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前端框架vue-5

1.30 双向数据绑定原理

参考答案:

目前几种主流的mvc(vm)框架都实现了单向数据绑定,而我所理解的双向数据绑定无非就是在单向绑定的基础上给可输入元素(input、textare等)添加了change(input)事件,来动态修改model和 view,并没有多高深。所以无需太过介怀是实现的单向或双向绑定。

实现数据绑定的做法有大致如下几种:

发布者-订阅者模式: 一般通过sub, pub的方式实现数据和视图的绑定监听,更新数据方式通常做法是 vm.set('property', value),这里有篇文章讲的比较详细,有兴趣可点这里

这种方式现在毕竟太low了,我们更希望通过 vm.property = value这种方式更新数据,同时自动更新视图,于是有了下面两种方式

脏值检查: angular.js 是通过脏值检测的方式比对数据是否有变更,来决定是否更新视图,最简单的方式就是通过 setInterval() 定时轮询检测数据变动,当然Google不会这么low,angular只有在指定的事件触发时进入脏值检测,大致如下:

  • DOM事件,譬如用户输入文本,点击按钮等。( ng-click )
  • XHR响应事件 ( $http )
  • 浏览器Location变更事件 ( $location )
  • Timer事件( timeout ,)interval )
  • 执行 digest() 或)%20%E6%88%96)apply()

数据劫持: vue.js 则是采用数据劫持结合发布者-订阅者模式的方式,通过Object.defineProperty()来劫持各个属性的settergetter,在数据变动时发布消息给订阅者,触发相应的监听回调。

1.31 既然 Vue 通过数据劫持可以精准探测数据在具体dom上的变化,为什么还需要虚拟 DOM diff 呢?

参考答案

前置知识: 依赖收集、虚拟 DOM、响应式系统

现代前端框架有两种方式侦测变化,一种是 pull ,一种是 push

pull: 其代表为React,我们可以回忆一下React是如何侦测到变化的,我们通常会用setStateAPI显式更新,然后React会进行一层层的Virtual Dom Diff操作找出差异,然后Patch到DOM上,React从一开始就不知道到底是哪发生了变化,只是知道「有变化了」,然后再进行比较暴力的Diff操作查找「哪发生变化了」,另外一个代表就是Angular的脏检查操作。

push: Vue的响应式系统则是push的代表,当Vue程序初始化的时候就会对数据data进行依赖的收集,一但数据发生变化,响应式系统就会立刻得知。因此Vue是一开始就知道是「在哪发生变化了」,但是这又会产生一个问题,如果你熟悉Vue的响应式系统就知道,通常一个绑定一个数据就需要一个Watcher(具体如何创建的Watcher可以先了解下Vue双向数据绑定的原理如下图)

[vue 双向数据绑定原理

一但我们的绑定细粒度过高就会产生大量的Watcher,这会带来内存以及依赖追踪的开销,而细粒度过低会无法精准侦测变化,因此Vue的设计是选择中等细粒度的方案,在组件级别进行push侦测的方式,也就是那套响应式系统,通常我们会第一时间侦测到发生变化的组件,然后在组件内部进行Virtual Dom Diff获取更加具体的差异,而Virtual Dom Diff则是pull操作,Vue是push+pull结合的方式进行变化侦测的。

1.32 简单聊聊 new Vue 以后发生的事情

参考答案

  1. new Vue 会调用 Vue 原型链上的 _init 方法对 Vue 实例进行初始化;
  2. 首先是 initLifecycle 初始化生命周期,对 Vue 实例内部的一些属性(如 children、parent、isMounted)进行初始化;
  3. initEvents,初始化当前实例上的一些自定义事件(Vue.$on);
  4. initRender,解析 slots 绑定在 Vue 实例上,绑定 createElement 方法在实例上;
  5. 完成对生命周期、自定义事件等一系列属性的初始化后,触发生命周期钩子 beforeCreate
  6. initInjections,在初始化 dataprops 之前完成依赖注入(类似于 React.Context);
  7. initState,完成对 dataprops 的初始化,同时对属性完成数据劫持内部,启用监听者对数据进行监听(更改);
  8. initProvide,对依赖注入进行解析;
  9. 完成对数据(state 状态)的初始化后,触发生命周期钩子 created
  10. 进入挂载阶段,将 vue 模板语法通过 vue-loader 解析成虚拟 DOM 树,虚拟 DOM 树与数据完成双向绑定,触发生命周期钩子 beforeMount
  11. 将解析好的虚拟 DOM 树通过 vue 渲染成真实 DOM,触发生命周期钩子 mounted

1.33 v-for中的key的理解?

参考答案

需要使用key来给每个节点做一个唯一标识,Diff算法就可以正确的识别此节点。主要是为了高效的更新虚拟DOM。

1.34 vue首屏白屏如何解决?

参考答案

  1. 路由懒加载
  2. vue-cli开启打包压缩 和后台配合 gzip访问
  3. 进行cdn加速
  4. 开启vue服务渲染模式
  5. 用webpack的externals属性把不需要打包的库文件分离出去,减少打包后文件的大小
  6. 在生产环境中删除掉不必要的console.log
  plugins: [
    new webpack.optimize.UglifyJsPlugin({ //添加-删除console.log
      compress: {
        warnings: false,
        drop_debugger: true,
        drop_console: true
      },
      sourceMap: true
    }),
  1. 开启nginx的gzip ,在nginx.conf配置文件中配置
http {  //在 http中配置如下代码,
   gzip on;
   gzip_disable "msie6"; 
   gzip_vary on; 
   gzip_proxied any;
   gzip_comp_level 8; #压缩级别
   gzip_buffers 16 8k;
   #gzip_http_version 1.1;
   gzip_min_length 100; #不压缩临界值
   gzip_types text/plain application/javascript application/x-javascript text/css
    application/xml text/javascript application/x-httpd-php image/jpeg image/gif image/png;
 }
  1. 添加loading效果,给用户一种进度感受

1.35 vue单页面和传统的多页面区别?

