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8.14
Java双亲委派(加载的优先级)
源于https://blog.csdn.net/echizao1839/article/details/89671802 分类:
启动类加载器(Bootstrap),扩展类加载器(Extension),应用类加载器(Application)
流程:
先由ApplicationClassLoader的loadClass()方法处理
如已加载,直接取出,
否则,若有父加载器,交给父加载器处理
这个过程若不中断,会持续到BootstrapClassLoader
然后执行findClass()方法,一路返回。
如果最后还是没有找到,抛出ClassNotFoundException
如何破坏双亲委派机制
重写loadClass()方法
好处
保证使用不同的类加载器最终得到同样的Object对象
防止核心API库被篡改
HashMap
数组+链表
getNode()方法: Hash()函数计算hash值 (table.length - 1) & hash 得到数组下标 再依次遍历Node,比较
e.hash == hash && ((k = e.key) == key || key.equals(k))
若得不到,返回null
putVal()方法:返回值:null表示新建节点,非null表示已存在该key
如果是树节点,执行putTreeVal方法
如果是链表节点,遍历链表,找到目标节点后,若循环次数大于树化阈值 - 1,执行treeifyBin()方法
treeifyBin()方法:扩容或者树化
如果capacity < 最小树形化容量阈值,resize()
否则树形化,先把Node转换为TreeNode,并把原来的单向链表转换为双向链表,再执行treeify()方法
Treeify()方法:树化
resize()方法
e.hash & oldCap == 0 判断是低位还是高位
插入时也会有两种情况:newTab[j]和newTab[j + oldCap]
如果是树节点,执行split()方法
同样分为低位和高位两种情况
先建立双向链表,遍历完了后,如果长度小于等于去树化阈值6,变成单向链表,否则Treeify()树化
Jdk1.8以前是头插法,1.8开始是尾插法,因为1.8的时候如果链表过长(大于8)会变换为红黑树。 初始大小为16,保证了2的整次幂,减少hansh冲突的概率负载因子为0.75,即当前size >= capacity * load factor,会2倍扩容
JDK动态代理和CGLIB动态代理
jkd动态代理是利用反射机制生成一个实现代理接口的匿名类,在调用具体方法前调用InvokeHandler来处理。
CGLIB底层使用了ASM(一个短小精悍的字节码操作框架)来操作字节码生成子类进行处理
InvocationHandler MethodInterceptor
进程和线程
通常在一个进程中可以包含若干个线程。
进程是操作系统中资源分配的基本单位
而线程作为独立运行和独立调度的基本单位,线程基本不拥有系统资源。
进程间通信:共享内存,消息传递系统(消息队列) 线程间通信:全局变量 线程共享进程资源,进程不能内存共享 为什么使用线程: 降低上下文切换的消耗(进程之间不共享资源),提高系统的并发性,突破一个进程只能干一件事的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