舍,一个宿舍差不多有12个人吧,全国各地的人都有。大家平常也不讲话聊天,因为舍友班次不一样,所以直到我离职也没有全部都见过。那时候的生活,更多的不是身体的累,而是思想上很疲惫,每天机械的干着活,回到宿舍后,舍友之间也不讲话聊天,你跟别人讲,也基本没人理你,大家各自躺着玩自己的手机。

我记得,我同宿舍的还有几个应该是与我年龄相仿的,我是暑假工,但是他们已经干了好多年,我都很佩服他们能干这么久(但是估计都是生活所迫)。工作麻木了身体,回宿舍后麻木了思想。我舍友们的娱乐活动就是,每个月发工资了,有几个会晚上出去喝酒吃烧烤,然后上网。我个人其实不喜欢上网,而且根本很难占到机子(工厂附近就是网吧生意最好)。那么我为什么不找我同学玩,因为他们都在不同的产品线,只能是每天吃饭时候碰一下。
那时候我在想:我不会毕业后,每天都要干这样的工作吧?说实话我有点顶不住

打工生活终于在44天后结束了,那可真是漫长的44天.......

那时候我应该是大二吧,回来后我经常回想这个经历。又因为我的专业是自动化,我内心非常排斥进这种厂,于是就在大三选择考研(当然还有一些别的原因)。肯定有很多人说,那你这太功利了,是的,当时就是这么想的呀,考个研然后找个不是这种类型的工作

现在觉得,应该通过学习或者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读研后的改变与收获

我是2018年考研的,那时候人真的不多,不像现在这么卷。当时上岸后,我7月份就去了实验室,去之前还是充满了憧憬了,但是到了实验室后,心里落差还是挺大的。

首先是我的导师已经四十多了且不是科研型教授,因此门中的弟子基本都是放养,会确定大概方向,然后自己摸索学习。一进实验室,桌子上都是灰尘,因为我的师兄师姐都没有跟着老师干,因此也不来实验室。然后我实验室就我一个人,我一个人在实验室待了一年,遇到什么问题也都是自己解决,心累,那时候也怀疑,这样读研的意义在哪,很迷茫

我导师基本一个月会去一两次实验室,讲真,导师人很好,不会去压榨、PUA学生,属于人生导师的那类吧,会经常跟我谈心,然后开导我,有什么生活中的困难,也都会尽力帮我照顾我。然后我的心态也就慢慢的调整了吧,选定方向,指定学习计划,然后找资料学习等,一步步的按照自己的计划来,我们导师业务能力强,能接到一些小的项目,作为练手刚刚好。

独立做了几个项目后,学习和生活上也算步入了正轨吧,后面就挺顺利的。最难熬的是研一时期的怀疑与自我否定,还是要相信自己。觉得挺幸运,读研跟对老师非常重要。现在毕业了,跟导师同门依然会经常聚聚。

普通的三年,人变得宅了,但是也学到了很多。我最大的几个收获就是:自主学习的能力、导师以及几个要好的朋友。这也是一种难得的收获。工作肯定也会有另外的收获,我没有选择,也不清楚。

我对考研的一些看法与建议

首先,我是非常不赞同读书无用论的,别人说等你大学毕业了去打工,包工头是你小学未毕业的同学。这种事情我不否认,但是这更多的是一种幸存者偏差,不是说读完了有多好,只是你会对自己的未来有很清晰的看法以及面对机会有更多的选择。

大家想读书肯定是一种好的趋势。近几年,考研热后,这种论调也变的比较少了。很多考生考会因为随大流,不考研害怕被人嘲笑或者不想找工作、好工作难找等等原因选择考研,有的同学其实自己并不知道自己是否真的想考研。

那怎样知道自己究竟适不适合考研呢?这得看自己想要什么吧。考研比较累,像一场马拉松,难的是坚持,所以没有信念的支撑还是比较难,而且读研很累是真的,所以很多人会抑郁、不开心甚至秃头。所以还是得自己想清楚,而你一旦选择了,就不要想着后悔,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不一定结果非要成功,但是过程自己一定要问心无愧,不是骗自己,假装努力。

2022年的考研竞争异常激烈,而名额有限,很多人落榜,肯定会觉得遗憾,但是事实无法改变,所以还是需要尽早的规划自己的接下来的路。落榜后,有的人会选择春招(边工作边考),也有人选择二战。这两个选择,也都需要根据自身情况而定

  • 直接找工作是一种比较稳妥的选择,没啥好说的。
  • 选择直接二战的,真的需要做好脱产考研的准备。
首先得清楚,二战不意味这结果一定比一战好,二战面临的心里压力其实是更大的。此时你没有经济来源,不能住校,生活成本大,在家复习的话效果肯定没有学校图书馆好,特别是家庭不能很好的支撑你的情况下,心里压力大。
此外,二战会让你错过很多公司的校招,此时万一二战失败,将会面临失业啃老的风险(并不是诅咒谁,只是想一下最坏的结果),继而父母的失望等等。
因此二战需要慎重。

我觉得在读书的年纪,能多提升一些,会比较好。

(上述只是自己的一些感受和想法,欢迎交流)。
#读研到底有没有用##情感##职场##考研#
全部评论
我知道考研有用,欸,但是我就是不想考🤣不想天天看文献写论文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15 18:36
我害怕考研失败所以选择了春招,有点经常陷入自我怀疑,感觉自己找工作还在犯考研的心病(目标不坚定,迷茫和焦虑,对自己不自信,没有早点动手学习找工作要的知识),但春招实在找不到工作了只能二战了,然后去机构培训了。。。。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16 17:06
我之前听过一个学校办的讲座,针对于到底要不要考研这个问题的 一般情况还是得扪心自问一下: 1.你考研的目的是不是读博、搞学术而非找工作 2.家里有没有条件供你读研读博 3.你的本科专业及院校的就业前景如何 4.你是不是为了混一年大三选择了“口头考研” 5.你觉得以你的能力与学习态度有无降档考研的可能性 6.读完研读完博人就快奔三了,对自己未来的人生是否做好了万全的计划 当初讲座讲了不止六个问题,但是如果考虑明白了,基本上就知道答案了。
7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15 09:32
毕业的时候也纠结过,父母也一直劝我考研,我个人也是出于不喜欢自己本专业所以选择了跨考,后来没考上就直接工作了,现在考研也一年比一年卷。确实挺难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15 14:17
俺就是毕业以后脱产考研结果现在没考上,现在在找工作,唉其实本来不想考研的,但是考虑到去北京上海没有户口很难长久……唉😣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18 22:50
选择必然会带来困难与风险,不后悔就行。后面再慢慢规划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18 23:11
考研是要看家底的,没有家底的农村孩子没有几个有底气去考研的,毕竟早一点参加工作会缓解家庭压力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20 22:38
事情要从两面看,选择合适自身的才是好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20 22:50
考研是有用的,在人生的高度上还是有区别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20 23:14
为什么实习要去流水线 你是啥专业呀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4-22 09:29
可以延迟就业,也可以让你更有优势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5-15 10:52

相关推荐

02-01 19:48
门头沟学院 Java
神哥了不得:(非引流)直接暑期吧,没时间日常了,老鱼简历把水印去了,或者换个模板,简历字体大小都不太行,建议换2个高质量的项目,面试应该还会再多一些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给🐭🐭个面试机会吧:我boss直聘天天有家教跟我打招呼😓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23
6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