参考答案:

单页面应用(SPA)

通俗一点说就是指只有一个主页面的应用,浏览器一开始要加载所有必须的 html, js, css。所有的页面内容都包含在这个所谓的主页面中。但在写的时候,还是会分开写(页面片段),然后在交互的时候由路由程序动态载入,单页面的页面跳转,仅刷新局部资源。多应用于pc端。

多页面(MPA)

指一个应用中有多个页面,页面跳转时是整页刷新

单页面的优点:

用户体验好,快,内容的改变不需要重新加载整个页面,基于这一点spa对服务器压力较小;前后端分离;页面效果会比较炫酷(比如切换页面内容时的专场动画)。

单页面缺点:

不利于seo;导航不可用,如果一定要导航需要自行实现前进、后退。(由于是单页面不能用浏览器的前进后退功能,所以需要自己建立堆栈管理);初次加载时耗时多;页面复杂度提高很多。

1.36 refs、$parent的使用?

参考答案

$root

可以用来获取vue的根实例,比如在简单的项目中将公共数据放再vue根实例上(可以理解为一个全局 store ),因此可以代替vuex实现状态管理;

$refs

在子组件上使用ref特性后,this.属性可以直接访问该子组件。可以代替事件emit 和refs.testId获取指定元素。注意:refs。

$parent

$parent属性可以用来从一个子组件访问父组件的实例,可以替代将数据以 prop 的方式传入子组件的方式;当变更父级组件的数据的时候,容易造成调试和理解难度增加;

1.36 路由跳转和location.href的区别?

参考答案

使用location.href='/url'来跳转,简单方便,但是刷新了页面;
使用路由方式跳转,无刷新页面,静态跳转;

1.37 scss是什么?在vue.cli中的安装使用步骤是?有哪几大特性?

参考答案

css的预编译。

使用步骤:

  1. 先装css-loader、node-loader、sass-loader等加载器模块
  2. 在build目录找到webpack.base.config.js,在那个extends属性中加一个拓展.scss
  3. 在同一个文件,配置一个module属性
  4. 然后在组件的style标签加上lang属性 ,例如:lang=”scss”

特性:

可以用变量,例如($变量名称=值);
可以用混合器,例如()
可以嵌套

1.38 delete与vue.delete区别?

delte会删除数组的值,但是它依然会在内存中占位置
而vue.delete会删除数组在内存中的占位

let arr1 = [1,2,3]
let arr2 = [1,2,3]
delete arr1[1]
this.$delete(arr2,2)
console.log(arr1)    //【1, empty, 3】
console.log(arr2)    //【1,2】

1.39 computed和watch的区别

参考答案

computed

计算结果并返回,只有当被计算的属性发生改变时才会触发(即:计算属性的结果会被缓存,除非依赖的响应属性变化才会重新及孙)

watch

监听某一个值,当被监听的值发生变化时,执行相关操作。

与computed的区别是,watch更加适用于监听某一个值得变化,并做对应操作,比如请求后太接口等。而computed适用于计算已有的值并返回结果。 监听简单数据类型:

data(){      
    return{        
        'first':2     
    }   
},   
 watch:{      
     first(){        
         console.log(this.first)    
    }   
 },

1.40 Vue 为什么要用 vm.$set() 解决对象新增属性不能响应的问题 ?你能说说如下代码的实现原理么?

参考答案

1)Vue为什么要用vm.$set() 解决对象新增属性不能响应的问题

  1. Vue使用了Object.defineProperty实现双向数据绑定
  2. 在初始化实例时对属性执行 getter/setter 转化
  3. 属性必须在data对象上存在才能让Vue将它转换为响应式的(这也就造成了Vue无法检测到对象属性的添加或删除)

所以Vue提供了Vue.set (object, propertyName, value) / vm.$set (object, propertyName, value)

2)框架本身是如何实现的呢?

Vue 源码位置:vue/src/core/instance/index.js

export function set (target: Array<any> | Object, key: any, val: any): any {
  // target 为数组  
  if (Array.isArray(target) && isValidArrayIndex(key)) {
    // 修改数组的长度, 避免索引>数组长度导致splcie()执行有误
    target.length = Math.max(target.length, key)
    // 利用数组的splice变异方法触发响应式  
    target.splice(key, 1, val)
    return val
  }
  // key 已经存在,直接修改属性值  
  if (key in target && !(key in Object.prototype))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const ob = (target: any).__ob__
  // target 本身就不是响应式数据, 直接赋值
  if (!ob) {
    target[key] = val
    return val
  }
  // 对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
  defineReactive(ob.value, key, val)
  ob.dep.notify()
  return val
}

我们阅读以上源码可知,vm.$set 的实现原理是:

  1. 如果目标是数组,直接使用数组的 splice 方法触发相应式;
  2. 如果目标是对象,会先判读属性是否存在、对象是否是响应式,
  3. 最终如果要对属性进行响应式处理,则是通过调用 defineReactive 方法进行响应式处理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我即大橘:耐泡王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不愿透露姓名的神秘牛友
09-30 19:49
起名星人:蛮离谱的,直接要求转投销售
投递汇川技术等公司10个岗位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点赞 收藏 评论
分享
牛客网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