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网 错题
第一章 计算机网络体系结构
- 局域网和广域网的差异不仅在于他们所覆盖的范围不同,还主要在于他们所使用的协议不同
- 局域网是基于广播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而广域网是基于交换技术发展起来的网络
- 局域网与广域网的互联是通过路由器实现的
- 广播式网络可以不要网络层
- 网络模型进行分层的目标有:①提供标准语言 ②定义标准界面 ③增加功能之间的独立性;而定义功能执行的方法不是!
- 将用户数据分成一个个数据块传输的优点有:①减少延迟时间 ②提高错误控制效率 ③使多个应用更公平地使用共享通信介质
- 世界上第一个计算机网络是ARPAnet
- Internet最早起源于ARPAnet
- 在OSI参考模型中,提供流量控制功能的是第2、3、4层;提供建立、维护和拆除端到端连接的层是传输层;为数据分组提供在网络中路由地功能的是网络层;为网络层实体提供数据发送和接收功能及过程的是数据链路层
- 上下邻层实体之间的接口称为服务访问点,应用层地服务访问点也称用户界面
第二章 物理层
- 10BaseT即10Mb/s的以太网,采用的是曼彻斯特编码
- 将基带信号直接传送到通信线路(数字信道)上的传输方式称为基带传输,把基带信号经过调制后送到通信线路(模拟信道)上的方式称为频带传输
- 数据传输速率直接用采样频率*一个码元所含的信息量bit数,不用乘二!是在跟据奈氏准则算“极限”信道容量的时候,才要乘2
- 报文交换中,数据经过网络的传输延迟长而且是不固定的,不能用于语音数据传输
- 电路交换不提供差错控制功能
- 虚电路是面向连接的,他提供的是一种可靠的服务
- 为了使数据在网络中的传输时延最小,首选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为保证数据无差错的传送,不应选用的交换方式是电路交换;分组交换对报文交换的主要改进是传输单位更小且定长,这种改进产生的直接结果是减少了传输时延;在出错率很高的传输系统中,选用数据报方式更合适
- 数据报方式中,某个结点若因故障而丢失分组,其他分组仍可正常传输
- 数据报方式中,每个分组独立的进行路由选择和转发,不同分组之间没有必然联系
- 虚电路不只是临时性的,它提供的服务包括永久性虚电路PVC和交换性虚电路SVC,前者是提前定义好的、基本不需要任何建立时间的断电之间的连接
- 数据报服务中,每个分组在传输过程中都必须携带源地址和目的地址
- 利用一根同轴电缆互连主机构成以太网,则主机间的通信方式为半双工
- 同轴电缆比双绞线的传输速率更快,得益于同轴电缆具有更高的屏蔽性,同时有更好的抗噪声性能
- 使用卫星通信易于实现广播通信和多址通信;通信费用高、延时较大是卫星通信的不足之处
- 转发器的作用是放大信号
- 两个网段在物理层上互连时要求数据传输速率要相同,但数据链路层协议可以不同
第三章 数据链路层
- 为了避免传输过程中帧的丢失,数据链路层采用的方法是计时器超时重发;为了避免帧的重复,采用的方法是帧编号机制
- 通过提高信噪比可以减弱其影响的差错是随即差错;噪声分为热噪声和冲击噪声,热噪声引起随即差错,可以通过提高信噪比而改善;冲击噪声一般是外界电磁干扰引起的,引起突发差错,不能通过提高信噪比来改善
- CRC校验码可以检测出所有的单比特错误
- 带r个校验位的多项式编码可以检测到所有长度小于等于r的突发性错误
- TDM与FDM相比,抗干扰能力强,可以逐级再生整形,避免干扰的积累,而且数字信号比较容易实现自动转换;TDM可以用于数字传输而FDM不行
- 二进制回退算法考虑了网络负载对冲突的影响
- 在二进制退避算法中,k的取值越大,帧重传时再次发生冲突的概率越低
- 根据CSMA/CD协议的工作原理,当冲突域的最大距离不变,网络传输速率提高时需要提高最短帧长
- 令牌环网络上的所有结点共享网络带宽
- 以太网不是全都需要CSMA/CD协议的,只有当以太网工作在半双工方式下,会出现冲突时才需要CSMA/CD协议
- 在以太网中,大量的广播信息会降低整个网络性能的原因是网络中的每台计算机都必须处理每个广播信息
- 同一局域网中的两个设备具有相同的静态MAC地址时,会发生在网络上的这两个设备都不能正确通信
- IEEE局域网标准对应OSI参考模型的物理层和数据链路层
- 在以太网中,有ABCD四台主机,若A向B发送数据,则四台主机都能接收到数据
- 吉比特以太网数据的传输时间主要受线路传输延迟的制约
- PPP协议具有差错控制能力,支持动态分配IP,支持身份验证
- 网桥可以互联不同的物理层、不同的MAC子层以及不同速率的以太网
- 利用交换机可以实现虚拟局域网VLAN,VLAN不仅可以隔离冲突域还可以隔离广播域
- 以太网交换机进行转发决策使用的PDU地址是目的物理地址;数据链路层设备使用物理地址进行转发
- 不同网络协议的网络的互连通过路由器来实现
第四章 网络层
第五章 运输层
第六章 应用层
- 浏览器显示的内容来自服务器
- 客户机通常位于前端服务器通常位于后端
- 客户机和服务器通过网络实现协同计算任务
- 客户机是面向用户的,服务器是面向任务的
- 在向多用户分发一个文件时,P2P模型通常比C/S模型所需的时间短
- 域名与IP地址,MAC地址,主机都不具有一一对应关系
- Internet上提供客户访问的主机一定要有IP地址,但不一定有域名
- 同一域名在不同时间可能解析出不同的IP地址,因此可以用多台服务器来分担负载
- 多个域名可以指向同一台主机IP地址
- IP子网中的主机可以由不同的域名服务器来维护其映射
- 在DNS的递归查询中,由最开始连接的服务器给客户端返回地址
- 如果一台主机通过两块网卡连接到两个网络,那么就具有两个IP地址,每个网卡对应一个MAC地址,显然这两个IP地址可以映射到同一个域名上;此外,多台主机也可以映射到同一个域名上(如负载均衡),一台主机也可以映射到多个域名上(如虚拟主机)
- 一台具有单个DNS名称的机器可以有多个IP地址,IP地址由网络名和主机号两部分构成,如果一台机器有两个以太网卡,那么它可以同时连接到两个不同的网络上;如果是这样,它需要两个IP地址
- 一台计算机可以有两个属于不同顶级域的DNS名字,例如www.cskaoyan.com和www.cskaoyan.cn属于不同的顶级域,但是用户输入这两个不同的DNS名字,访问的是同一台服务器
- 服务器端由控制进程、数据进程两部分组成
- POP3协议由客户端而非服务器选择接收后是否将邮件保存在服务器上
- POP3协议是基于ASCII码的,不能发送二进制数据
- POP3协议的一个账号在服务器上只能有一个邮件接收目录
- 万维网上的每个页面都有一个唯一的地址,这些地址统称为统一资源定位符URL
- 仅需Web服务器对HTTP报文进行响应,但不需要返回请求对象时,HTTP请求报文应该使用的方法时HEA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