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在大城市选择互联网不选银行

我是港中文研究生学金融的,但一直很喜欢互联网,所以实习都在互联网,目前拿了a厂base上海的意向书,是打算签的,所以这个问题正是我的选择原因。

互联网的气质比较朴实一些,以自黑为乐,年薪几十w也格子衫大裤衩,加班搞得996人尽皆知,金融气质是端着的,再苦再累也要表现出很光鲜的样子,投行员工随身带着速效救心丸也没吭一声,这两年经济形势不好,金融目前是打碎了牙往肚子里咽,面儿上还要露出迷人微笑,但如人饮水冷暖自知。不过从外面看起来(例如十八线的叔啊婶儿),互联网确实low,金融确实光鲜亮丽。

银行在金融系里面的地位?
以我的观察,大概处于鄙视链底层,虽然我国银行资本大体系完整,但是一个庞大的机器就注定死板,学历比较好的同学更倾向于券商投行私募(例如高盛中金中信),但这些地方要人少,竞争宛如神仙打架,做金融想去银行的并不多,原因你们就自己琢磨吧。

银行对科技什么态度?
表面上毕恭毕敬,很愿意与之平起平坐的样子,内心认为科技低金融一等,说金融科技而不是科技金融,例子很多我不一一列举,总之就是表现在方方面面。

银行工资高还是互联网工资高?
这么讲吧,我银行都懒得去投一份简历。(这行为或含我对互联网的爱和造成的极端,建议一般的金融娃儿不要模仿,容易拥抱变化)

女孩子适合银行?
这句话和“女孩子适合做需要细心的活(简单重复劳动)”有异曲同工之妙

在大城市怎么活?
一毕业年薪30w都没法活你只能去拉皮条了。

#职业规划##行业评价#
全部评论
银行不重视科技是真,毕竟银行可是从那个没有电脑和网络的时代就存在,并且一直都有很好的经营案例。科技对银行而言是附加品,有则更好。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10:41
最后一句话着实不客观。毕业起薪又不是拿一辈子,重在发展机会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05:21
我觉得楼主在很正常的阐述自己的观点吧,为什么楼里有些人阴里怪气的。
2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21 11:02
自己喜欢互联网就去,有必要踩银行?真以为大陆个香港一样?洗碗工都是上万?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07:53
小兄弟,人各有志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21 10:58
不是做金融的去银行的不多,楼主要清楚,银行是一个庞大的机构,任何金融机构,核心做金融的只有小部分人,大部分的人是充当着行政管理甚至业务销售的角色;就像你说的卷商基金啥的,也有一大堆底层天天打电话推销的业务员,只是机构小所以你没看见他们;而银行的总行级别门槛也是相当高的,竞争可不小
1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21 11:22
没必要自我麻痹。互联网和银行各有各的好,个人选择罢了,你非要分个高下只是让选择互联网的自己感到更舒服罢了。
39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03:39
你喜欢你去不就行了,用不着踩一捧一
28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03:18
等34岁被优化你就知道银行的好了……,银行也有很多好职位,招行总行的金融科技管培生不错
7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03:10
我怎么看出了满满的优越感?是不是香港的学生喜欢把自己看好的捧得无限高,不好看的死劲踩,真是笑话。至于你鄙视的金融科技,我有所了解可以补充一些,中国各大银行的金融科技最核心的不在前端后段这些,而在于一些核心系统,例如数据库系统,你可能根本不知道银联交易数据库峰值处理能力能达到多少,阿里在做自己的数据库,很多银行也在做,当然这些你可能都没有了解过。建议出了社会之后对万事都带有敬畏之心,带着变化的眼光去看待事情,不要当个自以为是的fq
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20 11:41
楼主说的银行在金融业里处于鄙视链低端,“学历比较好的同学更倾向于券商投行私募(例如高盛中金中信),但这些地方要人少,竞争宛如神仙打架”的确是事实啊。 投互联网的同学可能不清楚这些公司的招聘制度。金融业暑期和秋招是这样的:暑期结束答辩->寒假实习offer, 秋招笔试面试->寒假实习offer,然后寒假实习完了再择优发正式offer。刷学历刷的厉害,有可能整个学校的人简历都过不了,所以你根本不知道还有这样一种工作存在。嘲楼主在香港念书是个什么心态? 银行不重视科技也是事实,想想银行有什么必要重视科技??很多都是外包的,科技子公司也没有行员编。招行和平安总说自己零售做的好,但为啥要说零售呢?因为对公(及其他)做不过四大行啊。 但是,去银行科技部的人压根就不是为了高薪,所以和互联网的技术岗比薪水毫无意义。楼主完全没必要踩银行。投银行科技部的人,就算当年学了金融,很可能也不会投投研岗,因为简直比互联网还累。
5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1-05 15:33
互联网躲不过中年危机,每个行业都有利有弊的,银行给员工的保障你也不知道,(以工行为例 员工子女可上工行自己的幼儿园),而且在北京的户口也是一个很大的问题。最近牛客上怎么这么多人对比银行和互联网,爱去哪个去哪个呗,或者说能去哪个去哪个呗,没有一个行业是把所有优势都占了的。补充一点,除了国有行其他银行给的真不比互联网低 信我。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10:09
🤣无话可说,去港中文深造还就这表达水平啊
4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10:09
准备放弃bat,去银行的我瑟瑟发抖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07:12
最后一句话。。。。。来给我介绍个吧,要漂亮的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7 09:58
金融业鄙视链来讲,银行业总体还是比保险业强点吧。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8 23:53
一毕业年薪30w都没法活你只能去拉皮条了?虽然我一向是劝退银行的,但也不敢苟同。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19 23:45
只能说句身体重要…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21 11:09
有钱去银行,没钱去互联网。这世界都是前面赚钱后面享受的。互联网后期吃存款利息,自己降薪就行了。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21 11:13
另外核心业务不一样,互联网归根结底名字就带着“互联网”三个字,本身就是科技公司,现在的bat都是靠技术发家的,在技术的基础上扩展业务;而银行可是在计算机没出现前就有很久的历史了,核心竞争力不一样,所以对技术的重视程度当然不一样
点赞 回复 分享
发布于 2019-10-21 11:26

