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an>Java数据结构和算法day01 稀疏数组与队列</span>

第一章 数据结构和算法概述

几个经典的算法面试题

  • 例题1——字符串匹配问题
字符串匹配问题:

1) 有一个字符串 str1= "结构与算法 数据和结构 数据结构与算法数据",和一个子串 str2="数据结构与算法"

2) 现在要判断str1是否含有str2, 如果存在,就返回第一次出现的位置, 如果没有,则返回-1

3)要求用最快的速度来完成匹配

4)你的思路是什么?


思路:
	• 暴力匹配(一个字符一个字符一一对应匹配)

	• KMP算法《部分匹配表》(先知道有这个东西即可!!!)
  • 例题2——汉诺塔游戏
汉诺塔游戏, 请完成汉诺塔游戏的代码: 要求:
    1) 将A塔的所有圆盘移动到C塔。并且规定,在2) 小圆盘上不能放大圆盘,3)在三根柱子之间一次只能移动一个圆盘
    
操作步骤:
三个柱子!分别为123号
五个盘子 A B C D E
这样走:
A-3 B-2 A-2
C-3 A-1 B-3 A-3
D-2 A-2 B-1 A-1 C-2 A-3 B-2 1-2
E-3 A-1 B-3 A-3 C-1 A-2 B-1 A-1 D-3 A-3 B-2 A-2 C-3
A-1 B-3 A-3 得出
    
用编程的方式:使用到分治算法.     

八皇后问题,是一个古老而著名的问题,是回溯算法的典型案例。该问题是国际西洋棋棋手马克斯·贝瑟尔于1848年提出:在8×8格的国际象棋上摆放八个皇后,使其不能互相攻击,即:任意两个皇后都不能处于同一行、同一列或同一斜线上,问有多少种摆法。【92】

用编程的方式:使用到分治算法或回溯算法

高斯认为有76种方案。1854年在柏林的象棋杂志上不同的作者发表了40种不同的解,后来有人用图论的方法解出92种结果。计算机发明后,有多种计算机语言可以解决此问题    

  • 例4——马踏棋盘算法
马踏棋盘算法介绍和游戏演示
1) 马踏棋盘算法也被称为骑士周游问题
2) 将马随机放在国际象棋的8×8棋盘Board[07][07]的某个方格中,马按走棋规则(马走日字)进行移动。要求每个方格只进入一次,走遍棋盘上全部64个方格
3) 游戏演示: http://www.4399.com/flash/146267_2.htm 

4) 用编程的方式:会使用到图的深度优化遍历算法(DFS) + 贪心算法优化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重要性

  1. 算法是程序的灵魂,优秀的程序可以在海量数据计算时,依然保持高速计算。

  2. 一般来讲 程序会使用了内存计算框架(比如Spark)和缓存技术(比如Redis等)来优化程序,再深入的思考一下,这些计算框架和缓存技术, 它的核心功能是哪个部分呢?

  3. 拿实际工作经历来说, 在Unix下开发服务器程序,功能是要支持上千万人同时在线, 在上线前,做内测,一切OK,可上线后,服务器就支撑不住了, 公司的CTO对代码进行优化,再次上线,坚如磐石。你就能感受到程序是有灵魂的,就是算法。

  4. 目前程序员面试的门槛越来越高,很多一线IT公司(大厂),都会有数据结构和算法面试题(负责的告诉你,肯定有的)。

  5. 如果你不想永远都是代码工人,那就花时间来研究下数据结构和算法。

数据结构与算法框架

这个只是大体框架图,后续会逐渐修正,不足之处多多斧正!!!

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关系(了解!!!)

  • 数据data结构(structure)是一门研究组织数据方式的学科,有了编程语言也就有了数据结构.学好数据结构可以编写出更加漂亮,更加有效率的代码。
  • 要学习好数据结构就要多多考虑如何将生活中遇到的问题,用程序去实现解决。
  • 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
  • 数据结构是算法的基础, 换言之,想要学好算法,需要把数据结构学到位。

编程中实际遇到的几个问题(了解)

  • 问题一:字符串替换问题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String str = "Java,Java, hello,world!";
		String newStr = str.replaceAll("Java", "数据结构"); //算法
		System.out.println("newStr=" + newStr);
}

