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ookeeper学习(四):配置zookeeper集群节点的操作
1.zookeeper的节点就是一个树形结构。
2.对节点的操作
1、使用 ls 命令来查看当前 ZooKeeper 中所包含的内容:
ls /
2、创建一个新的 znode ,使用 create /zk myData 。这个命令创建了一个新的 znode 节点“ zk ”以及与它关联的字符串:
create /zk "myData“
3、我们运行 get 命令来确认 znode 是否包含我们所创建的字符串:
get /zk
#监听这个节点的变化,当另外一个客户端改变/zk时,它会打出下面的
#WATCHER::
#WatchedEvent state:SyncConnected type:NodeDataChanged path:/zk get /zk watch
4、下面我们通过 set 命令来对 zk 所关联的字符串进行设置:
set /zk "zsl“
5、下面我们将刚才创建的 znode 删除:
delete /zk
6、删除节点:rmr
rmr /zk
3.节点都是以/为根节点:
create /app1 app1 #在/下创建一个为app1的节点,跟随的字符串为app1
app1 #跟随的字符串
cZxid #创建的事务的编号
ctime #创建时间
pZxid #持久化事务的编号
cversion #创建的版本
aclVersion #权限的版本号
怒骂Children #子节点数
4.Znode有两种类型:
短暂(ephemeral)(断开连接自己删除,临时节点)
持久(persistent)(断开连接不删除,默认为持久节点)
create -e /app1/app_e "e" #创建临时节点,带字符串“e”
下图是创建带序号的节点:
create -s /test "e" #某个节点下的序号默认是自增的
5.监听节点
get /app1 watch #此时一旦其他的zookeeper服务器修改了数据就会得到相应的数据。但是该功能只生效一次。
ls /app1 watch #获取子节点的信息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