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加产品经理岗,南京站
前几天参加了一加的面试,本来不想谈面经的,因为自己确实没有那么优秀,被刷了,这点并没有什么意外的,但是就是有些想吐槽的,可能这也是一些公司的常态。
面试一共有三轮,分为群面,业务面和hr面。由于我一加当初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因为对科技数码感兴趣,没想到过了笔试,收到面试通知,其实并没有什么准备。直接莽过去面试了。所以我群面一开始特别紧张,听到别人的学历和经历都很优秀,自己自我介绍的时候讲话都不利索,心想肯定马上凉凉,但没想到后面还是冷静了,把该讨论的讨论了。群面竟然过了。还有点小确幸。
当天下午进行二面,问了一些对手机产品市场业务的一些想法,感觉自己答的很流利头头是道。但是结束后,我问面试官,还有没有第三面?他平静的回答道今天都不会安排第三面,明天回去等通知吧。听到这我就知道我凉了,但当时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的。后来果然啥通知也没有。
回去问了一个同一天也是面试产品经理的同学,他果然当天有第三面,面试官最后还说“不出意外的话,可以签约”。但是之后还是凉了。他问了排在他后面的去第三面的人,面试官最后说的是“期待与你共事,应该会签约。”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岗位好像只招一两个人,其他全都是炮灰。
让我个人比较难受的不是他的职位少,淘汰率高
,这些我实力不济,确实认命。但我每次回想他跟我说今天都没有第三面的安排,那脸上一丝狡黠的笑容真让我难受。有必要这样骗人吗,这反而没有保护来应聘的心理感受,感觉更是打击。吊着你胃口,啥也不给你。我宁愿他说“第三面的话我们再考虑考虑,回去等通知吧。”我更不理解的是,作为公司让我们来应聘,我们花时间过了测试笔试,最后不过的话,你讲的很委婉让我们等通知,那你倒是给啊,让我们来的时候那么起劲,那么殷勤,我们被刷了,你倒是发一个短信给我们一个定论啊。
可能这是一些不成文的求职常态,大家都知道,但我觉得它也许是现实,是默认的,但它不合理,这样的企业的文化不让我向往。
#一加手机##吐槽##产品#
面试一共有三轮,分为群面,业务面和hr面。由于我一加当初是抱着试一试的心态来的,因为对科技数码感兴趣,没想到过了笔试,收到面试通知,其实并没有什么准备。直接莽过去面试了。所以我群面一开始特别紧张,听到别人的学历和经历都很优秀,自己自我介绍的时候讲话都不利索,心想肯定马上凉凉,但没想到后面还是冷静了,把该讨论的讨论了。群面竟然过了。还有点小确幸。
当天下午进行二面,问了一些对手机产品市场业务的一些想法,感觉自己答的很流利头头是道。但是结束后,我问面试官,还有没有第三面?他平静的回答道今天都不会安排第三面,明天回去等通知吧。听到这我就知道我凉了,但当时还是抱着一丝侥幸心理的。后来果然啥通知也没有。
回去问了一个同一天也是面试产品经理的同学,他果然当天有第三面,面试官最后还说“不出意外的话,可以签约”。但是之后还是凉了。他问了排在他后面的去第三面的人,面试官最后说的是“期待与你共事,应该会签约。”后来他才知道这个岗位好像只招一两个人,其他全都是炮灰。
让我个人比较难受的不是他的职位少,淘汰率高
,这些我实力不济,确实认命。但我每次回想他跟我说今天都没有第三面的安排,那脸上一丝狡黠的笑容真让我难受。有必要这样骗人吗,这反而没有保护来应聘的心理感受,感觉更是打击。吊着你胃口,啥也不给你。我宁愿他说“第三面的话我们再考虑考虑,回去等通知吧。”我更不理解的是,作为公司让我们来应聘,我们花时间过了测试笔试,最后不过的话,你讲的很委婉让我们等通知,那你倒是给啊,让我们来的时候那么起劲,那么殷勤,我们被刷了,你倒是发一个短信给我们一个定论啊。
可能这是一些不成文的求职常态,大家都知道,但我觉得它也许是现实,是默认的,但它不合理,这样的企业的文化不让我向往。
#一加手机##吐槽##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