问:试写出用单链表表示的字符串类及字符串结点类的定义,并依次实现它的构造函数、以及计算串长度、串赋值、判断两串相等、求子串、两串连接、求子串在串中位置等7个成员函数。

小结:需要使用到单链表数据结构

  • 问题二:一个五子棋程序

如何判断游戏的输赢,并可以完成存盘退出和继续上局的功能
思路:    
    1)将棋盘构建二维数组=>(稀疏数组)->写入文件【存档功能】
    2)读取文件-》稀疏数组-》二维数组-》棋盘【接上局】
  • 问题三:约瑟夫(Josephu)问题(丢手帕问题)

	1) Josephu  问题为:设编号为12,… n的n个人围坐一圈,约定编号为k(1<=k<=n)的人从1开始报数,数到m 的那个人出列,它的下一位又从1开始报数,数到m的那个人又出列,依次类推,直到所有人出列为止,由此产生一个出队编号的序列。
        
    2) 提示:用一个不带头结点的循环链表来处理Josephu 问题:先构成一个有n个结点的单循环链表(单向环形链表),然后由k结点起从1开始计数,计到m时,对应结点从链表中删除,然后再从被删除结点的下一个结点又从1开始计数,直到最后一个结点从链表中删除算法结束。
        
    3) 小结:完成约瑟夫问题,需要使用到单向环形链表这个数据结构
  • 其它常见算法问题
1) 修路问题  => 最小生成树(加权值)【数据结构】+ 普利姆算法
2) 最短路径问题  =>+弗洛伊德算法
3) 汉诺塔 => 分支算法 
4) 八皇后问题 => 回溯法

思维导图总结

线性结构和非线性结构

数据结构包括:线性结构非线性结构

  • 线性结构

    • 线性结构作为最常用的数据结构,其特点是数据元素之间存在一对一的线性关系。
    • 线性结构有两种不同的存储结构,即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顺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顺序表,顺序表中的存储元素是连续的
    • 链式存储的线性表称为链表,链表中的存储元素不一定是连续的,元素节点中存放数据元素以及相邻元素的地址信息。
    • 线性结构常见的有:数组、队列、链表和栈,后面会详细叙述。
  • 非线性结构

    • 非线性结构包括:二维数组,多维数组,广义表,树结构,图结构

第二章 稀疏数组与队列

稀疏数组的应用场景

先看一个实际的需求

​ 1. 编写的五子棋程序中,有存盘退出续上盘的功能。

分析问题: 
	因为该二维数组的很多值是默认值0, 因此记录了很多没有意义的数据.->稀疏数组。
  • 稀疏数组基本介绍
    • 当一个数组中大部分元素为0,或者为同一个值的数组时,可以使用稀疏数组来保存该数组。
    • 稀疏数组的处理方法是:
      • 记录数组一共有几行几列,有多少个不同的值;
      • 把具有不同值的元素的行列及值记录在一个小规模的数组中,从而缩小程序的规模。
  • 稀疏数组举例说明

	/* * 二维数组转稀疏数组过程 * * 将原始稀疏数组用二维数组存储,需要6行7列的数组,记录42个数据; * 如果使用稀疏数组存储,在稀疏数组的第一行第一列记录原始数组总行数, * 第一行第二列记录原始数组的总列数,第一行第三列记录原始数组非零值的个数, * 在稀疏数组的第二行开始的每一行分别记录每一个非零值的行值、列值、具体数据大小, * 使用稀疏数组即可将原始数组由6行7列42个值的二维数组, * 转换为9行3列27个值的二维数组。 */

稀疏数组转换的思路分析及实现

  • 应用实例

    • 使用稀疏数组,来保留类似前面的二维数组(棋盘、地图等等)
    • 把稀疏数组存盘,并且可以从新恢复原来的二维数组数
    • 整体思路分析

二维数组 转 稀疏数组的思路
1. 遍历  原始的二维数组,得到有效数据的个数 sum
2. 根据sum 就可以创建 稀疏数组 sparseArr   int[sum + 1] [3]
3. 将二维数组的有效数据数据存入到 稀疏数组

稀疏数组转原始的二维数组的思路

1. 先读取稀疏数组的第一行,根据第一行的数据,创建原始的二维数组,比如上面的  chessArr2 = int [11][11]
2. 在读取稀疏数组后几行的数据,并赋给原始的二维数组,即可.

