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技术岗小白春招进行时:算能科技,帆软面经【持续更新】

写在前面

封校一周了,疫情下普遍比较焦虑。二月中下旬的第一波集中投递成果寥寥,多是卡在简历筛选和笔试阶段。四月份毕设项目之类的会非常忙,眼看着三月就要溜走了,我有点急了。但是厂子们完全不慌,因为有的是人才可供挑选(趴)。所以对于他们来说,三月底到四月中旬才是主战场。至于大厂们,很多已经一位难求,早早收工了。对比往年的时间线,今年的春招真是一言难尽(菜鸡落泪)。

所以三月中旬的时候最后集中投了一波简历,大胆尝试了一些与所学领域关联度不那么高的企业,希望能尽快面试,多学点知识,多积累点经验,后期压力会小一些。

近期会陆续更新一些中小规模民企的面经。一方面自我反省自我总结,另一方面也帮大家提振一下信心——除了本科学历几乎一无所有的我尚敢在面试官班门弄斧,大家身怀绝技的自不必过分低调谦虚(笑)。总之放平心态,胜败乃兵家常事嘛,贵在尝试。

算能科技

投递

牛客网途径投递的比特大陆,岗位是AI销售工程师(没错,我又来面销售丢人现眼了)。次日下午接到了算能科技的约面电话,询问我是不是海投的销售——当然不是,虽然没有专业与知识背景,但销售岗的基本路线还是清楚的。双方有了基础的了解,然后约了第二天上午的视频面试,平台是腾讯会议。

这里插个题外话,投递的时候没有考虑到比特大陆和算能科技的联合招聘,所以接到电话心里的第一反应是“又是哪个招聘网站把我信息卖了”,跟对面确认之后才继续聊了下去。不过其实已经体现出我对算能不够了解,而且接起电话确认了三遍对方公司的名字这件事真的有点太失礼了吧(

面试

当晚恶补了一些行业常识,公司网站也看了一圈,不过总体上了解不深。次日醒来,又加了一波餐,但发现越补缺口越大,填鸭式学习也缺乏系统性。不得不感叹一句作为学生视野还是太窄了,深感惭愧。

面试如期开始,一位面试官,而且我俩都没开摄像头,四舍五入就是电话面试。面试氛围更像是聊天,有种向校内大佬请教行业认识的感觉。

流程——

自我介绍
1.为什么选销售?是海投吗?
2.确认了一下有一定代码基础。
3.算法应用实践做过哪些?
4.对算能科技的了解?
5.有无面试经验?Offer进展?
6.感觉你的进展比较迟,为什么?(面试官是秋招视角,不过三月中旬投简历本来也就不算早)
7.对AI芯片的了解?(面试官提示开放式话题,主要用于增进了解)
反问

前后耗时大约半个小时。前面风平浪静,到第7个问题就比较惨烈了。早上刚起,应对一些需要逻辑梳理类的问题脑子还是转不太动。有些知识是刚塞进去的还热乎,有些则夹杂着一贯的成见,整体上就一个字“乱”。复盘听录音我听一半脚趾都扣出四室一厅了,那种糟糕到极点的语言表达堪称灾难。面试小姐姐比较平和,针对我的回答结合公司的情况做了一些纠正。后续我又问了一些关于行业发展上的问题,收获颇丰。

顺带一提,算能似乎比较看学历,大家量力而行。

后续

整体感觉挺凉的,反思主要还是涉足新领域,做了功课但没做足。不过没关系,和业内人士半个小时的攀谈,无论结果如何,都是一笔宝贵的财富,毕竟做非技术岗,信息来源广、阅历丰富是相当重要的。感谢算能。

帆软

投递

在牛客上经常见到内推,宣传待遇对标大厂,感觉招产品岗意愿也比较强,所以就试着投了一下。

一面

大约一周后收到了简历过筛的短信,三天后的早上直接短信约了中午的电话面试。

开始的心情挺好,毕竟原本目标是产品岗,嘎嘎看书,没事就刷面经玩儿,结果春招到现在产品没面几个,销售比产品面得还多233。正所谓“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于是乎,面完一场之后,翻开产品类的书籍准备起来。顺便看了点帆软的面经,说一面只是挖项目,觉得相当稳。

然后就被压力面了。

整点时分,没电话,我只当是面试官忙,依然津津有味地看着材料。突然,电话想起,对方确认了姓名,上来就问“你对产品经理岗位有什么认识”。

坦率地说,我慌得一匹,大脑一片空白。稍微定了定从工作职能切入开始整理思路,然后面试官毫不客气地指出我跑题了,答非所问。

事后想想,这真是产品经理入门级问题。但我当时真的是思路没从材料里走出来,整个人都处在懵圈状态。由于电话自动切断了后台的录音(原谅我先前缺乏常识),没能复盘我的惨状,但可以想见……

被质疑答非所问之后,面试官毫不客气地把剩下几个产品方向的“重量级”问题问了个遍。虽然心态略微稳住了,但整体上思路没打开,答得不太理想。

接着开始挖项目,挖性格、能力匹配度,最后是对行业、企业的理解。问题都很简短,我没有确认清楚就做了回答,有时候抓的重点不是面试官想要的,好几个回答都有返工,印象分down。

最后是反问。之前一个问题接着一个问题推,面试官还专挑陈述上的漏洞展开,只要你提到新名词、新概念就不会放跑你,几乎必有追问,总体上给人的感觉是理性且严厉。不过反问阶段,通过面试官的回答,可以感受到作为一个产品人的温度和求真务实的态度,令人尊敬。

后续

和算能一样,又是一个面完凉一半的。可能由于个人习惯,觉得人与人的眼神、表情、动作交流是对话的基础。所以当看不见对方,只能听到声音时,会因为不确定性而下意识的慌张。表现在电话面试中,一方面想把东西讲透彻,一方面又担心自己太啰嗦,重点不突出。所以,牛客上大佬们推荐的“总-分-总”式结构还是相当科学的,至少可以缓解思维上的压力,保证更好的语言组织产出。

#2022春招##面经##校招##帆软软件##春招##北京算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部评论
妈呀,你的文笔太好了哈哈哈,别去华为了当个写手吧,还有算能和帆软怎么样了,应该都通过了吧,上交的都通不过我咋办啊😂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29 22:41
哈哈哈哈哈不好意思好兄弟,很有趣的经历呀,能聊聊算能科技后来怎么样了嘛,有拿到offer嘛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20 08:50
兄弟你说算能看学历,那他们hr为啥给我打电话啊(hr简单问问我情况,然后说把简历发给用人部分再看看,没问题的话就和我约个面试时间),我只是双非啊,是不是刷KPI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22-03-22 10:51

相关推荐

起名字真难233:人家只有找猴子的预算,来个齐天大圣他们驾驭不住呀😂😂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12
27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