相关推荐

hanliu:1. 排版与格式问题字体与对齐问题:标题和内容的字体大小差异不够明显,无法迅速吸引目光。某些文字看起来有些拥挤(比如校园经历中的“班委成员”部分)。2. 内容逻辑性模块顺序问题:实习经历放在较靠后的位置,实际上这部分内容对应聘来说更重要,建议提前突出。细节表述不够突出:比如教育背景部分的专业课程仅仅列出名字,没有说明自己在这些课程中表现如何或者掌握了什么技能,缺乏量化描述。多余内容:例如“班委成员”和“宣传委员”这类校园经历,叙述过于普通,缺乏和岗位相关的实质性贡献。,建议简写。3. 措辞专业性表达不够精准:例如“协助班长与团支书更好地为同学服务”显得较为笼统,没有实际成果的体现。用词重复:如“学习了焊接”“学习了光检”等重复词语较多,缺乏丰富的动词来展示个人能力(如“负责”“优化”“改进”等)。技能展示不足:虽然列出了UG和CAD证书,但没有明确提到这些技能如何在实际工作中发挥作用。4. 技能匹配度技能深度不足:虽然列出了掌握的软件和技术,但没有描述技能水平(如“熟练掌握”“精通”),也没有具体案例支持这些技能。缺乏岗位导向性:比如针对机械设计与制造方向,实习经历提到了“E6尾灯项目”,但没有详细说明自己在其中的技术贡献,可能会显得经验描述泛泛而谈。5. 自我评价问题表达空泛:如“具有良好的沟通协调能力”“责任心强”之类的描述太常见,没有让人眼前一亮的特点。缺乏成果支持:自我评价中的能力没有用具体项目、经历或成就来验证,可信度较弱。 兄弟加油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2024-12-27 10:21
已编辑
海南师范大学 媒介策划
到我怀里来:身高体重住址这些就别写了,留几个关键的就行,工作经历突出重点写详细点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6
17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