  • 代码实现
public class Sparce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原始的二维数组 11*11
		// 0:表示没有棋子,1表示黑子,2表示白子
		int chessArr[][] = new int[11][11];
		chessArr[1][3] = 5;
		chessArr[2][1] = 17;
		chessArr[5][5] = 21;
		//输出原始二维数组
		System.out.println("原始的二维数组:");
		for(int[] row : chessArr){
			for(int data : row){
				System.out.printf("%d\t",data);
			}
			System.out.println();
		}
		
		//二维数组 转 稀疏数组
		//1.先遍历二维数组,得到非0数据的个数
		int sum = 0;
		for(int i = 0;i < 11;i++){
			for(int j = 0;j < 11;j++){
				if(chessArr[i][j] != 0){
					sum++;
				}
			}
		}
		
		//2.创建对应的稀疏数组
		int sparseArr[][] = new int[sum + 1][3];	//除去第一行
		//给稀疏数组赋值
		sparseArr[0][0] = 11;
		sparseArr[0][1] = 11;
		sparseArr[0][2] = sum;	//有效数据的个数,即非0的值
		
		//遍历二维数组,将非0的值存入到稀疏数组saprseArr中
		int count = 0;	//用于记录是第几个非0数据
		for(int i = 0;i < 11;i++){
			for(int j = 0;j < 11;j++){
				if(chessArr[i][j] != 0){
					count++;
					sparseArr[count][0] = i;	//第一列
					sparseArr[count][1] = j;	//第二列
					sparseArr[count][2] = chessArr[i][j];	//第三列
				}
			}
		}
		
		//输出稀疏数组的形式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得到的稀疏数组为: ");
		for(int i = 0;i < sparseArr.length;i++){
			System.out.printf("%d\t%d\t%d\n",sparseArr[i][0],sparseArr[i][1],sparseArr[i][2]);
		}
		System.out.println();
		
		//将稀疏数组恢复为原始的二维数组
		/* * 1.先读取稀疏数组的第一行,根据第一行的数据,创建原始的二维数组,比如上面的 chessArr2 = int [11][11] * 2.在读取稀疏数组后几行的数据,并赋给 原始的二维数组 即可. */
		//1.先读取稀疏数组的第一行,根据第一行的数据,创建原始的二维数组
		int chessArr2[][] = new int[sparseArr[0][0]][sparseArr[0][1]];
		
		//2.在读取稀疏数组后几行的数据(从第二行开始),并赋给 原始的二维数组
		for(int i = 1;i < sparseArr.length;i++){
			chessArr2[sparseArr[i][0]][sparseArr[i][1]] = sparseArr[i][2];
		}
		
		//输出恢复后的二维数组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恢复后的二维数组:");
		for(int[] row : chessArr2){
			for(int data : row){
				System.out.printf("%d\t",data);
			}
			System.out.println();
		}
	
	}

}
  • 课后练习
import java.awt.Desktop;
import java.io.File;
import java.io.FileInputStream;
import java.io.FileOutputStream;
import java.io.InputStreamReader;
import java.io.OutputStreamWriter;

/* * 要求: * 1.在前面的基础上,将稀疏数组保存到磁盘上,比如 map.data * 2.恢复原来的数组时,读取map.data 进行恢复 */
public class SparceArray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throws Exception {
		
		//创建一个原始的二维数组 11*11
		// 0:表示没有棋子,1表示黑子,2表示白子
		int chessArr[][] = new int[11][11];
		chessArr[1][3] = 5;
		chessArr[2][1] = 17;
		chessArr[5][5] = 21;
		//输出原始二维数组
		System.out.println("原始的二维数组:");
		for(int[] row : chessArr){
			for(int data : row){
				System.out.printf("%d\t",data);
			}
			System.out.println();
		}
		
		//二维数组 转 稀疏数组
		//1.先遍历二维数组,得到非0数据的个数
		int sum = 0;
		for(int i = 0;i < 11;i++){
			for(int j = 0;j < 11;j++){
				if(chessArr[i][j] != 0){
					sum++;
				}
			}
		}
		
		//2.创建对应的稀疏数组
		int sparseArr[][] = new int[sum + 1][3];	//除去第一行
		//给稀疏数组赋值
		sparseArr[0][0] = 11;
		sparseArr[0][1] = 11;
		sparseArr[0][2] = sum;	//有效数据的个数,即非0的值
		
