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deforces/1312E(区间dp)

题目

这道题不管从内容还是数据范围看起来都像是区间dp,可一时想不出来怎么构造出一个满足无后效性的区间状态,看了一眼题解才顿悟。

分两步走,第一步我们求出所有的dp[l][r],表示[l,r]区间可以最终转化为的一个数,如果无法转化则为零,这一步的巧妙就在于包含了足够的信息来“总结”这个区间。第二步我们用前缀dp,设dp2[i]表示前i个元素最少合并为几个点,容易求出。

#include<bits/stdc++.h>
using namespace std;

const int maxn=501;

int dp[maxn][maxn];
int n;
int a[maxn];
int dp2[maxn];
int main(){
    cin>>n;
    for(int i=1;i<=n;i++)
        cin>>a[i],dp[i][i]=a[i];
    for(int len=1;len<=n;len++){
        for(int i=1;i<=n-len+1;i++){
            for(int k=i;k<i+len-1;k++){
                if(dp[i][k]!=0&&dp[i][k]==dp[k+1][i+len-1]){
                    dp[i][i+len-1]=dp[i][k]+1;
                }
            }
        }
    }
    for(int i=1;i<=n;i++){
        dp2[i]=dp2[i-1]+1;
        for(int j=1;j<i;j++){
            if(dp[j][i]>0){
                dp2[i]=min(dp2[i],dp2[j-1]+1);
            }
        }
    }
    printf("%d\n",dp2[n]);
    return 0;
}

反思:在看到数据范围和题目内容后应该坐实区间dp,然后去想怎么样构造出符合无后效性的状态。

全部评论

相关推荐

就前几天旅游的时候,打开抖音就经常刷到这类视频:以前是高学历学生、老师、主持人,现在做着团播、擦边主播的工作,以及那些经过精心包装的“职业转型”故事——从铺天盖地的VLOG到所谓的“04年夜场工作日记”,这些内容在初中升学、高考放榜等关键时间节点持续发酵。可以说非常直接且精准地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心智尚未成熟的青少年,使其对特殊行业逐渐脱敏。那我就想问了:某些传播公司、平台运营者甚至某些夜场的老板,你们究竟在传递怎样的价值观?点开那些视频,评论区里也是呈现明显的两极分化:一种是​​经济下行论​​:“现在就业市场已经艰难到这种程度了吗?”​​一种是事实反驳派​​:这些创作者往往拥有名校背景,从事着...
牛客刘北:被环境教育的,为了能拿到足够的钱养活自己,不甘心也得甘心,现在的短视频传播的思想的确很扭曲,但是很明显,互联网玩上一年你就能全款提A6,但你全心全意不吃不喝工作一年未必能提A6,但是在高考中考出现这个的确很扭曲,在向大家传播“不上学,玩互联网也可以轻松年入百万”,不是人变了,是社会在变
预测一下26届秋招形势
点赞 评论 收藏
分享
评论
点赞
收藏
分享

创作者周榜

更多
牛客网
牛客网在线编程
牛客网题解
牛客企业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