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ySQL日志

MySQL日志

redo log 重做日志 物理日志

(InnoDB引擎特有的,物理操作日志,循环写的,空间固定会用完,两个指针;

两种状态,保证crash-safe能力)

1、当有一条记录需要更新的时候,InnoDB引擎就会先把记录写到redo log(粉板)里面,并更新内存,这个时候更新就算完成了。同时,InnoDB引擎会在适当的时候,将这个操作记录更新到磁盘里面,而这个更新往往是在系统比较空闲的时候做

2、InnoDB的redo log是固定大小的,比如可以配置为一组4个文件,每个文件的大小是1GB,那么这块“粉板”总共就可以记录4GB的操作。从头开始写,写到末尾就又回到开头循环写,如下面这个图所示。

img

write pos是当前记录的位置,一边写一边后移,写到第3号文件末尾后就回到0号文件开头。checkpoint是当前要擦除的位置,也是往后推移并且循环的,擦除记录前要把记录更新到数据文件。

write pos和checkpoint之间的是“粉板”上还空着的部分,可以用来记录新的操作。如果write pos追上checkpoint,表示“粉板”满了,这时候不能再执行新的更新,得停下来先擦掉一些记录,把checkpoint推进一下。

3、crash-safe

有了redo log,InnoDB就可以保证即使数据库发生异常重启,之前提交的记录都不会丢失,这个能力称为crash-safe

binlog 归档日志 逻辑日志

(server层,所有引擎共有,逻辑操作日志,可追加写)

为什么会有两份日志呢?

因为最开始MySQL里并没有InnoDB引擎。MySQL自带的引擎是MyISAM,但是MyISAM没有crash-safe的能力,binlog日志只能用于归档,记录server层所有的逻辑操作。而InnoDB是另一个公司以插件形式引入MySQL的,既然只依靠binlog是没有crash-safe能力的,所以InnoDB使用另外一套日志系统——也就是redo log来实现crash-safe能力。

update语句的执行流程图

update语句的执行流程图,图中浅色框表示是在InnoDB内部执行的,深色框表示是在执行器中执行的。

img

最后三步看上去有点“绕”,将redo log的写入拆成了两个步骤:prepare和commit,这就是"两阶段提交"。

两阶段提交

两阶段提交保证了两份日志的逻辑一致。

两阶段提交是跨系统维持数据逻辑一致性时常用的一个方案,redo log和binlog都可以用于表示事务的提交状态,而两阶段提交就是让这两个状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

为什么日志需要“两阶段提交”

这里不妨用反证法来进行解释:

由于redo log和binlog是两个独立的逻辑,如果不用两阶段提交,要么就是先写完redo log再写binlog,或者采用反过来的顺序。我们看看这两种方式会有什么问题。

仍然用前面的update语句来做例子。假设当前ID=2的行,字段c的值是0,再假设执行update语句过程中在写完第一个日志后,第二个日志还没有写完期间发生了crash,会出现什么情况呢?

  1. 先写redo log后写binlog。假设在redo log写完,binlog还没有写完的时候,MySQL进程异常重启。由于我们前面说过的,redo log写完之后,系统即使崩溃,仍然能够把数据恢复回来,所以恢复后这一行c的值是1。
    但是由于binlog没写完就crash了,这时候binlog里面就没有记录这个语句。因此,之后备份日志的时候,存起来的binlog里面就没有这条语句。
    然后你会发现,如果需要用这个binlog来恢复临时库的话,由于这个语句的binlog丢失,这个临时库就会少了这一次更新,恢复出来的这一行c的值就是0,与原库的值不同。
  2. 先写binlog后写redo log。如果在binlog写完之后crash,由于redo log还没写,崩溃恢复以后这个事务无效,所以这一行c的值是0。但是binlog里面已经记录了“把c从0改成1”这个日志。所以,在之后用binlog来恢复的时候就多了一个事务出来,恢复出来的这一行c的值就是1,与原库的值不同。

可以看到,如果不使用“两阶段提交”,那么数据库的状态就有可能和用它的日志恢复出来的库的状态不一致。

你可能会说,这个概率是不是很低,平时也没有什么动不动就需要恢复临时库的场景呀?

其实不是的,不只是误操作后需要用这个过程来恢复数据。当你需要扩容的时候,也就是需要再多搭建一些备库来增加系统的读能力的时候,现在常见的做法也是用全量备份加上应用binlog来实现的,这个“不一致”就会导致你的线上出现主从数据库不一致的情况。

简单说,redo log和binlog都可以用于表示事务的提交状态,而两阶段提交就是让这两个状态保持逻辑上的一致

日志crash—safe详解

为什么redo log保证了MySQL的crash-safe?

当数据库 crash 后,想要恢复未刷盘但已经写入 redo log 和 binlog 的数据到内存时,binlog 是无法恢复的。虽然 binlog 拥有全量的日志,但没有一个标志让 innoDB 判断哪些数据已经刷盘,哪些数据还没有。

但 redo log 不一样,只要刷入磁盘的数据,都会从 redo log 中抹掉,数据库重启后,直接把 redo log 中的数据都恢复至内存就可以了。这就是为什么 redo log 具有 crash-safe 的能力,而 binlog 不具备。

关于参数设置的建议

redo log用于保证crash-safe能力。innodb_flush_log_at_trx_commit这个参数设置成1的时候,表示每次事务的redo log都直接持久化到磁盘。这个参数我建议你设置成1,这样可以保证MySQL异常重启之后数据不丢失。

sync_binlog这个参数设置成1的时候,表示每次事务的binlog都持久化到磁盘。这个参数我也建议你设置成1,这样可以保证MySQL异常重启之后binlog不丢失。

当数据库 crash 后,如何恢复未刷盘的数据到内存中?

根据 redo log 和 binlog 的两阶段提交,未持久化的数据分为几种情况:

  1. change buffer 写入,redo log 虽然做了 fsync 但未 commit,binlog 未 fsync 到磁盘,这部分数据丢失。
  2. change buffer 写入,redo log fsync 未 commit,binlog 已经 fsync 到磁盘,先从 binlog 恢复 redo log,再从 redo log 恢复 change buffer。
  3. change buffer 写入,redo log 和 binlog 都已经 fsync,直接从 redo log 里恢复。

两种日志的区别

1、redo log 和 binlog 有一个很大的区别就是,一个是循环写,一个是追加写。也就是说 redo log 只会记录未刷盘的日志,已经刷入磁盘的数据都会从 redo log 这个有限大小的日志文件里删除。binlog 是追加日志,保存的是全量的日志。

redo log是循环写的,空间固定会用完;binlog是可以追加写入的。“追加写”是指binlog文件写到一定大小后会切换到下一个,并不会覆盖以前的日志。

2、redo log是InnoDB引擎特有的;binlog是MySQL的Server层实现的,所有引擎都可以使用。

3、redo log是物理日志,记录的是“在某个数据页上做了什么修改”;binlog是逻辑日志,记录的是这个语句的原始逻辑,比如“给ID=2这一行的c字段加1 ”。

种下数据库 文章被收录于专栏

MySQL相关的学习笔记,让我们一起来种下MySQL这棵参天大树吧!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安静的垂耳兔在泡澡:ks已经第八次投递了,它起码挂了还让你再投,不错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贺兰星辰:不要漏个人信息,除了简历模板不太好以外你这个个人简介是不是太夸大了...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1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