		//遍历二维数组,将非0的值存入到稀疏数组saprseArr中
		int count = 0;	//用于记录是第几个非0数据
		for(int i = 0;i < 11;i++){
			for(int j = 0;j < 11;j++){
				if(chessArr[i][j] != 0){
					count++;
					sparseArr[count][0] = i;	//第一列
					sparseArr[count][1] = j;	//第二列
					sparseArr[count][2] = chessArr[i][j];	//第三列
				}
			}
		}
		
		//保存稀疏数组
		File file = new File("F:\\java\\Data structure\\day01\\map.data");
		FileOutputStream fos = new FileOutputStream(file);

		OutputStreamWriter write = new OutputStreamWriter(fos, "UTF-8");
		
		//输出稀疏数组的形式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得到的稀疏数组为: ");
		for(int i = 0;i < sparseArr.length;i++){
			System.out.printf("%d\t%d\t%d\n",sparseArr[i][0],sparseArr[i][1],sparseArr[i][2]);
			
			if (i == sparseArr.length - 1) {
				write.append(sparseArr[i][0] + "," + sparseArr[i][1] + "," + sparseArr[i][2]);
			} else {
				write.append(sparseArr[i][0] + "," + sparseArr[i][1] + "," + sparseArr[i][2] + ",");
			}

		}
		
		System.out.println("写入文件中...");
		write.close();
		fos.close();

		System.out.println("打开文件中...");
		Desktop.getDesktop().open(file);

		System.out.println("-------------先读取map.data-----------------");
		// 创建 FileReader 对象
		FileInputStream fis = new FileInputStream(file);

		InputStreamReader reader = new InputStreamReader(fis, "UTF-8");
		StringBuffer sb = new StringBuffer();
		while (reader.ready()) {
			sb.append((char) reader.read());// 转成char加到StringBuffer对象中
		}

		System.out.println(sb.toString());
		reader.close();// 关闭读取流
		fis.close();// 关闭输入流,释放系统资源

		System.out.println("-------------恢复成稀疏数组sparseArr-----------------");
		
		System.out.println();
		
		//将稀疏数组恢复为原始的二维数组
		/* * 1.先读取稀疏数组的第一行,根据第一行的数据,创建原始的二维数组,比如上面的 chessArr2 = int [11][11] * 2.在读取稀疏数组后几行的数据,并赋给 原始的二维数组 即可. */
		//1.先读取稀疏数组的第一行,根据第一行的数据,创建原始的二维数组
		int chessArr2[][] = new int[sparseArr[0][0]][sparseArr[0][1]];
		
		//2.在读取稀疏数组后几行的数据(从第二行开始),并赋给 原始的二维数组
		for(int i = 1;i < sparseArr.length;i++){
			chessArr2[sparseArr[i][0]][sparseArr[i][1]] = sparseArr[i][2];
		}
		
		//输出恢复后的二维数组
		System.out.println();
		System.out.println("恢复后的二维数组:");
		for(int[] row : chessArr2){
			for(int data : row){
				System.out.printf("%d\t",data);
			}
			System.out.println();
		}
	
	}
	
}

队列的应用场景和介绍

队列的一个使用场景

银行排队的案例:

  • 队列介绍

    • 队列是一个有序列表,可以用数组或是链表来实现。

    • 遵循先入先出的原则。即:先存入队列的数据,要先取出。后存入的要后取出

    • 示意图:(使用数组模拟队列示意图)

    第一幅图:队列初始的情况
    	Queue--》代表类Queue
    	rear --》代表队尾,初始化为-1
    	front--》代表队首,初始化为-1
        MaxSize-1--》队列的最大容量(0开始计数,需减一)
    第二幅图:向队列增加数据的情况
        当数据增加时rear变大,front不变    
    第三幅图:从队列取数据的情况
        当数据取出时front变大,rear不变

数组模拟队列的思路分析及实现

  • 数组模拟队列

    • 队列本身是有序列表,若使用数组的结构来存储队列的数据,则队列数组的声明如下图, 其中 maxSize 是该队列的最大容量。

    • 因为队列的输出、输入是分别从前后端来处理,因此需要两个变 frontrear分别记录队列前后端的下标,front 会随着数据输出而改变,而 rear则是随着数据输入而改变,如图所示:

