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七层OSI参考模型与五层因特网协议栈
对应关系:
应用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运输层----------------------------------->运输层
网络层----------------------------------->网络层
链路层----------------------------------->链路层
物理层----------------------------------->物理层
1.应用层
应用层是网络应用程序及它们的应用层协议存留的地方,分布在多个端系统上,包括HTTP(提供了Web文档的请求和传送),SMTP(提供电子邮件报文的传送),FTP(文件传送)、DNS(域名系统)等。
2.运输层
运输层协议为运行在不同主机上的应用进程之间提供了逻辑通信功能。在端系统中实现。因特网有两种协议:TCP(传输控制协议,可靠、面向连接)和UDP(用户数据报协议,不可靠、无连接)。
3.网络层
网络层作用是提供主机之间的逻辑通信。两个重要的网络层功能:
转发分组
路由选择
主要协议:IP协议(网际协议)、NAT(网络地址转换)、ICMP(因特网控制报文协议,被主机和路由器用来彼此沟通网络层信息)、因特网路由选择协议(包括RIP、OSPF、BGP)、IGMP(因特网组管理协议,用于多播)
4.链路层
将数据报通过单一通信链路从一个结点移动到相邻结点。大部分在硬件中实现,少部分软件实现。包括:
以太网CSMA/CD协议(具有碰撞检测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无线LAN802.11CSMA/CA协议(具有碰撞避免的载波侦听多路访问)
ARP地址解析协议(IP网络地址与MAC链路层地址转化)