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面环节如何准备
1、通用类
1) 自我介绍
自我介绍是必答题,作为每轮面试的开场环节,是面试官了解你的窗口。有时面试官来不及看简历,你自己主动做下自我介绍,一方面让面试官感受到你的积极主动,缓解面试官因为没有看简历的尴尬场景,另一方面让面试官能够对你有所了解,大体知道“你是谁,从哪里来,准备到哪里去”。
自我介绍一般含有以下信息:“个人信息+实习/项目等业绩+对公司或职位兴趣度”三部分组成,这些信息适当根据面试的情况做增减。对于单面一般在1分钟-3分钟左右,有的面试官喜欢让面试者1min以内说完,有些面试官则会给到3分钟的时间,但不管时长,这些最基本的模块都是要包含进去,只是侧重点不同,好让面试官对你有基本的判断和认识。
举一个我的例子:我是XX大学XX专业的研究生。之前在美团点评实习,做过类目优化项目,改版后转化率提升20%,后面去京东也实习过,负责XX项目,数据表现是XX,也取得比较好的业绩,简历上有详细的介绍。
做完两份产品经理实习后,我发现非常喜欢做产品经理,一来比较喜欢站在用户角度来考虑产品的迭代优化,通过数据方式来验证效果,看到自己的产品能够被用户使用,我非常有成就感,二来产品经理需要比较强的执行力、沟通力、逻辑思维等,这块自己比较有优势,从实习和社团等经历中可以看到。
2) 优缺点
优缺点考察你能否正确认识自己,如何面对个人优劣势等。优点相对而言比较好回答,而缺点就不那么好处理。一方面聊缺点看起来更像压力型面试,因为多数人不太会在公众场合谈个人缺点,另一方面不知道回答什么样的缺点既好跟面试官交差,又能不碰触到公司或职位硬伤。
一般回答该问题,可以简单直接说明自己的优点或缺点,而后列举具体的案例来说明。以缺点为例,跟大家说下如何回答该问题。
比如你可以跟面试官回答:我个人的缺点是文案能力不强,比较难想到比较好的文案说明。记得在学校期间曾邀请上届刚毕业拿过BAT等产品经理offer的师兄来分享求职经验,当时海报上仅仅写“某某师兄分享产品求职经验”,但后面跟活动策划的同学聊后,改成“如何拿到BAT等10个校招产品经理offer“,整个学校公众号海报阅读量提升30%+。
文案能力是产品经理重要的能力之一,能通过文案更好地传达产品的设计理念及操作方法。文案的能力我认为是可以培养,我已经在看XX文案撰写技巧书籍,在弥补这方面能力的不足,形成一篇1000字+的阅读感想发布在自己的公众号。我在实际的产品设计过程中,后续会重点关注下竞品的文案描述,将这些文案作为自己设计产品的思考和补充。
文案能力对产品经理来说是锦上添花,而不是雪中送炭的必要技能,因为公司有时运营或者客服部门提供相关的文案说明。文案自己尝试学习与修炼,并不是特别难以学习的技能。在上面的回答中,让面试官觉得你能看清自己现在的问题,并且已经采取措施来弥补,那能证明你能理性评价自己并且积极主动改善自己。
3)兴趣爱好
兴趣爱好是二面面试官或者HR面问的比较多的问题,一面面试官更集中在产品专业力上,有时会附带问下该问题。兴趣爱好是面试官了解你个人工作外的时间安排,能让面试官更好地了解你方方面面。当然,最重要的是后面的追问,比如你的兴趣爱好怎么培养,对你的工作或生活有什么帮助等。
回答该问题,可以有以下的思路:
一是跟公司或职位比较匹配的兴趣爱好,比如你应聘某教育公司的产品经理,你个人的兴趣爱好是教书育人,希望能够将自己的经验带给他人,且你能够列举案例,如你大学期间有支教经历或者课外有家教经验等。类似这样的兴趣爱好容易跟公司职位匹配,是比较好的加分选项,但记得要能有明确案例或者数据,能够打动面试官而不是你随口一说。
二是跟生活相关比较正向的兴趣爱好,比如喜欢长跑。作为候选人跟面试官介绍个人的跑步经历,最长的跑步公里数及时长,如果能有参加类似马拉松的经验则是最好。这样的兴趣爱好证明你是积极向上、能够持续坚持的同学,那对于应聘也是非常好的亮点。
4)职业规划
面试官问职业规划在于想看你的个人目标是否足够清晰,对个人的发展线路有什么期待,在来看公司提供的职位、发展等能否符合你的预期。所有问题的出发点在于面试,通过面试考察个人的能力,而不是去过多探究你个人梦想及隐私,所以尽量真实反馈在未来的规划。
你可以这么来回答上面的问题:
如果有幸能加入我们公司,未来3年内我会专注于产品专业力的提升。因为您看我过往的经历,产品经验除了两段实习经历外,并没有其他相关的产品经历,个人没有什么好的积累。我希望能在我们公司,参与到更多日常需求及重点项目的产品工作,通过这些产品让自己的能力有明显的提升,成为一个优秀的产品经理。
此外,因为面试官您及同事经验比较丰富,希望能够在这样的团队里面多学习下相关的产品及职场能力,包括沟通表达、组织协调、项目管理等,因为产品能力是需要靠大家平常的沟通及碰撞,才能有更好的提升。
长期来看,个人非常喜欢做产品经理,因为如果做出来的产品能够让用户使用
剩余60%内容,订阅专栏后可继续查看/也可单篇购买
本面试宝典均来自校招面试题目大数据进行的整理</sp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