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ashCode和equals方法
hashCode和equals方法是Object类中的两个常用方法。其定义如下:
hashCode()方法有三个关注点:
关注点1:主要是这个hashCode方法对哪些类是有用的,并不是任何情况下都要使用这个方法,(不使用时根本就没有必要覆写此方法),而是当涉及到像HashMap、HashSet(他们的内部实现中使用到了hashCode方法)等与hash有关的一些类时,才会使用到hashCode方法。
关注点2:推荐按照这样的原则来设计,即 当equals(object)相同时,hashCode()的返回值也要尽量相同,当equals(object)不相同时,hashCode()的返回没有特别的要求,但是也要尽量不相同以获取好的性能。
关注点 3:默认的hashCode实现一般是内存地址对应的数字,所以不同的对象,hashCode()的返回值是不一样的。
在这种缺省实施情况下,只有它们引用真正同一个对象时这两个引用才是相等的。同样,Object提供的hashCode()的缺省实施通过将对象的内存地址对映于一个整数值来生成。
源码分析
HashMap内部是由Entry<K,V>类型的数组table来存储数据,其初始状态如下:
HashMap的存储结构如下图所示:
图中的每一个方格就表示一个Entry<K,V>对象,其中的横向则构成一个Entry<K,V>[] table数组,而竖向则是由Entry<K,V>的next属性形成的链表。
HashMap在添加元素(put)时的第一步就是计算该元素的key的hash值,用到如下方法:
HashMap对于key的重复性判断是基于两个内容的判断,一个就是hash值是否一样(会演变成key的hashCode是否一样),另一个就是equals方法是否一样(引用一样则肯定一样)。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hashCode重写的原则:当equals方法返回true,则两个对象的hashCode必须一样。
equals()方法在get()方法中的使用:
为什么要覆写HashCode()和equals() ?
由于作为key的对象将通过计算其hashCode来确定与之对应的value的位置,因此任何作为key的对象都必须实现 hashCode和equals方法。hashCode和equals方法继承自根类Object,如果你用自定义的类当作key的话,要相当小心,按照散列函数的定义,如果两个对象相同,即obj1.equals(obj2)=true,则它们的hashCode必须相同,但如果两个对象不同,则它们的 hashCode不一定不同,如果两个不同对象的hashCode相同,这种现象称为冲突,冲突会导致操作哈希表的时间开销增大,hashCode()方法目的纯粹用于提高效率,所以尽量定义好的 hashCode()方法,能加快哈希表的操作。
如果相同的对象有不同的hashCode,对哈希表的操作会出现意想不到的结果(期待的get方法返回null),要避免这种问题,只需要牢记一条:要同时复写equals方法和hashCode方法,而不要只写其中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