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文科硕士车企秋招复盘(吐槽向)
已经是11月底马上要12月了,秋招几乎也尘埃落定接近尾声。从秋招开始,目标很明确,就是想要去车企,所以也专门准备了几段相关实习,拿到了几个不好也不算坏的车企offer,也算是普通文科生不太会选择的就业方向了。
先说本人背景,双非理工科本,跨专业考研到中部某985读人文社科类专业,至于为什么要从理科转文科,几乎是每一次面试都会被问到的问题,要真说什么原因,没别的,任性,想考。
好了,回到正题,其实去车企工作也是从本科开始就在计划中的事情,也没什么特别的原因,问就是任性,喜欢。所以在今年秋招整个重心也是往车企方向倾斜的,目前拿到了上汽大众,吉利,奇瑞,长安,零跑这几家的offer,基本也覆盖了合资、自主品牌、新势力几个方向,比较遗憾的是头部新势力里面,只有蔚来进入了终面,最终还是没能拿到Offer。回顾整个车企的面试经历,所有面试的车企里面除了一汽大众和蔚来没有通过,别的都顺利拿到了Offer,这确实也是蛮神奇的一件事情。下面说说具体的面试过程,面试时间就略过了。
在此之前不得不说说我悲催的小鹏实习经历,本来找到了小鹏的暑期实习,但是当时因为女朋友刚找工作要去陪她,所以没办法去小鹏实习岗所在的城市,拖了一个多月还是鸽了一直等我过去的leader,但比较搞笑的是之后秋招我再去投小鹏就不灵了,面试都没有,后来通过内部HR打听才知道,之前素未谋面被我鸽了的Leader在HR系统里面给我标注了因女朋友在外地不接受异地之类的评语,所以后面没有被发起面试大抵也是因为这个原因了。
第二家面试的公司就是蔚来了,这也是我最初的目标企业,甚至可以说我这么多年准备一直就想加入蔚来。在校招开始报名之初,我就第一时间报名了蔚来,但是蔚来比较坑或者说巨坑无比的是他们开始校招特别早,就好像非要跟腾讯阿里抢校招首发一样,但是他们的岗位却是一点一点放出来的,并且整个校招只有一次投递机会。可惜当时自己并不知道这样,在校招开始之初实在没有什么好的岗位,我只能挑挑拣拣投了个用户运营的岗位。过了半个月左右通知我去上海现场面试,这个时候我回到校招平台去查看岗位JD,神奇的发现居然又出现了很多新的岗位,而且我对这些岗位更有兴趣,包括体验管理岗等等,但是没办法,前面说过只能投一次,所以我只好先去面试用户运营岗。第一次去面试是个面,为了蔚来我放弃了师门新生聚餐,独自一个人奔赴上海,个面体验感还不错,我把想说的想问的都交流了一下,可惜面试总时长也只有20-30分钟,但是就是这次面试让我第一次对蔚来产生了怀疑,因为我问到的两个关键问题,面试我的部门领导都回答的不尽人意,我理解可能有保密的原因,不好跟我说,但是通过面试真的让我感受到蔚来整个公司处于一种所谓把用户体验提到很高的位置,但是内部对于应届生校招面试都非要要求线下面试,毫不顾忌面试者体验,可能也只是流于表面罢了。说到这个,也是因为第一次去蔚来面试正好赶到上海刮大台风,冒着大雨去漕河泾面试,又被迫延误好几天才返回。后面也是顺利通过个面,第二次面试才是神奇的群面,群面就不只是群魔乱舞,更像是神仙打架,当然群面也是线下,我又不得不千里迢迢赶到上海,两次面试路费加住宿的几千大洋,也都有去无回,公司没有报销面试路费这个说法。参加群面的十多个人里面,唯二的国内高校只有我和另外一个上交的姐妹,其他的全部是QS50的海硕,在气场上确实输人一等,更可气的是面试中他们做case也都中英夹杂,让我这个从未出过国门的人心惊胆战。虽说如此,凭借自己还算可以的逻辑和口才,我还是成为了我们小组最终的汇报人,一气呵成不乏诙谐的讲出了我们的成果。本来信心满满,第二天就通过内部人士打听到已经出了结果,我无缘蔚来。当时已经是从上海千里奔波回到学校,只能感慨自己已经尽力了。虽然目标没有完成,但自己也算是为之努力了。
其他的面试其实相比较蔚来,都有些索然无味,上汽大众的储备生也只是面试了一轮,是的,他们只有一轮面试,只是后面的签约流程特别漫长,要先经历体检和背调,才能完成最后的签约,时至今日,还没完成签约流程,也算是上汽大众一大特色了。不过有一说一,类比高校的生源质量,上汽大众的校招生质量是真不错,目测有将近三分之一的留学生,剩下的几乎全部是985/211学生,这里面985学生也占一半以上,并且不乏浙大,上交,复旦,同济这些名校。