  • 当我们将数据存入队列时称为”addQueue”,addQueue 的处理需要有两个步骤:

  • 思路分析

    • 将尾指针往后移:rear+1 , 当front == rear 【空】
    • 若尾指针 rear 小于队列的最大下标 maxSize-1,则将数据存入 rear所指的数组元素中,否则无法存入数据。 rear == maxSize - 1[队列满]
  • 代码实现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ArrayQueu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测试代码
		//创建一个队列
		ArrayQueue queue = new ArrayQueue(3);
		char key = ' ';	//接收用户输入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boolean loop = true;
		//输出一个菜单
		while(loop){
			System.out.println("s(show):显示队列");
			System.out.println("e(exit):退出程序");
			System.out.println("a(add):添加数据到队列");
			System.out.println("g(get):从队列中取出数据");
			System.out.println("h(head):查看队列头的数据");
			key = scanner.next().charAt(0);	//接收一个字符
			switch(key){
			case 's':
				queue.showQueue();
				break;
			case 'a':
				System.out.println("输出一个数");
				int value = scanner.nextInt();
				queue.addQueue(value);
				break;
			case 'h':	//查看队列头的数据
				try {
					int res = queue.headQueue();
					System.out.printf("队列头的数据是%d\n",res);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break;
			case 'g':	//取出数据
				try {
					int res = queue.getQueue();
					System.out.printf("取出的数据是%d\n",res);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break;
			case 'e':	//退出
				scanner.close();
				loop = false;
				break;
			default: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程序退出-------");
	}

}

// 使用数组模拟队列---》编写一个ArrayQueue类
class ArrayQueue {
	private int maxSize; // 表示数组的最大容量
	private int front; // 队列头
	private int rear; // 队列尾
	private int[] arr; // 该数组用于存放数据,模拟队列

	// 创建队列的构造器
	public ArrayQueue(int arrMaxSize) {
		maxSize = arrMaxSize;
		arr = new int[maxSize];
		front = -1; // 指向队列头部,分析出front是指向队列头的前一个位置
		rear = -1; // 指向队列尾部,指向队列尾的数据(即队列尾部的最后一个数据)
	}

	// 判断队列是否满
	public boolean isFull() {
		return rear == maxSize - 1; // 满为true,不满为false
	}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return rear == front; // 为空即true,不空为false
	}

	// 添加数据到队列
	public void addQueue(int n) {
		// 判断队列是否满,满了不加入,未满则加入数据
		if (isFull()) { // 队列满了
			System.out.println("队列满了,不能再加了!!!");
			return;
		}
		// 队列未满
		rear++; // 让rear后移
		arr[rear] = n; // 添加数据
	}

	// 获取队列的数据,出队列
	public int getQueue() {
		// 判断队列是否空
		if (isEmpty()) { // 队列为空
			// 错误的写法:
			// return -1; //当要出的数据为-1时,此处不正确,应当通过如下方法
			// 正确的写法:通过抛出异常来处理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了,不能取数据。");
		}
		// 队列不空,返回数据
		front++; // 让front后移
		return arr[front]; // 出队列
	}

	// 显示队列的所有数据
	public void showQueue() {
		// 遍历
		if (isEmpty()) { // 队列为空
			System.out.println("队列空的,没有数据。");
			return;
		}
		// 队列不空
		for (int i = 0; i < arr.length; i++) {
			System.out.printf("arr[%d]=%d\n", i, arr[i]);
		}
	}

	// 显示队列的头数据。注意:不是取出数据
	public int headQueue() {
		// 判断
		if (isEmpty())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了,不能取数据。");
		}
		return arr[front + 1];
	}
}
  • 问题分析并优化

1)目前数组使用一次就不能用,无法达到复用的效果;

2)将这个数组使用算法,改进成一个环形的队列取模:%

具体如下:

数组模拟环形队列思路分析及实现

对前面的数组模拟队列的优化,充分利用数组. 因此将数组看做是一个环形的。(通过取模的方式来实现即可)

  • 分析说明:

    • 尾索引的下一个为头索引时表示队列满,即将
      列容量空出一个作为约定
      ,这个在做判断队列满的
      时候需要注意 (rear + 1) % maxSize == front 满]

    • rear == front [空]

