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小产品给大家分享经验啦

本人去年也是通过不懈努力加上运气,拿到了一些中厂的产品offer,现在一直在做教育类的智能产品。


首先从数据层面上,产品当时刚立项起步,作为PM,需要负责的工作还是蛮多的,因为算法工程师需要大量的训练样本,在初期人员不够的情况下,我也标注了大量的样本,现在回想起来,也是有满满的成就感,毕竟这些都是我们的基础数据呀。

有了基础数据,就开始着手进行用户调研,竞品分析了,对于有些大厂会有专业的用研团队的,我在做用户调研时主要是从线上渠道(我们的兄弟产品引流做的访谈),还是线下招募的一批志愿者做的使用习惯跟踪。这些事情让我对用户的需求和使用操作有了较深刻的认知,对后来需求的梳理有很大的帮助。在做竞品分析时,主要分析的是竞品的核心功能和亮点功能,以及缺陷点,这对于一个新产品的设计而言很重要,往往一个很细节的点会让你的产品具备更强的竞争力。

接下来就是PRD的梳理了,相信想做PM的同学都知道啦。

一个产品想突出重围,除了平台、流量之外,最大的因素是能否解决用户的核心痛点,但是想持续运营下去,想成功,就必然需要思考它的变现能力。

在教育类的产品中,想盈利,有两点,1、内容付费  2、技能付费(增值服务)。

对于内容付费,如果平台有很大流量的IP,那就不是问题

而技能付费是指你为你的用户提供的亮点功能,打个比方,对于幼儿教育,可以设置儿童档案,为他梳理在各个层面的能力养成,而他的父母会为这种服务买单,又或者对于初高中教育的设置的个性学,这种服务也为让用户买单。


这大半年的时间,从0到1开始设计,上线、验证自己的想法,很累,但是也很有收获。

产品的工作没有想象的风光,更多是在抠细节,做方案,看效果。大家继续加油哦

#产品##职场#
全部评论
b端的在这😁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9 15:55
感谢小姐姐分享! 想做产品的牛友点赞收藏留言三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9 15:56
点赞!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9 16:01
AI 教育产品,是自适应的学习吗? 记着19高考有报道称数学可以考到110多分,不知道现在的AI能达到什么准确度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9 16:08

相关推荐

评论
5
8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