然后是吉利,吉利面试其实也挺索然无味的,大概就是你问我答那种,经历了几轮面试后,也是被录取到吉利宁波湾的研究院,岗位是智能座舱的用户体验专员。
再来说说其他有趣的面试。比如奇瑞,当初听信已经在车企工作的同学谗言(并没有),他建议我把所有车企投过来一遍,想来也是,反正简历已经做好,多投一个也无妨,于是市面上能叫得出名字的车企我几乎都投了一遍,其中有一些并没有得到面试机会,也就不再赘述。这里面奇瑞算是一家神奇的企业,当时接到面试通知,是直接加了部门领导的微信,大概是一个类似于前瞻技术规划研究之类的岗位,领导就在微信上跟我简单聊了几句,主要是关于汽车行业发展的一些想法,我自己也算是一直有自己的想法,所以也有一些输出,注意,没有电话面试更没有视频面试,通过微信聊天就通过了面试,第二天就安排HR跟我谈薪资。这里想要骂一句奇瑞的HR,操着一口芜湖方言不算什么, 关键是在跟我谈薪的时候,突然在视频那头说着说着去忙别的了,让我一个人在镜头前面尴尬的等了5分钟,我想象不到为什么还有这样的HR,在面试别人的时候还能去忙别的事情。后面也没啥可说的,让我说期望薪资,我说大概月薪1万多还是啥,应该不超过16k,那边直接给我来个你说那些一万两万的都不可能,我们是在芜湖,你了解一下芜湖的房价巴拉巴拉,所以我们这边能给到的你的薪资是7500一个月,考虑到你是985硕士成绩排名前20%,所以可以给你一个一年期1500每个月的补助,综合下来你第一年工资是月薪9000(第二年回归到7500)。我,强颜欢笑,说,好的,你方便介绍一下工作节奏吗,那边说了,我们是早8点半到晚5点半,没有午休,中午半个小时吃饭时间,一般5点半下班后大家都会自愿加班1-2个小时,我们是双休,周六不上班,但是我们一般周六会来公司处理一些事情,以及开会。各位看官,如果你看到了这里,我想关于这家公司我也没有必要继续说下去了,慎重,珍惜,感恩,就完事了。
另外一家神奇的公司是零跑,其实我开始挺看好零跑的发展的,头部新势力去不了,二线新势力里面零跑算是踏踏实实做产品的公司,自主研发制造能力也比较强。所以这个公司的面试我还是非常认真的准备了的。尤其是通过一轮面试之后,二轮面试的时候通知我是他们公司总裁亲自面试,我开始还不信,自己去网上找了找,发现他们公司确实只有一个吴总裁,所以更是认真准备了面试,甚至改变了从秋招一直用到现在的自我介绍稿子,专门重新写了个自我介绍。其实我自己也很好奇,公司总裁日理万机怎么还有时间给应届生面试,而且安排到周日上午的十二点,我能想到的大概也是这个点总裁在吃饭,顺道面试一下……不过真的打开视频见到总裁本人,还是有点点小激动和紧张的,随着我一番输出和应答如流的回答好总裁提问后,第二天也顺利接到了offer通知。不过那边也给了我一个不能接受的价格,也让我刷新了对于总裁面的认识。有时候总裁面真的就是面试而已,并不会因为是总裁面,对工资有任何过高的期待,hhh
后面还有长安,其实我还挺喜欢长安的,一面二面都和面试官聊得巨嗨,能够感觉到他们也真的在听我的想法, 对我有充分的尊重。但是长安的工资嘛,emmm
写了很长很乱, 多数还是心路历程,现在来回顾下这几个车企的岗位和薪资,也给其他同学做个参考:
上汽大众,储备生,年包24.8w,上海安亭
吉利研究院,智能座舱用户体验专员,月薪13k+800补贴,宁波杭州湾
奇瑞,前瞻技术研发,月薪7500,安徽芜湖
零跑,产品规划,月薪12k+2k绩效,杭州
长安,智能座舱产品经理,月薪12.5k,重庆
不过我可能应该都不会去了,在互联网和其他行业也有一些斩获,单从薪资上来说可能会比车企这些岗位好一些。我知道车企里面也有薪资比较高的岗位,但是确实文科生直接去车企,起薪竞争力是不太强的。大抵这也是制造业整体大环境,与其他行业本身就有差距。
别的也不再多说了,算是完成了自己一个小小的梦想,给自己一个还算及格的答卷吧。
有什么想要讨论的欢迎留言呀!
#校招信息校招##offer比较##秋招##校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