    • 测试示意图:

```java
思路如下:
1.  front 变量的含义做一个调整: front 就指向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也就是说 arr[front] 就是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front 的初始值 = 0
2.  rear 变量的含义做一个调整:rear 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位置. 因为希望空出一个空间做为约定.
rear 的初始值 = 0
3. 当队列满时,条件是  (rear  + 1) % maxSize == front 【满】
4. 对队列为空的条件, rear == front 空
5. 当我们这样分析, 队列中有效的数据的个数   (rear + maxSize - front) % maxSize   // rear = 1 front = 0 
6. 综上,就可以在原来的队列上修改得到,一个环形队列。
```
  • 代码实现:
import java.util.Scanner;

public class CircleArrayQueueDemo {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 测试代码
		System.out.println("测试数组模拟环形队列-------");
		// 创建一个环形队列
		CircleArray queue = new CircleArray(6);	//这里设置的6,是其队列的有效数据最大是5
		char key = ' '; // 接收用户输入
		Scanner scanner = new Scanner(System.in);
		boolean loop = true;
		// 输出一个菜单
		while (loop) {
			System.out.println("s(show):显示队列");
			System.out.println("e(exit):退出程序");
			System.out.println("a(add):添加数据到队列");
			System.out.println("g(get):从队列中取出数据");
			System.out.println("h(head):查看队列头的数据");
			key = scanner.next().charAt(0); // 接收一个字符
			switch (key) {
			case 's':
				queue.showQueue();
				break;
			case 'a':
				System.out.println("输出一个数");
				int value = scanner.nextInt();
				queue.addQueue(value);
				break;
			case 'h': // 查看队列头的数据
				try {
					int res = queue.headQueue();
					System.out.printf("队列头的数据是%d\n", res);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break;
			case 'g': // 取出数据
				try {
					int res = queue.getQueue();
					System.out.printf("取出的数据是%d\n", res);
				} catch (Exception e) {
					System.out.println(e.getMessage());
				}
				break;
			case 'e': // 退出
				scanner.close();
				loop = false;
				break;
			default:
				break;
			}
		}
		System.out.println("程序退出-------");

	}

}

// 使用数组模拟队列---》编写一个ArrayQueue类
class CircleArray {
	private int maxSize; // 表示数组的最大容量

	// front 队列头,front 就指向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也就是说 arr[front] 就是队列的第一个元素
	// front 的初始值为0
	private int front;

	// rear 队列尾,rear 指向队列的最后一个元素的后一个位置. 因为希望空出一个空间做为约定.
	// rear 的初始值 = 0
	private int rear;
	private int[] arr; // 该数组用于存放数据,模拟队列

	// 创建队列的构造器
	public CircleArray(int arrMaxSize) {
		maxSize = arrMaxSize;
		arr = new int[maxSize];
	}

	// 判断队列是否满
	public boolean isFull() {
		return (rear + 1) % maxSize == front; // 满为true,不满为false
	}

	// 判断队列是否为空
	public boolean isEmpty() {
		return rear == front; // 为空即true,不空为false
	}

	// 添加数据到队列
	public void addQueue(int n) {
		// 判断队列是否满,满了不加入,未满则加入数据
		if (isFull()) { // 队列满了
			System.out.println("队列满了,不能再加了!!!");
			return;
		}
		// 队列未满
		arr[rear] = n; // 直接添加数据
		rear = (rear + 1) % maxSize; // 将 rear 后移, 这里必须考虑取模
	}

	// 获取队列的数据,出队列
	public int getQueue() {
		// 判断队列是否空
		if (isEmpty()) { // 队列为空
			// 通过抛出异常来处理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了,不能取数据。");
		}
		// 队列不空,返回数据
		// 1. 先把 front 对应的值保留到一个临时变量
		// 2. 将 front 后移, 考虑取模
		// 3. 将临时保存的变量返回
		int value = arr[front];
		front = (front + 1) % maxSize;
		return value;
	}

	// 显示队列的所有数据
	public void showQueue() {
		// 遍历
		if (isEmpty()) { // 队列为空
			System.out.println("队列空的,没有数据。");
			return;
		}
		// 队列不空
		// 思路:从front开始遍历,遍历多少个元素
		for (int i = front; i < front + size(); i++) {
			System.out.printf("arr[%d]=%d\n", i % maxSize, arr[i % maxSize]);
		}
	}

	// 求出当前队列有效数据的个数
	public int size() {
		// rear = 2
		// front = 1
		// maxSize = 3
		return (rear + maxSize - front) % maxSize;
	}

