供应链岗位or操作工
20年毕业以后,主要从事的是供应链岗位,对于供应链岗位来说,很多人认为供应链岗位是系统操作工,对于我的感受来说供应链具体岗位的从业者,多数还是操作工的定位。放大一些来看,供应链具体岗位,和研发等岗位,对比于战略层面和管理层面,其实都属于操作执行者(本人是毕业以后从其他行业转入供应链的)。相比于研发等岗位,一般供应链操作岗位的知识要求低很多,操作复杂度也低很多,微观层面的创新和自我发挥的机会也少很多。这会导致供应链操作岗位有更强的“操作工”的感受,成就感也低一些。
对于供应链岗位来说,应该说只有少部分企业,到了某个特定的阶段,才通过专业咨询机构来改善或者改造供应链体系。而且这少部分企业,咨询机构在体系建立中所发挥作用的比重也决不是占主导地位的。基本所有企业的供应链,都要自身来完成长时间的architecture的过程。都要结合企业自身商业模式特点和经营战略,与之协同,来构建供应链体系。绝无可能一上来都由咨询机构来完成。另外,所述的“系统”是单指的IT系统,而IT系统只是整个供应链组织体系的一部分。完整的体系是人、工具和流程方法的综合,不可能由单纯的IT系统取代。从整体来说,供应链岗位是摆脱操作工定位的一个途径,就是参与到供应链体系本身的构建,或者说持续改善中去。放大一些说,就是从执行层面,往管理和战略层面发展。这里的矛盾主要在于:刚毕业新加入的人,往往没有这个机会。更加讽刺的是,很多企业供应链管理决策层,往往是从供应链之外的领域转进来做。而供应链岗位之内的人,往往对比与“空降”的人,并不能显示出明显的优势。
所以说单纯的供应链岗位经验和知识技能的积累,并不能带来摆脱操作层面,向管理层面和决策层面发展的竞争力。原因是,这些岗位本身的知识技能和经验,竞争壁垒非常有限。进入供应链领域的管理和战略层面,所需要的,还是通用的领导力、沟通能力、系统性思维能力、价值观等软实力。这些能力的培养,无论哪种岗位(哪怕是简单操作岗位。如果是对外岗位,机会就更多了),都是有足够机会的(大量鸡汤都在说明这个问题)。
对于具体的从业者来说,摆脱操作工层面,本身是有陷阱的。这个陷阱就是,操作工其实是一个安逸的所在。你自己不一定像你自己所说的那么不安于做操作工。因为操作工“不费神”。因为我也接触了很多的供应链岗位的人,蛮多表现出不满于操作的岗位,但本身深深陷在“操作工思维”中。这部分人,完成具体的任务表现不错。如果参与一些需要通过高强度,持续不断的沟通,测量、分析、迭代,来推进一些体系的构建和改善,往往表现不佳,甚至抗拒。这其实就成了自身需要完成的一个突破了。走出自己的舒适区,这是鸡汤经常说的。
简单来说:供应链的具体岗位,就算企业各有不同,操作工的自我感受确实是很明显的。其实在我看来,进入管理决策层之前,都大同小异是操作工。无论计划员还是研发、销售、财务。关键是,是否安于做操作层面的事情。如果不安于做操作层面的事情,供应链岗位跳出操作层面,向管理决策层面发展的机会是平等的。首先就是调整在岗位上的心态,通过各方面能力的训练,脱颖而出。这里面,最首要的,是跳出“操作工思维”的陷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