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routine泄露
下面的例子展示了一个使用了带缓存channel的应用。
它并发地向三个镜像站点发出请求,三个镜像站点分散在不同的地理位置。它们分别将收到的响应发送到带缓存channel,最后接收者只接收第一个收到的响应,也就是最快的那个响应。
因此mirroredQuery函数可能在另外两个响应慢的镜像站点响应之前就返回了结果。
(顺便说一下,多个goroutines并发地向同一个channel发送数据,或从同一个channel接收数据都是常见的用法。)
func mirroredQuery() string { responses := make(chan string, 3) go func() { responses <- request("asia.gopl.io") }() go func() { responses <- request("europe.gopl.io") }() go func() { responses <- request("americas.gopl.io") }() return <-responses // return the quickest response } func request(hostname string) (response string) { /* ... */ }
如果我们使用了无缓存的channel,那么两个慢的goroutines将会因为没有人接收而被永远卡住。这种情况,称为goroutines泄漏,这将是一个BUG。
和垃圾变量不同,泄漏的goroutines并不会被自动回收,因此确保每个不再需要的goroutine能正常退出是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