	// 显示队列的头数据。注意:不是取出数据
	public int headQueue() {
		// 判断
		if (isEmpty()) {
			throw new RuntimeException("队列空了,不能取数据。");
		}
		return arr[front];
	}
}

思维导图总结

Leetcode每日一练

数据结构和算法不单单是理论学习,还需要相应的实践练习。

1. 两数之和

  • 给定一个整数数组 nums 和一个目标值 target,请你在该数组中找出和为目标值的那 两个 整数,并返回他们的数组下标。

  • 你可以假设每种输入只会对应一个答案。但是,数组中同一个元素不能使用两遍。

示例:

给定 nums = [2, 7, 11, 15], target = 9

因为 nums[0] + nums[1] = 2 + 7 = 9
所以返回 [0, 1]

思路:

1.创建一个map
2.for循环遍历nums数组
3.用target减nums[i],以计算哪个数能和当前的数相加可得到target
4.判断map里是否有这个数
    如果有,返回结果;
    如果没有,则把nums[i]当作key,i当作value放入map中。

A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int[] twoSum(int[] nums, int target) {
    	Map<Integer, Integer> map = new HashMap<>();
    	for(int i = 0;i < nums.length;i++){
    		// 如果 map 存在此差值,则返回
    		if(map.containsKey(target - nums[i])){
    			return new int[]{i,map.get(target - nums[i])};
    		}
    		map.put(nums[i], i);	// 将该数组的值存入 map
    	}
		return null;
    }
}

5. 最长回文子串

  • 给定一个字符串 s,找到 s 中最长的回文子串。你可以假设 s 的最大长度为 1000。

示例 1:

输入: "babad"
输出: "bab"
注意: "aba" 也是一个有效答案。

示例 2:

输入: "cbbd"
输出: "bb"

思路:

1.如果字符串长度小于2或者为空,直接返回原字符串
2.定义三个变量,一个start存储当前找到的最大回文字符串的起始位置,另一个maxLen记录字符串的长度,第三个变量end记录回文字符串的终止位置。  
3.定义一个 boolean df[i][j] 来判断字符串从 i 到 j 这段是否为回文。
    如果 df[i][j]=true,则需要判断 df[i-1][j+1] 是否为回文,那么就只需要判断字符串在(i-1)和(j+1)两个位置是否为相同的字符即可。也就是当df[i][j]=true 并且(i-1)和(j+1)两个位置为相同的字符,此时 dp[i-1][j+1]=true。 
    
附:
  长度为奇数的回文串,比如a, aba, abcba,以字母为中心
  长度为偶数的回文串,比如aa, abba,以两个字母之间空隙为中心

AC

public class Solution {
	public String longestPalindrome(String s) {

		if (null == s || s.length() < 2) {
			return s;
		}
		int start = 0; // 记录回文子串的开始位置
		int maxLen = 1; // 记录字符串的长度
		int end = 0;

		// 定义二维数组记录原字符串 i 到 j 区间是否为回文子串。
		boolean[][] df = new boolean[s.length()][s.length()];
		// 遍历元素并得到包含当前元素之前字符串的最大回文子串。
		for (int i = 1; i < s.length(); i++) {
			for (int j = 0; j < i; j++) {
				// 状态转移,判断记录 i 到 j 位置是否为回文子串。
				if (s.charAt(j) == s.charAt(i) && (i - j <= 2 || df[i - 1][j + 1])) {
					df[i][j] = true;
					// 判断更新记录遍历过的最长回文子串。
					if (i - j + 1 > maxLen) {
						maxLen = i - j + 1;
						start = j;
						end = i;
					}
				}
			}
		}
		return s.substring(start, end + 1);
	}
}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11-01 08:48
门头沟学院 C++
伤心的候选人在吵架:佬你不要的,能不能拿户口本证明过户给我。。球球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10-28 11:04
已编辑
美团_后端实习生(实习员工)
一个2人:我说几个点吧,你的实习经历写的让人觉得毫无含金量,你没有挖掘你需求里的 亮点, 让人觉得你不仅打杂还摆烂。然后你的简历太长了🤣你这个实习经历看完,估计没几个人愿意接着看下去, sdk, 索引这种东西单拎出来说太顶真了兄弟,好好优化下简历吧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