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务面里试官能问的问题总结起来不过几个大类:实习经历、项目经历;产品需求挖掘,运营策略;聊梦想、***格、聊优缺点、职业规划。面试官期望用这些问题来了解你以及你和岗位的匹配程度,所以在回答这些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突出自己所具备的符合面试岗位的特质,针对产品经理这个岗位我把比较重要的个人能力和特质总结成以下几点:基础技能:产品工具,懂点技术,对产品岗的了解人际技能:团队合作(免得被程序员打)、乐于沟通概念技能:产品Sense;分析事物清晰完整的逻辑、一定的思维高度和领导能力性格特质:热情、负责、好学、好奇、不装、结果导向你所有的回答都需要展现你在上述能力与特质。结合业务面面试中的三大类问题和需要体现的个人特质,我谈谈自己的回答这些问题的经验和逻辑。实习、项目经历面试官针对同学之前的经历大概会问以下几个问题:Q1:实习公司\部门主要业务;对实习公司\行业看法这一点真的会被问、而且职级高的面试官更容易问这一点,尤其是实习公司和面试公司不在同一个细分领域或行业(职级高的面试官一般就想起啥问啥,比较随意)。比如我在面阿里四面的时候,面试官就问了我之前所在AI公司的主要业务,而且能让我很明显感觉到的是他对于这家公司是有所了解和关注的,得益于之前实习时需要在客户那讲公司业务与技术的PPT以及看了很多AI行业的行业研究报告,所以很清晰的回答了这一个问题。可能面试官也希望产品经理能够更多的从行业出发,在看待产品时能够有更高的眼光,毕竟互联网行业的竞争越发激烈,如果仅仅把眼界放在手头的工作上,个人的成长速度一定是满足不了公司产品和业务发展的速度慢慢被行业所淘汰的。Q2:你实习时负责的主要工作和项目,你是如何做的回答这个问题的时候一定不能漏了:量化评价你的工作产出?这是我在面试多次后复盘发现的。引用之前面试官的一句话“很多产品经理在做产品的时候往往只知道做这一个功能,而不知道这个功能做出来的结果怎么样去评价”。比如,你之前的实习工作是设计一个语音助手的问答策略,那在你设计完后台的搜索策略、这个功能开发完成以后,你就必须要去看这个问答策略的问答唤醒率、误唤率这些量化数据,是否达到了你之前预先设立的目标。Q3:你在过程中遇到的困难是什么,你是如何克服的这个点实在是太多人说了,简单来说就是困难是什么、困难产生的原因、分析解决方案利弊(多个解决方案)、采取了什么样的行动、采取行动以后的结果、评价和复盘。禁忌:在谈这些经历的过程中可以适当加工,但千万别夸张,被拆穿了真的很尴尬。一次面试时,一位面试同学硬生生把自己当年在学校里面创了个二手物品交换的群说成是创业项目,面试官很感兴趣,紧接着被面试官问及如何盈利、和闲鱼比有什么优势(他甚至不知道闲鱼有同校鱼塘),结果就是越问越尴尬……产品需求挖掘、运营策略这部分问题的形式会有很多,比如让你选择一个产品随便聊一聊,假如让你开发一个产品你会做什么,把部门现在的产品交给你,你会怎么改进,怎么提高盈利,怎么提高用户使用APP的频率等等。但这些问题绕到最后都会回到两个个问题上——1.让面试者提出一个需求并且设计方案,以此来考察你是否具有产品Sense;2.面试者是否懂互联网产品的基础知识和一些运营知识。针对这两个问题的回答逻辑我个人有几个建议:Key1:了解产品再说话一定、一定、一定要了解产品,自己不确定是否存在的功能千万别瞎提。最尴尬的事情就是自以为是提了一个需求和功能点并且反复论证,最后面试官告诉你,这个功能已经有了……(别问我怎么知道的)Key2:提的需求符合产品定位且不要异想天开自己提出的需求和想法可以很小(小到一个按钮),也可以涉及到一个比较大的功能模块,但比较关键的是你的需求是符合产品本身定位的,比如你非要给微信设计一个通过昵称添加好友的功能、设计一个类似QQ秀的微信秀什么的。这里给想做产品的同学推荐一本书《幕后产品》,作者是网易云音乐副总裁王诗沐(微信读书就有),作者用很多例子来介绍业务产品定位端的产品思维,而不是仅仅从用户角度考虑。里面提到,在音乐APP快速发展时期,很多不同的音乐APP都开始做场景音乐(咖啡厅、工作、学习……),而网易云音乐最开始没有选择跟风,因为最开始希望用户通过“歌单”的形式来听音乐,添加场景会慢慢弱化歌单这一个核心功能,所以当时没有选择做场景音乐,而是等到很久以后歌单的核心功能深入人心后才开始逐渐去做场景音乐的功能。Key3:场景、调研、需求、策略、辩证在描述需求时一定要用场景来描述,你的这个需求的结论是如何得到的:自己使用过程中发现的、同学抱怨的等,然后明确提出这个需求是什么,并且为你自己提出的这个需求设计一定的完成策略,这个功能为什么产品团队没做,设计这个功能会带来什么样的好处和坏处。这样一个论述下来能很清楚讲清楚你的观点,让面试官明白你的产品逻辑。用我原来思考的滴滴一个需求为例:大家经常去不熟悉的地方出差、面试,在要离开的时候打滴滴,这个时候用户因为对周围环境道路的不熟悉,就会按照APP的定位决定上车点,等到下楼后才发现这个停车点在在街对面或者是在较远的地方,由于街中间有围栏或者高架桥,又或是这个时候在下雨,想要走到预先定位的点就很麻烦,用户就会拨通司机电话向对方描述自己真正的位置,由于双方对地理位置都不是很熟甚至还有口音就很难沟通上车的位置,司机在APP上是看不到用户的真实定位和运动轨迹的(这是我和司机聊天时发现的),所以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再定位的功能,允许客户在原定位点500m以内重新定位一次上车位置,但是用户必须为此支付1块钱。这个功能带来的好处是能够方便用户,提升用户满意度和体验,问题就是会降低司机的载客体验,这也就是为什么要向司机支付1元钱,并且只能重定位1次的原因。Key4:基础运营知识产品经理必须掌握一定的运营知识,这个最容易问到的是商业产品经理和增长型产品经理,因为这两种产品经理涉及到运营的两个关键职能拉新、变现(参考AARRR模型),你需要知道例如互联网产品的基本盈利模式、广告竞价系统、拉新策略、用户分层运营的一些知识。比如在面试字节商业产品经理的时候面试官就问了我很多关于广告竞价产品的问题、还有如何提高用户付费意愿、提高用户会员转化率等等。聊梦想、性格、优缺点、职业规划这里我觉得最容易被忽视的是职业规划,因为大部分同学面试时对于自己未来究竟要做什么样的工作是存疑的,产品、数据、运营、职能?好像都还行,于是在面试的时候也这样说。我个人觉得针对产品经理甚至是其他岗位来说,你对这个岗位有一个近5年的职业规划是加分的,这5年的职业规划包括了你职级变化、产品责任、技能提升……尤其是对于管培生项目来说更是如此。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